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早上好!
新能源車的銷量這兩年高歌猛進,今年上半年賣出了260萬輛,預計全年能賣出600萬輛。但我們一直忽視了一個問題,就是新能源車的生命周期。
對傳統油車來說,如果不是考慮面子而進行換車,那以現在汽車整體的機械素質來說,開上10年是很輕松的事情。有調查顯示,美國汽車的平均車齡已經超過了12年,并且還在持續增長中。
但是前不久才上市3年的理想ONE就要停産換代,不但引發了車主維權,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在新能源車時代,一輛車的生命周期是不是會大幅縮短呢?我們花十幾萬、幾十萬買的車,保鮮期能有多久?又能用多久?貶值速度會不會大大快于燃油車呢?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在選車時又能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
新車生命周期
大幅縮短
在油車時代,有一個約定俗成的周期就是3年一改款、6年一換代。具體到車型上,有的車長一點,有的短一點,但大緻如此。
關于這個6年是怎麼來的,我們以前聊過。簡單來說,這是一個妥協的結果。從意願上來說,車企肯定想讓汽車越快更新叠代越好,這樣才能讓大家不斷保持換車的沖動。
但研發一款新車是要耗費巨額成本的,所以經過反複平衡,最終各個車企将車型換代的周期基本統一在了5-7年左右。這個時間看起來還是有點長,所以中間再加一次中期改款,然後每年加點小配置,換個輪毂樣式啥的,就算年款車型了。
7代3系跨越了44年 平均每次換代約7.3年
不過這種約定俗成的規律在新能源車時代很難試用下去了,當發動機和變速箱這兩個造車最大的門檻一下子沒有了,電動車的競争變成了智能化、輔助駕駛、續航、充電網絡等競争的時候,在這個新領域,軟件和硬件更新叠代的速度又十分驚人 。5-7年一換代,已經遠遠跟不上市場需要了。
軟件提升速度
一年換一代
在傳統油車時代,車機能聽歌、有倒車影像基本就滿足大部分人的使用需求了。但對新能源車來說,大家正用手機的使用體驗來衡量車機,這也就逼着車機的換代速度必須向手機看齊。
比如,哪怕一年之前,還很少有人提及一款車車機芯片用的什麼規格,但在2022年的現在,但凡強調智能化的新車,7納米制程的骁龍8155芯片幾乎就是标配了。這并不是比拼配置的瘋狂内卷,而是更新的車機、更先進的輔助駕駛,對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極氪001為老車主免費升級8155芯片
一年前,車機還在廣泛采用LCD屏幕,但現在OLED 4K屏已經實現了量産裝車。
極狐阿爾法S上的20.3英寸4K大屏
一年前,激光雷達還是高端的新鮮玩意,但現在十幾萬的車都開始配備激光雷達,更貴的車型上,甚至配備了4個激光雷達。
沙龍機甲龍
可以想象,照這個趨勢,允許就在明年,8155芯片就會從如今的炙手可熱變成落後的代名詞。
其實新能源車和傳統油車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造車的理念已經不一樣了。傳統車企是在汽車工程這個路徑上不斷向前發展,即便它們也在擁抱新能源,但隻是在汽車工程的路徑上增加一些智能化因素。
奧迪e-tron
但對新勢力來說,它們是從信息技術路徑出發,内在通過芯片和操作系統,外在通過人機交互、語音控制等,最終把汽車變成一個智能移動終端。既然是智能移動終端,更新換代的速度一定會越來越短,甚至最終有可能像手機看齊。
高合HiPhi Z内飾
造車革命正在發生
硬件參數快速提升
新能源汽車除了帶來了軟件和算力的快速叠代,還帶來了一場造車技術的革命。比如特斯拉的一體壓鑄技術,把Model Y後下車體的70個沖壓件,減少成了一個壓鑄件,焊點由之前的800個左右減少到了50個,生産速度也由之前的1-2小時,縮短到了140秒。
另外,特斯拉的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也已經開始投入量産,不但為整車減重10%,續航增加14%,零件也減少了370個,成本上降低了7%。
這些新技術特斯拉率先應用,國産的新勢力車企也在積極跟進,所以在一系列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下,結果就是電動車續航越來越長、充電越來越快、價格卻越來越低。
2015年的北汽EV時代,其續航隻有160公裡;2019年的電動車銷冠北汽EU系列,續航也隻有300km。
但如今主流續航已經到了五六百公裡,700多公裡的車型也已經有不少了。相信最多一兩年,700km就會成為主流續航,1000多公裡的續航的也将有多款量産交付。
充電速度的進步也很明顯,目前小鵬G9已經實現了充電5分鐘,續航200km。未來快充技術和快充樁也一定會快速普及。
所以從硬件參數上看,新能源汽車2到3年就能實現一波階梯式的躍升,所以雖然理想ONE三年就換代讓很多老車主心理上很難接受,但從技術更新的角度上講,也是不得已的選擇。畢竟無論是1.2T三缸增程器、還是整個平台架構,在如今都算不上有競争力了。
快速叠代
對消費者有啥影響?
凡事都有兩面性,新能源車的快速叠代也是一樣。好的方面當然是讓新能源車的産品力快速升級,無論是續航上、智能化上、輔助駕駛上、還是價格的降低上。隻要和前幾年的車型稍微對比一下,結論都會顯而易見。
至于壞處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我們愛車的保鮮期會大大縮短,也就是我們花幾十萬買的愛車,兩三年之後就會變成落後産品,甚至會像理想ONE這樣,變成停産的絕版車型。
燃油車時代,一輛車最大的賣點是機械素質、是駕駛感受、是乘坐感受,這些東西即便是更新換代,基本也是漸進式升級。
但新能源車的智能化、人機交互、輔助駕駛反而成了主要賣點,而這些在升級換代之後,體驗上很可能帶來巨大升級。而老款的産品,就像老款的手機一樣,即便降價,也基本無人問津。
所以,新能源車不但保鮮期會大大縮短,老舊新能源車的使用體驗、産品魅力也會迅速降低,從而被市場抛棄。例如,2019年的北區EU系列,大家覺得現在的二手車還能賣出去嗎?又還能賣多少錢呢?
其次,二手車保值率偏低。這點也很好理解,事實上,新能源車在所有車型的保值率中,一直是墊底的水平。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2021年,純電中型車的1年保值率,甚至不如燃油車的3年保值率高。
之所以統計電動車的一年保值率,是因為很多車型上市還沒有到3年,事實上如果3年之後,随着新車的參數進步更大、甚至有些車型停産,其保值率隻會更差。
此外,保值率差隻是一方面,事實上對新能源的二手車來說,能不能賣出去才是更大的問題。目前除了特斯拉的車型在二手車市場上比較容易流通,對其它品牌,很多二手車商甚至根本不收。
消費者怎麼辦?
那面對新能源車的快速叠代,消費者能怎麼辦呢?
其實,消費者能做的很有限,從燃油車向電動車轉化,是國家戰略的大勢所趨,我們除了接受現實,能做的并不多。
有人可能會說,那改變不了的話,不買不就完了嗎?在我們的評論裡,經常有人表示隻要還能買油車就不會買電車。
對這部分人,我也隻能很無奈的和大家說兩點,第一是目前大部分車企都把研發重點放在了新能源車上,燃油車很難再有新的技術升級了。很多車企都是把燃油車作為利潤奶牛,來補貼新能源車的研發。
第二,以後對燃油車的限制會越來越多,比如未來的國7排放一定會對油車更加嚴苛。各地對油車的限行也會越來越多。限牌城市發放的燃油車指标也會越來越少。總之一句話,未來燃油車的使用環境會越來越差。
所以,在我們做不了太多的情況下,我還是對大家有兩個建議。第一是關于心态的,要對新能源車有重新的認識,關于它的生命周期、關于它的貶值速度,不要用傳統油車的标準來衡量電車了,要把電車看成數碼産品。這樣對它的貶值、換代就能有個更好的心理預期了。
以前買一輛油車至少在6、7年的時間裡,你的愛車不會落後。現在買一輛電車,隻能保證兩三年之内,你的愛車不算落伍,對此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第二是買車時盡量選擇硬件基礎好一些的、冗餘大一些的,也就是為以後的OTA升級預留更多的空間。這樣就能盡量延長你愛車的生命周期。
比如現在買一輛預裝了兩顆激光雷達的電動車,未來當L3或者L4商用之後,通過OTA升級,你的愛車還能享受到相應的功能。
當然了,這也是個選擇的問題,要不要功能還沒享受到,提前把硬件的錢花了,這個隻能大家根據自己的需求決定。
寫在最後
新能源車不隻是從加油變成了充電這麼簡單,它帶來的是關于汽車的一系列變革。甚至汽車的根本屬性也從一個機械産品變成了一個數碼産品。
所以我們在燃油車時代養成的對汽車的認知,也要跟着一起改變才行。當然了,車企的行為方式、和消費者相處的态度,也要随之改變。
比如理想ONE的維權風波,既需要大家認識到理想ONE是一個數碼産品,換代和貶值有着自己的邏輯。也需要車企用合适的方式,讓老車主的感情上能更好的接受。
但不管怎樣,新能源車時代,一輛車開十年,甚至十幾年的事情可能再也不可能了。就像一個手機沒法用十幾年一樣。如果你想一直開最新款的電車,可能兩三年、三四年就要換輛車。并且新款車型越智能,對老款車型來說,貶值可能就越嚴重。
最後,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