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高新園。圈媒聯盟天門日報記者劉銀斌 攝
9月2日,武漢至重慶高速公路漢川至天門段項目天門建設用地,通過自然資源部審查,為項目全線開工創造了有利條件。武天高速将在“十四五”期末建成,天門作為武漢都市圈内目前唯一城區無高速直達的城市即将邁入武漢“1小時通勤圈”。
近年來,天門抓住“一芯驅動”強勁力量,全力向着“老大哥”武漢深度融入,着力建設同城化創新發展先行區。
目前,天門已形成紡織服裝、裝備制造、生物醫藥、農副産品深加工4個百億産業闆塊,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也正在崛起。
着力融入“1小時通勤圈”
天門東距武漢100公裡,距天河機場1小時左右車程,處于滬蓉、滬渝、随嶽和武漢都市圈環線四條高速公路“井”字形路網的核心區域。
近年來,天門千方百計推動交通重大項目建設,着力融入武漢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1日生活圈”。
目前天門正在全力以赴推進沿江高鐵天門段建設,并主動對接全省都市圈市域(郊)鐵路網規劃,已編制完成天門市域(郊)鐵路初步規劃方案。
天門正在進一步做好交通連接,全面推動互聯互通。全力加快沿江高鐵、武天宜高速等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力争天門市域(郊)鐵路納入湖北省都市圈市域(郊)鐵路規劃,全力打通“斷頭路”“瓶頸路”,加快實現交通互聯互通。
主動對接武漢“光芯屏端網”産業
天門市對接武漢“芯”産業,引進芯創電子産業園,建設芯片封裝測試基地。圖為芯創(湖北)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圈媒聯盟天門日報記者劉銀斌 攝
從武漢出發,駕車約1小時便到了天門高新園芯創電子信息産業園。在這裡,一分鐘平均有5000到1萬顆芯片完成封裝測試。
芯創電子信息産業園同鴻碩精密電工電子産業園、京東方顯示屏配套産業園一起,是天門主動對接武漢“光芯屏端網”産業、實施“強芯亮屏”行動的重點工程。
天門發揮“人無我有”的産業發展優勢,瞄準全省芯片産業中封裝測試這一環節空白,力推相關項目招商、建設,主動為武漢市電子信息産業配套,從零起步打造出芯創電子信息産業園。
走進芯創電子信息産業園,廠房内一排排全自動設備高速運轉,一片片晶圓在這裡劃片、清洗、固晶、焊線。2017年,芯創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天門高新園,經過3年多發展,一家企業逐步“聚”變成一條産業鍊。目前,芯創産業園已成為全省芯片封測布局中的重要一環。2019年發布的《湖北省産業轉型升級三年攻堅行動方案》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天門芯創聯合在漢高校及科研單位等共建半導體封測工程技術中心;将天門芯創封測基地列為湖北省半導體封測産業重點落戶地,形成與湖北省的12英寸生産線建設項目相配套的封裝測試能力。
在抓特色産業方面,武漢國家生物産業基地天門生物産業園是天門的又一代表性園區,是武漢都市圈同城化發展“十大”示範工程。目前,産業園引進培育規模以上生物企業51家,年産值達200億元,2021年新簽約落戶生物産業項目14個,實際到位資金18.7億元。園區已初步形成了以醫藥生物化工、機械電子和紡織服裝為特色的三大産業闆塊。
與武漢确定106項跨市通辦事項
推進武漢都市圈同城化發展,重點在“聯通”。近年來,天門市在融入武漢都市圈方面,着力推進政務服務便民化。
目前,天門與武漢共同确定公安、公積金、交通運輸、民政、人社、醫保等9家部門的106項跨市通辦事項,開設了政務服務“跨省·武漢都市圈通辦窗口”。全市公積金貸款實現了與武漢互認互貸、異地轉移接續,城鎮職工、城鄉居民住院已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天門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負責人表示,天門将進一步做好服務相接,全面推動共建共享。将擴面推進武漢都市圈政務服務一體化,加快推進數據聯通、跨域通辦;積極對接武漢優質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全面推進與圈内城市社會保障體系共建互認,不斷提升群衆獲得感、幸福感。
(長江日報通訊員天網辦 記者高喜明)
【編輯:汪宇瑾】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