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馬鈴薯什麼時候産生匍匐莖

馬鈴薯什麼時候産生匍匐莖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5 00:47:23

馬鈴薯什麼時候産生匍匐莖?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馬鈴薯塊莖的形态和結構,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馬鈴薯什麼時候産生匍匐莖?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馬鈴薯什麼時候産生匍匐莖(其莖塊形态和結構是怎樣的)1

馬鈴薯什麼時候産生匍匐莖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馬鈴薯塊莖的形态和結構。

塊莖的形态和結構,塊莖分兩頭,與匍匐莖相聯的一頭叫薯尾,另一頭叫薯頂,因塊莖原初于莖,所以具有莖的各種特征,從外表看塊莖上有很多芽眼,分布的順序和葉在莖上的序列相同,呈2/5或3/8或5/13的螺旋狀排列。我們栽培的極大多數品種如克新1号至6号、白頭翁、紅紋白、高原七号等葉序都屬3/8型,少數品種如豐收白、北京667等葉序屬2/5型。

因此,從薯尾第1芽眼起繞塊莖逐芽螺旋而上,經過3轉或2轉必與第9芽眼或第6芽眼重疊,再盤旋3轉或2轉必與薯頂第17芽眼或第12芽眼重疊,塊莖的芽眼數與地上部主莖的節數是相稱的。

芽眼是由伽匈莖上最先的小鱗片葉遺留的葉痕(專稱芽眉),和幾個芽組成,芽眼有深淺、着色與否之分,芽眉有粗細長短之别。芽眼在薯頂分布較密,發芽勢較強,一般生育期早7-10天,這種現象叫做頂芽優勢。頂芽優勢的強弱因品種而有差别,并随貯藏期的延長而逐漸消除。每個芽眼中一般有三個芽,主芽居中,兩旁副芽,副芽受主芽優勢抑制一般不萌發,隻有當主芽衰老或遭受破壞時,以及經化學藥劑處理時才能萌發。

塊莖解剖開來看,其内部結構如下,外面是一層薯皮,叫做周皮,保護着内部的薯肉。随着塊莖的增大,表皮不再增生,表皮就被周皮頂掉而替代。在塊莖老化以及遇到幹旱和貯藏過程中,周皮細胞逐漸為木栓質充填。木栓質有高度的不透水性、不透氣性和抗油性。木栓細胞内的空腔,充滿空氣而有隔熱的特性。所以周皮能保護塊莖防止水分跑掉,減少養分損耗,避免病菌侵入。過度潮濕會阻止木栓化。因此,在塊莖生長過程中不要大水漫灌、積水,以濕潤為度,使周皮适當木栓化才有抗病能力,收獲前,适時停止澆水,促使周皮老化,有利于貯藏。

塊莖的休眠和休眠原因,馬鈴薯塊莖保持長時間休眠的原因,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認為薯皮阻礙了氧氣進入塊,引起呼吸減弱,由此造成澱粉與蛋白質分解緩慢,使芽得不到足夠的營養供發芽需要。在生産上切開塊莖繁殖,比用整薯發芽容易,速度較快,支持了這種看法。另一種看法認為,休眠是氧氣過多造成的。他們分析薯肉細胞與細胞間的空隙都為空氣所充滿,其中氧氣的含量超過正常呼吸的需用。又從周皮解剖結構的變化看到,通過休眠時的塊莖,周皮細胞木栓化的程度,遠遠超過塊莖剛收獲時的周皮。這樣使氧氣更難滲入塊莖而有礙發芽。然而芽卻在這個時期萌發起來。進而用試驗證明,當把塊莖裡的氧氣含量降低5-10%時,塊莖開始發芽,把氧氣含量增加到20%時,反而促使休眠延長。

上面兩種看法都是從外因而且隻用一個因素氧氣來解釋休眠,而沒有從内因及其與外因相互聯系中來找出休眠的本質。所以在很多情況下看法與事實就有了矛盾。因此,對于休眠又産生第三種看法,認為塊莖長期保持着休眠狀态,是由于塊莖中産生了一種抑制發芽的物質。後來從馬鈴薯發芽的塊莖的皮中,發現了與發芽有關的天然植物激素,它們都是由色氨酸産生。還有苯丙氨酸,可由天門冬氨酸和核酸中的胞核嘧啶産生。塊莖中還找到一種叫B-抑制劑的天然植物激素,能抑制a-和B-澱粉酶,以及抑制給代謝活動提供所需能量的氧化磷酸化過程。

六十年代初從棉花、黃羽扇豆、假挪威械樹中找到一種抑制發芽的物質,叫休眠素或脫落酸。以後發現這種物質在植物界廣泛存在,其中包括馬鈴薯的塊莖,它的作用在于抑制芽的生長錐細胞進行分裂和生長。它與赤黴素、吲染乙酸和細胞激動素有拮抗作用。它與赤黴素恰好由同一種叫雙黏的化合物,在光敏色素(決定這兩種物質誰該合成的轉換器)的影響下形成。

休眠的發生和解除,以芽有沒有可見的生長,即開始萌芽為分界标志。芽的萌發和生長依靠它的生長錐的分生組織細胞,不斷分裂新細胞和它們的相繼伸長。芽的生長錐所進行的這些活動,需要各種營養物質和天然植物激素,以及需要為制造、轉化、運輸這些物質而消耗的能量。這就牽涉到一系列依靠特定酶類來進行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的生理生化過程。

以上提到的各種天然植物激素,B-抑制劑、赤黴素脫落酸并不是什麼營養物質或能量,而隻是一種激素。但隻有當它們存在的時候,決定着能否發芽的特定酶類,才能被活化或者被鈍化。所以這些天然植物激素好像一把打開或鎖住營養和能量倉庫的鑰匙或鎖。然而這些過程的進行,顯然一種也不能脫離栽培環境和貯藏條件,并有密切相互制約的關系。在這方面,目前我們還不是很清楚,尚有待于今後的發現。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感謝大家的閱讀與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