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端午節是怎樣由來

端午節是怎樣由來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8 20:52:23

提起端午節,很多人隻知道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并不知道其由來和起因。提起節日,很多人是快樂的,開心的;紛紛向親朋好友發送快樂祝福語表示祝福。

殊不知有些節日是不能說節日快樂的,我們可以說五一勞動節快樂,國慶節快樂以及新年快樂等,但是不能說端午節快樂。可能有些人熟悉,有些人并不清楚;其實端午節具體說是屬于紀念的節日,最初是紀念屈原,也有紀念伍子胥的;還有紀念曹娥和介子推的等等。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曆史悠久,具體來說從上古時期開始端午節就已形成。端午節也是人們對自然天象的一種崇拜,端午節的由來也跟天幹地支有關,端午這一天是指仲夏午月午日飛龍在天,是吉祥的象征。“端”為正,“午”為中,根據天幹地支的推算,在端午節這一天是龍星處在正南中天,為全年周天運行最“中正”的一天。既有“中”又有“正”,古人曆來向往“中正”之道,所以這是吉利之象,也是端午衍生的開始。在這一天人們紛紛祈福平安,祭祖拜神等活動。端午節的叫法也有很多,又稱龍舟節,重五節、端陽節等等。

端午節是怎樣由來(端午節的由來你知道嗎)1

端午節劃龍舟

那麼端午節為何紀念屈原,伍子胥等人呢?

在曆史上,屈原是一位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以及政治家。著名詩篇《離騷》就是屈原自述身世的詩篇,由于屈原主張抗秦,修明法度,遭受貴族的排擠後被流放;後來楚國被秦軍攻破,屈原投江殉國,而這一天正是農曆五月初五。

而伍子胥同為楚國人,卻因父兄遭楚平王的殺害後逃到了吳國,希望能被吳國重用,再報殺父兄之仇。後來伍子胥如願以償成了吳國的重臣,輔佐吳王阖闾,後聯合孫武攻破楚都,這時的楚平王已不在人世,才有了伍子胥掘墓鞭屍三百的故事。

後來,吳王阖闾與越王勾踐大戰不幸中箭身亡,其子夫差繼位。此時的伍子胥也有了最高官職,夫差稱其相國公。吳王阖闾死前囑咐夫差,一定要報殺父之仇。夫差繼位後,在伍子胥的輔佐下,确實打敗了越國,後來勾踐投降。伍子胥認為應該一舉消滅越國,可是這時的夫差信了小人伯嚭的讒言,不聽信伍子胥主張滅越的言語,加上小人伯嚭的陷害,陷害伍子胥有謀反之心,最終夫差賜劍令伍子胥自盡。

端午節是怎樣由來(端午節的由來你知道嗎)2

伍子胥塑像

由于奸臣伯嚭作亂,陷害于伍子胥,吳王夫差還聽信了伯嚭的話,使得伍子胥心有不服;後來伍子胥給家人留下遺言,表示自己死後讓家人把自己的眼睛挖出來,挂在東城的大門上,要親眼看到越國把吳國滅掉。

夫差得知此事後大怒,就于五月初五這一天把伍子胥的屍首抛于江中。後來吳國也确實被越國所滅。要知道當年立太子,吳王阖闾的幾位公子都要争着立太子,吳王阖闾的首要人選其實并不是夫差,後因伍子胥冒死舉薦,才有了夫差的今天。可想夫差不懂感恩還則罷了,但還起了殺心,這讓伍子胥徹底傷透了心。後因伍子胥對于吳國忠心耿耿,鞠躬盡瘁,後世人們在端午節這天也有紀念伍子胥的傳統。

那麼端午節劃龍舟是從何而來的?

其實端午節也叫作龍舟節,自然少不了龍舟的項目。這跟天幹地支的推算端午仲夏午月午日飛龍在天有着必然的聯系,因為這一天龍星處在正南中天,有着吉利之象,為了能祈福平安順利,人們制定了劃龍舟的項目。

當然劃龍舟的說法還有一個版本,那就是當年楚國人因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衆人就劃船追趕營救,他們争先恐後,你追我趕,最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迹。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劃龍舟比賽一直延續到現在。

端午節是怎樣由來(端午節的由來你知道嗎)3

屈原塑像

那麼端午節吃粽子又是從何而起呢?

其實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也是為了紀念屈原的。相傳屈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盡,人們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蟹傷害到屈原的軀體,就紛紛用竹筒裝滿了糯米扔到江中。後來經過慢慢的演變,端午節吃粽子也成了人們的一大習俗。

文章最後

說到底端午節其實是紀念日,也是祈福日;不應當說端午節快樂,應當說端午安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