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在南甯部分公園、小區的綠化帶中
發現了非洲大蝸牛的身影
它們的個頭比普通蝸牛大得多
外觀和普通蝸牛非常相似
容易讓小朋友忽略它的危害性
記者了解到,非洲大蝸牛又稱褐雲瑪瑙螺,它巨大的外殼上布滿了瑪瑙一樣的花紋,喜歡晨昏或夜間活動,一般栖息于植被豐富的陰暗潮濕環境及腐殖質多的地方,每年6-9月是它們活動的活躍期。非洲大蝸牛在我國屬于有害外來物種,它們咬斷農作物的幼芽、嫩枝等,會給農作物和生态系統帶來危害。
南甯市綠化工程管理中心植物保護所技術巡查員方翠嬌說:“非洲大蝸牛主要取食瓜果蔬菜和觀賞植物葉片,在南甯市道路綠化植物中,它主要危害蜘蛛蘭、金脈爵床和駁骨等植物。”
除了道路綠化帶,在我們南甯很多公園、小區也能見到非洲大蝸牛的身影,之前也有媒體報道,有人把這些蝸牛撿來食用。
那麼,非洲大蝸牛真的可以吃嗎?記者了解到,非洲大蝸牛分為養殖和野生兩個品種,養殖品種就是我們在法餐裡面經常見到的白玉蝸牛,而野生的蝸牛體内存在很多的細菌和寄生蟲,所以不能食用。
南甯市綠化工程管理中心植物保護所技術巡查員方翠嬌說:“野生非洲大蝸牛是寄生蟲,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之一,這種寄生蟲會導緻人體患上腦膜炎或脊髓炎,由于大蝸牛體表的黏液含有一些細菌,對于抵抗力比較低的人直接用手觸碰,也可能引起過敏反應。”
綠化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年六七月份,他們都會定期對野生非洲大蝸牛進行防治,如果市民在生活中發現非洲大蝸牛,不要直接用手觸碰。
如果市民朋友在家發現
少量的非洲大蝸牛
可以使用撒鹽的方式
使其脫水死亡
來源:南甯廣播電視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