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這篇作品,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感謝您的鼓勵與支持,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适的閱讀體驗。
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說的便是千古一帝康熙。
康熙帝玄烨在位的六十一年,對内,除鳌拜,平三藩,實施仁政,選拔人才要求德才兼備,大量啟用漢人官員,發展經濟,使得百姓安居樂業。
對外收複了台灣,擊敗了沙俄的入侵,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如此功勳卓著,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
隻可惜人無完人,康熙帝從政是相當仁慈的,但是就是因為他過于仁慈,導緻康熙帝的多個兒子參與了奪嫡之争,對清朝的政治局勢産生了重大的影響,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
奪嫡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康熙帝駕崩之後,四阿哥胤禛最終奪得皇位,繼位為雍正帝。按理說,胤禛的皇位是按照康熙帝的遺诏所安排繼承的,是名正言順的。
可幾百年來,雍正帝胤禛的皇位正統性一直飽受争議,各種流言紛飛,尤其是四阿哥胤禛篡位之說。
直到2013年康熙帝玄烨真正的傳位诏書正式問世時,謎團才被揭開。那麼,诏書上究竟寫了些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和雍正帝胤禛。
一,“九子奪嫡”的典故
據史書記載,康熙帝一共有24個記錄在案的兒子,其中有9個兒子參與了這場奪嫡之争。
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其實,參與奪嫡的9個皇子中,一開始最有希望繼位的是二阿哥胤礽。胤礽在兩歲的時候就被康熙帝立為太子,從此胤礽深得康熙帝喜歡。
胤礽長大後,王公大臣們都讓認為康熙帝的接班人是胤礽,因此都紛紛來巴結讨好胤礽,這樣胤礽有了驕橫跋扈的壞習慣,并且開始結黨營私,培養自己的勢力,其中胤礽就勾結了朝廷重臣索額圖。
因為康熙帝幼年繼位的時候是被權臣結黨營私把持朝政的,所以康熙帝痛惡任何人結黨營私。在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 )時,康熙帝掌握了索額圖結黨營私的充足證據,雷厲風行地誅殺了索額圖,借此來警告太子胤礽。
可胤礽已然我行我素,不為所動,康熙帝實在忍無可忍,于五年後(公元1708年)下令廢除胤礽的太子。随着胤礽被廢,之後其他的衆多阿哥們開始觊觎皇位的繼承權。
大阿哥胤禔是康熙帝的長子,但是因為胤禔無論是長相,還是人品,學問,文治武功等諸多方面都不如弟弟們,因此康熙帝從小就不被康熙帝喜歡。
而胤禔知道自己的父親讨厭自己,明白自己不會有機會當皇帝,但是胤禔又怕自己日後沒有靠山的話無法生存,因此多次以“相師張明德算出胤禩日後必大富大貴”為理由向康熙帝推薦八阿哥胤禩。
可胤禔老在康熙帝耳邊提這個事情,搞得康熙帝心煩意亂,加上太子胤礽被廢時大阿哥胤禔居然提議殺了胤礽,這讓康熙帝極為惱怒,嚴厲的批評訓誡了大阿哥胤禔。
而這時候三阿哥胤祉向康熙帝揭發了大阿哥胤禔居然用巫蠱之術詛咒太子胤礽,這就是康熙年間著名的“魇鎮事件”。得知真相的康熙帝憤怒地将大阿哥胤禔圈禁起來,同時對八阿哥胤禩開始提防起來。
可能是康熙帝還是疼愛二阿哥胤礽,于公元1709年再次立胤礽為太子,可胤礽仍然不知悔改,勾結刑部尚書,步軍統領,兵部尚書等人結黨營私,這讓康熙帝痛心不已。于第二年再度廢掉了胤礽的太子位,同時下令圈禁胤礽一直到死。
這樣的結局讓三阿哥胤祉深感地位家的無情,為了皇帝位父子情,兄弟情都如同一張廢紙,因此心灰意冷,主動退出了競争。
随着太子胤礽再度被廢,八阿哥胤禩深知自己奪位無望,于是轉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而四阿哥胤禛見太子再度被廢,沒有了複立的可能,同時為了自保,于是聯合了支持自己的兄弟和大臣,開始和十四阿哥胤禵争奪儲君的位置。
因此朝廷上形成了以胤禛為首的四阿哥黨和以胤禵為首的十四阿哥黨。
公元1722年,康熙帝于暢春園駕崩,享年69歲。當時十四阿哥遠在西北,而四阿哥胤禛就在京城。
國不可一日無君,康熙帝的心腹大臣隆科多交好于胤禛,于是隆科多率兵把控了局勢,宣讀了康熙帝的遺诏,擁立胤禛為帝,就是後來的雍正帝。
雍正帝雍正繼位後開始清算了十四阿哥黨,著名的“九子奪嫡”以胤禛繼位稱帝而告終。
二,“九子奪嫡”的謎團
以上就是“九子奪嫡”的典故,按理說雍正帝胤禛的繼位名正言順,可因為當時以胤禛為首的四阿哥黨是弱勢,誰也沒想到康熙帝去世後胤禛突然快速繼位,這未免讓人懷疑胤禛的皇位來路不正,甚至記載在了野史裡。
據野史記載,康熙帝突然在暢春園駕崩,身為康熙帝的心腹大臣隆科多先是把知道康熙帝死訊的太監宮女都殺了,然後派兵接管了皇宮,接着把與自己交好的四阿哥胤禛接到了暢春園。
二人見面後就開始算計商量,認為康熙帝必然留下遺诏,于是二人翻遍了皇宮,終于在康熙帝的寝宮找到了遺诏。
可二人打開遺诏一開,上面赫然寫着“繼皇位傳位十四阿哥”。可目前遺诏隻有胤禛和隆科多二人看過,胤禛認為就算他改了遺诏沒有人知道,于是不慌不忙地把“十”字改成了“于”字。于是遺诏就成了“傳位于四阿哥”
就這樣隆科多拿着遺诏向衆大臣和衆阿哥宣讀,四阿哥胤禛也就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皇位。本來勢力較弱的胤禛搖身一變成了皇帝,勢力強大的十四阿哥也隻能啞巴吃黃連,沒有任何辦法。
按照這個記載,雍正帝胤禛就是個典型的小人,這皇位來路不正,是靠謀朝篡位得來的皇位,甚至有傳言是胤禛故意支開十四阿哥去了西北,接着私自把康熙帝囚禁在暢春園,然後将其殺死!這些人會說,雍正帝是個無恥的皇帝!
其實這個記載有很多的漏洞,首先漏洞就在這個“于”字上。我們今天所寫的這個“于”字,其實是國家推行簡化漢字運動後的簡化字,而當時的“于”字的正确寫法應該是“於”。
如果遺诏裡真的有“于”字的話,那麼遺诏裡的“傳位十四阿哥”,隆科多和胤禛是如何把“十”字改成“於”字的呢?遺诏可不能随意塗抹修改的。
其次,清朝的最高統治者是關外的滿族,而滿族入關時曾得到蒙古族的大力支持,蒙古人的文化和地位在清朝非同一般。
因此隻要是清朝皇帝的任何诏書,不管是遺诏還是日常的诏書,都是都是有三份,滿文,蒙古文,漢文各一份,僅僅憑着遺诏裡的一句“傳位十四阿哥”很顯然是說不通的。
再者,皇帝傳位時,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都是會把繼承人的姓氏名諱寫在遺诏上的。
就算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這兩個名字讓人傻傻分不清,但是這兩個名字在滿文和蒙古文裡的寫法那是截然不同的,胤禛和隆科多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不可能把這三個文字截然不同的遺诏都給改了,因此這個野史的記載完全不可信。
最後,最為重要的證據也已經問世了,那就是《康熙皇帝遺诏》。康熙帝可能怕有人篡位,弄虛作假,因此一共把遺诏弄了四個備份。
《康熙皇帝遺诏》現在分别存在中國台灣省的故宮博物院和中國北京的曆史檔案館與遼甯省檔案館裡,最後一份封存在英國倫敦皇家博物館内。
早在2013年,遼甯博物館就曾經把《康熙皇帝遺诏》公開亮相展示給公衆,整個诏書前後文加起來多達1700多個字,是用金帛紙所寫,内容主要是歌頌康熙帝的文治武功,豐功偉績的,在遺诏的最後才用滿文,蒙古文,漢文三種文字寫了最為關鍵的一段話:
“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這段話裡并沒有野史記載裡的“于”字,也看到了四阿哥的名諱,因此可以說,那段野史的記載,完全不可信。
三,雍正帝胤禛的文治武功
連康熙帝的遺诏都已問世,想必胤禛的皇位正統性已經沒有任何疑問了。可有些史學家的學者仍舊認為,胤禛繼位之後有的是時間去僞造這樣的遺诏,因為遺诏無法确定是不是康熙帝留下來的。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了,康熙帝有足夠的理由選擇四阿哥胤禛來做繼承人嗎?胤禛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康熙帝沒有選錯人,他選擇胤禛做繼承人是完全正确的選擇。雍正帝胤禛不敢說是最賢能聖明的皇帝,但是他可能是中國曆史上最勤奮的皇帝!
在胤禛繼位後,他的工作态度和工作量足以說明問題!
在康熙帝駕崩,胤禛繼位時,已經四十五歲了。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辛辛苦苦奮鬥半輩子了,終于當上了皇帝,應該好好地享受榮華富貴了,可胤禛不一樣,他居然比當皇帝之前更加勤奮!這也許就是康熙帝看中他的原因!
胤禛四十五歲繼位,五十八歲去世,在位僅十三年時間,和他的父親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兒子乾隆帝在位六十年相比,真的是少之又少。
就在這短短的十三年裡,收拾了父親康熙帝留下的爛攤子,接着又把清朝的大好河山傳給了兒子乾隆帝,更是在這十三年裡,胤禛批閱的奏折多達四萬多封,回批奏折的字數更是多大四千多萬字!平均每天要批閱九封奏折,回批八千四百多個字。
有人認為每天寫個八千多個字根本不算什麼,那你也太小瞧雍正帝胤禛了。據史學家統計,雍正帝胤禛是中國曆史上批閱最多的皇帝,沒有之一!
而且雍正帝每天寫的這兩千多個字,都是他的治國之道,都飽含着雍正帝對這個國家的熱愛與心血!
除去奏折以外,雍正帝在位的十三年間一共批複了工部,戶部,禮部,吏部,刑部,兵部等六部的文書多達二十萬件,平均每天要批複四十件以上!
而且這每天四十多件文書不光是看看而已,還要蓋上他雍正帝的打印,寫上他對文書内容的看法,意見,建議等等,有時候一封文書就有多達兩三千字的回複,這是什麼樣的工作量!
而且據史書記載,雍正帝在位的十三年裡,幾乎有超過十年的時間是每天隻睡了兩個時辰,也就是現在的四個小時,這樣解釋了雍正帝胤禛僅僅在位十三年就駕崩了,這完全是過勞而死!
而且,雍正帝胤禛講究“凡事必躬親”,因此朝廷中的大小軍國事務都是由他親自處理,比如朝中主要官員的任免,百姓的稅務統計,軍隊的統籌規劃等等。在雍正帝心中,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沒有麻煩别人的道理。
還有一點也是很重要的,就是雍正帝不好女色,這點絕對讓雍正帝成了皇帝中的奇葩。
雍正帝的父親康熙帝,兒子乾隆帝,這兩人的妃子正史上記載的大大小小加起來也有上百人了,沒有記錄在案的那就不計其數了。而雍正帝的妃子隻有僅僅二十餘人,且這些人大多數都是下面大臣為了讨好雍正帝,“牽線”嫁給雍正帝的,雍正帝為了不讓大臣們失望,隻好硬着頭皮收下了。
處理朝廷政務上,雍正帝的做法也是雷厲風行,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年羹堯案。雍正帝作為一個非常勤勉的皇帝,是對貪官污吏是痛恨至極的,年羹堯作為前朝老臣,全然不顧國法,結黨營私,貪污賣官,這顯然觸及了雍正帝不可觸碰的底線。
雍正帝忍無可忍,雷厲風行地除掉了年羹堯,讓大臣和百姓們看到了雍正帝果敢狠辣的一面。
同時雍正帝也是仁慈的,在國家改革上,雍正帝推行了著名的“攤丁入畝”,廢除了在中國封建王朝實施兩千的“人頭稅”。攤丁入畝讓百姓有了更大的人身自由,減輕了百姓的經濟,賦稅的負擔,大大地提高了人口增長。
軍事上,雍正帝對一切妄圖分裂國家的人零容忍,剛即位就派兵平定了青海羅蔔藏丹津叛亂,堅定了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可以說,人口世代相傳的“康乾盛世”中,最關鍵的人物就是雍正帝胤禛!
所以就如前文所說,康熙帝選擇胤禛為皇位繼承人是完全正确的,單從皇帝的角度來說,雍正帝胤禛足以稱得上“偉大”!
雍正帝在位時經常把“以勤治天下”這五個字挂在嘴邊,這絕不是說說而已!
結語:曆史向康熙帝證明了,他的選擇是正确的,雍正帝在“康乾盛世”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雍正帝的勤勞,他的工作态度,是沒有任何皇帝能夠比拟的。不要說是皇帝,就算是普通人都難以做到十三年每天隻睡不到四小時的。
正是這長達十三年的堅持,讓雍正帝名垂青史,激勵着我們現代人去努力奮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