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老蘇州人都是什麼樣的

老蘇州人都是什麼樣的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31 09:28:03

老蘇州人都是什麼樣的?在這個春天裡,蘇州的中小學生、家長還有老師們的生活,都可以制成一個燈謎了:打一個城市名答案是:開封,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老蘇州人都是什麼樣的?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老蘇州人都是什麼樣的(蘇州人的日子是怎麼過的)1

老蘇州人都是什麼樣的

在這個春天裡,蘇州的中小學生、家長還有老師們的生活,都可以制成一個燈謎了:打一個城市名。答案是:開封。

按原定計劃,2月14日中小學生要正式開學,結果當天淩晨一點多發出暫緩開學的指令;經曆一個月的宅家網課,3月14日第二次開學,結果又是淩晨宣布暫緩,複課失敗。到現在又一個多月了,不僅沒有第三次開學的迹象,反而不時聽到這邊、那邊封閉管理的消息——可不是在開和封之間,開封。

一直開不了學,小朋友們并沒有之前自以為的開心。大孩子擔心學習,小孩子想念同伴,“中孩子”則兩者兼有,我一位朋友家的初中生娃,就在思慮和思念中備受“煎熬”。當然,更煎熬的是家長,雖然家長們對于上網課的軟件和流程已經十分熟悉,但每日三餐、打印講義以及安排好做核酸和上網課的時間,都是無法擺脫的硬任務。

各有各的難。最難的當然是在蘇州的封控區裡足不出戶的居民,我認識的一位“做一天吃一天”的靈活就業者C,封控前期每天有三餐送到門上,也就是沒錢進賬的焦慮;等到後期社區任務吃緊,他不得不自己覓食的時候,生存的壓力讓他差點崩潰。可是把他們封控起來的人也難,一日深夜,我一個畢業十年的學生J突然跟我發消息說,老師我很想你。J是兒童醫院的護士,2月14日之後她一直在外面參加閉環管理的核檢支援,特别怕自己被感染。她解釋:“一人感染整個醫療隊就全軍覆沒,我們的支援就沒有了意義,反而拖後腿。”原來“大白”還有更深一層的焦慮,而且不能跟父母親人講,也不能跟單位同事說,忍不住的時候,隻能找十年前的高中班主任做“樹洞”。

即使不是家長、沒有被封、不做大白,好像許多人這幾個月的日子,也都要花掉比平時更多的力氣。譬如我,正常一周煮三次飯,現在一天煮三次;譬如我的同事,因為去父母家送東西,就被封在裡面,天天視頻中看着孩子幹着急;又譬如我的一位長輩,每次出入小區、菜場,都要努力回憶打開各種“碼”的方式;又譬如物業,要面對的除了繁重的防疫工作,還有倍增的業主情緒:許多人原本披星戴月早出晚歸的,和物業相安無事,如今居家辦公,還隔三差五要下樓做核酸,小區各個角落都被業主們“巡視”了個遍,于是小區微信群裡不斷有各種要求或投訴:某處有個衛生死角啦;某處有根樹枝太低啦;某某停車位上老有鳥屎襲擊啦……物業沒及時回複,情緒漫開來,就激發成對小區某些工作人員的集體不滿——用蘇州話說,原本按部就班的生活,變得“一天世界”。

說起來,蘇州本輪疫情中被嚴格控制足不出戶的小區也不算很多,可幾乎所有人的生活都感覺到不便。說到底,最大的不便,就是失去原本駕輕就熟的簡單而有規律的生活方式。園林全關了,習慣去園林裡看花的蘇州人隻能在朋友圈裡分享往年的花樹美圖;早早搶好票的演出紛紛延期,預留好的時間從值得期待變成了需要消磨;公交常常會調整運營,菜場也會:我常去的彩香一村菜場,曾被美食博主們各種打卡,這陣子的運營時間也充滿了神秘莫測感,如果不是有好鄰居常常在小區群裡提醒,恐怕我很難在對的時間抵達菜場。

好鄰居大約就是這段各種失去的時間裡,最可喜的收獲了。“收獲鄰居”的現象比較常見。一位朋友的住處是獨立的一棟老公房,共三十六戶人家,前些日子樓被管控了,要求每天定時下樓核酸。朋友是個熱心人,常義務承擔鄰裡事務,就這樣也有十多戶人家平時是不認識的,這一封,都認識了,還在排隊核酸的時候互相提個醒,調個侃,再訴個苦,互通一個有無,悄悄地好像也感覺到一種苦中作樂的開心。

而那些主動去制造快樂的,則可以頒個好鄰居獎了。一位業主要去開市客,在小區微信群裡招呼,願意給大家幫帶,然後呼啦啦片刻間就拉起了一個好幾十人的吃貨群,接下來每天有人自告奮勇組織團購,從小圓子、綠豆湯,到新鮮的河蝦、手工的馄饨,大多是被疫情影響了出貨的商家,因為有朋友是小區業主,就正好中間搭橋,一舉兩便。大家當然紛紛表示感謝好鄰居,被謝的人就發個掩嘴笑的表情,說:“人家小區天天團吃的,我羨慕死了,我們小區老是沒啥動靜,感謝各位好鄰居,現在我們也有組織啦!”從業主到鄰居,再到好鄰居,稱呼三級跳,鄰裡生活也邁出三大步。

所以,不論是好是壞,生活的确變了樣子。那天下午,我去給學生小向送課本。兩個多月的網課下來,家裡沒有打印機的小向用電子課本,已經眼淚汪汪直呼吃不消了,幸好我有一本舊的。約在學校邊上碰頭。好久沒有到校了,當車子駛入我每天上下班走了二十多年的桃花塢大街時,竟有些微微的陌生感。

于是又微微恍惚起來。這種陌生感并不陌生,兩年前那次居家堅守,兩三個月裡我下樓不超過10次,以至于某次扔垃圾,走在樓與樓之間,好像走在異時空一樣:樓的高度、道路延展的深度,還有參差招搖的明媚植物,構成巨大的立體空間,蓦地闖進我的感知。對,以前我隻是路過,從未注意,這讓之前走過千百遍的熟視無睹,變得陌生有趣。

這次也是這樣,微微恍惚間,我竟生出一種因為陌生才有的注意。桃花塢依舊是桃花塢,學校也還在那個位置,可再看一眼,如同一個字看上十幾遍就不認識了一樣,路和建築都有了許多沒見過的細節。我看到如高樹般的巨型月季,在風中張揚着比手掌還大的花朵;兩邊的香樟樹更高,卻在他們落葉的季節裡深幽地靜默;每一陣風過,淺紅深黃的香樟落葉簌簌奔走,翻滾到路邊的店招下,店招中“蘇州”兩個字在我的眼裡熠熠生輝……這是怎樣生動鮮活的世界啊!

到了約定的地方,小向已經早早等在那裡。我把書遞出去,再稍一擡頭,就可以看到他的笑臉。十七歲的少年已經當得上“俊美”,但面對老師的調侃,還是面紅耳赤地自辯了一番,大意是說,實在是用電子課本用得不舒服了,還是紙質課本好,而且還能做筆記批注……還是老師說得對,電子屏幕這類東西,稍微看看就好了……想起這位小朋友一直以來“誓與手機共存亡”的态度,又是覺得好笑,又是唏噓,上個學期我想方設法讓他放下手機拿起書的情景,如今想來已大不同。

回程的路上,好像有什麼東西在心底升起:有個“能量守恒定律”,是說能量的總數是保持不變的,既不會憑空産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隻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其它物體。生活也是守恒的呀!日子就在那裡,除非極特殊的情況外,都得一分一秒地過,既不會因為人生得意而額外擁有,也不會因為日子艱難而能選擇跳着過。居家不出的日子,讓生活中失去的許多原本熟悉的内容,必然會有另一些等量的陌生來填補。就如我發現了小區裡原本被我忽略的廣玉蘭、杜鵑與冬青形成的闊大的三角構圖;小向發現了“古早”紙質課本的好處;業主們對小區的管理上了心,又彼此收獲了美食和好鄰居;J以她的焦慮,讓人們了解到醫務工作者的擔當和責任心;還有蘇州市剛剛發布的通告,向12類困難群衆發放總計4千萬元的特别補貼,C雖然不在其中,他也替他人開心期待……

這樣說起來,好像有些輕飄飄,因為疫情的确給一些人的生活帶來颠覆性的變化和無可彌補的傷痛,可生活總得一天天“活”不是嗎?既然生活會“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其它物體”,那麼是不是可以更多些主動的努力,讓這種轉化、轉移朝着想要的方向?用“生活守恒”的心态看待無奈的失去,用積極的幹預去影響獲得的内容,那麼,蘇城的“疫”居,也可以“易”居:橫、豎、快、慢、開、封、喜、悲、注重于得、拘泥于失,皆是生活。

欄目主編:孔令君 文字編輯:孔令君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餘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