經常看到新聞提及“摩納哥公國”或“盧森堡大公國”,那麼什麼是公國?什麼是大公國?
公國,英文為Principality,是指君主頭銜為Prince的國家。一般情況下中文将Prince翻譯為親王或王子,但作為Principality(公國)的君主時,Prince通常譯為“大公”;大公國,英文為Grand Duchy,是指君主頭銜為Grand Duke的國家,中文将Grand Duke譯為“大公爵”或“大公”。Prince和Grand Duke都是貴族的頭銜,雖然中文翻譯上相同或相近,但二者存在根本差别。Prince通常指王室成員,比如國王的兒子;Grand Duke是一種爵銜,地位高于Prince,但獲得這一頭銜的不一定是王室成員,通常授予守疆拓土、軍功卓著的高級指揮官。在歐洲各“諸侯國”獨立後,這一頭銜逐漸演變成獨立君主的稱号,如今天的“盧森堡大公”。
公國和大公國是歐洲曆史發展演進的産物,其源頭可上溯至查理曼帝國(又稱“加洛林王朝”,是自公元751年統治法蘭克王國的王朝)的分裂。帝國分裂後,歐洲出現大大小小的許多“諸侯國”,這些“諸侯國”根據其君主的地位有的稱為公國,有的稱為大公國。中世紀以來,英國和法國率先建立起中央集權制王國,這就導緻其境内的諸侯必須服從以王權為代表的中央集權,包括大公在内的諸侯喪失了對其領地的絕對權力。近代以來,歐洲民族國家興起,意大利、德國等紛紛實現統一,原先分裂的諸侯國和城邦也并入統一的民族國家。随着曆史發展,歐洲一度存在的諸多公國、大公國等逐漸消失。時至今日,世界上隻有3個公國和1個大公國,分别是摩納哥公國、安道爾公國、列支敦士登公國以及盧森堡大公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