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五十歲時迎來了第二次生命,因為他受到了魯定公和當權者季氏的賞識,開始當官了,先是中都宰,繼而大司空,後又大司寇,總領魯國全局,人生迎來高光時刻。
所謂“知天命”,是他修到了“天人感應”這個層面。他能跟老天對話。他知道老天要他幹什麼。
他為什麼這樣突然“飛龍在天”,因為他在五十歲獲得了《易經》這夲書,“韋編三絕”之後,參透了天道、地道和人道。
圖片來自網絡
而凡夫的五十歲怎麼能叫“知天命”呢?
你五十歲了,若别人問你“多大啦?”你好意思說“知天命”麼?你問問天,老天告訴過你什麼?
夫子是三十而立,凡夫是三十站不穩;孔子是四十而不惑,凡夫是四十正迷惑;孔子是五十而知天命,凡夫是五十而奔命;孔子是六十而耳順,凡夫是六十而耳聾;孔子是七十而從心所欲,凡夫是七十釣魚溜鳥接孫子……
圖片來自網絡
我的同學都奔六了,我在班上最小,也過五十五了。
他們在幹什麼呢?女同學基夲上都退休了,有的當了奶奶,有的當了外婆,有的正忙于給子女相親……
男同學呢?當官的不想退休,沒當官的盼着退休。
我的同學以公務員為主,基夲上是有房有車一族,物質上都還過得去,若不是窮折騰,基本上不可能成為窮人。
已經去世了四個,三個因為酗酒,一個因為新冠。
遙知同學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四人。
比起死去的人,每一個活着的人都是幸福的。
圖片自拍
但是,你要說哪個人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估計誰也不敢承認。
生命的軌迹都已經定好了,剩下的時間,就是滑行。
誰要想去改變軌迹?一是沒有那個鬥志,二是沒有那個力氣。
他們都活在朋友圈裡,每天都在告訴别人:他很好,他正幸福着。
我想,這就是大部分人的生活。
至于說“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我估計,社會上大部分人會認為這是孔子的毒雞湯。
孔子不讨人喜歡的地方也正在這裡——過五十了,還談什麼鬥志?
圖片自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