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頓飯,年夜飯在豐盛之餘,更展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魚因為諧音“餘”,象征着年年有餘,因而成了年夜飯中必不可少的“主角”。從不同“魚”的菜肴中,我們可以發現長三角血脈相連、人文相親。
冷
菜
鳗鲞熏魚,琳琅滿目
上海是典型的移民城市,普通人家的年夜飯同樣融入了江蘇、浙江、安徽的江南年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道冷菜——鳗鲞。
曾經,鹹肉腌到缸裡,鳗鲞、魚鲞挂起來,是上海人過年的一道風景線。
現在的上海人,更習慣的是到邵萬生,或者三陽南貨店去買鳗鲞、魚鲞作為冷菜。特别是鳗鲞,蒸出來撕成雪白的片或塊,作為冷菜,配上一碟米醋,絕對在年夜飯餐桌上“紮台型”。
事實上,上海人喜歡食鳗鲞、魚鲞,與甯波、舟山有着很大關系。畢竟早期的上海移民中,很多來自甯波等地。現在甯波和舟山等地還有曬鳗鲞、魚鲞等習慣。除了冷菜之外,能煮菜燒湯做羹的魚鲞,肯定是餐桌上少不了的。
上海年夜飯中另外一道與魚有關的冷菜——熏魚,也是很多蘇州人年夜飯必備的美食。熏魚也叫爆魚,是用花鲢魚或是草魚等,加入調味料燒制而成的。蘇州人吃年夜飯第一筷子就會夾起爆魚,不但取“年年有餘”的好寓意,且“爆”字亦有“暴發”之意。
熱
菜
鳜魚受寵,和而不同
年夜飯餐桌上,長三角人對于鳜魚的喜愛有着驚人的一緻。除了有“桃花流水鳜魚肥”的佳句之外,因為“鳜”諧音“貴”,展現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海人的年夜飯上比較多的是清蒸和紅燒。
過去,吃年夜飯時,女主人把燒好的魚在桌旁“現”一下,說:“魚到,魚到。”家裡其他人接着說:“魚存,魚存。”“魚”和“餘”兩字諧音,祝願家中年年吉慶有餘存。
吃魚時,隻吃魚段,将魚頭和魚尾在盤中排放好,以示在新的一年裡有好的開頭也有好的結尾。“做人家”的上海人通常燒好這道魚之後,要吃兩天,第一頓長輩肯定不會允許孩子敞開吃,但年夜飯可以放開肚皮吃,不必考慮留到明天,不過這條魚卻不能吃光,一定要留下一點,為了讨個“年年有餘”的口彩。
江蘇人的年夜飯都會吃一道葷菜——松鼠鳜魚。松鼠鳜魚的外形像松鼠,所以起名為松鼠魚。魚肉鮮嫩,酸甜可口,非常入味好吃。松鼠魚是年夜飯必備的大菜,而且非常适合用來招待客人。
臭鳜魚是安徽黃山人年夜飯的代表菜之一。臭鳜魚選用新鮮的鳜魚,經過腌制後,再紅燒食用。
臭鳜魚是安徽人愛吃的美食,但也有很多人吃不慣臭鳜魚。因為臭鳜魚經過發酵與烹饪後,吃起來味道比較特殊。臭鳜魚和臭豆腐一樣聞着臭,吃着香。
湯
品
品種繁多,讨個口彩
浙江杭州人的年夜飯上必然有魚圓。梁實秋曾說他母親做的魚丸嫩如豆腐。在北平長大的梁實秋沒搞清楚,他的母親是杭州人,做的正是江南一帶的魚圓。
在杭州人心裡,魚圓必須光滑白皙,還原魚肉本身的鮮美。這道菜對刀工要求高。杭州人袁枚在《随園食單》裡記載過魚圓,做法和現在大緻無異,“用白魚、青魚活者,剖半釘闆上,用刀刮下肉,留刺在闆上;将肉斬化,用豆粉、豬油拌,将手攪之;放微微鹽水,不用清醬,加蔥、姜汁作團,成後,放滾水中煮熟撩起,冷水養之,臨吃入雞湯、紫菜滾。”
最傳統的魚圓菜是杭紹地區的“清湯魚圓”。做魚圓通常會選鲢魚,一鍋清湯煮熟魚圓後,撒上已經加工熟的火腿片、香菇片與豌豆苗。
魚圓在上海人的年夜飯中,基本上會在壓軸的“全家福”中出現。“全家福”可以是暖鍋也可以是砂鍋,以高湯打底,滿滿地擺上蛋餃、肉圓、魚圓、粉絲、肉皮、菠菜等,講究的再加幾塊熏魚和幾隻蝦,進一步吊出鮮味。這裡必不可少的是象征金元寶的蛋餃、象征銀條的粉絲,以及象征團團圓圓的魚圓和肉圓。
随着時代社會的變遷,年夜飯的形式也在改變,但親情、團圓和對美好生活的祈願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從年夜飯的一條“魚”中,我們可以看到長三角美好的傳統和心靈的歸宿。
地緣相鄰人文相親的長三角
未來還一定會越走越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