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種後多長時間結薯? 馬鈴薯是常見的蔬菜,很多地區都有種植,種植戶在馬鈴薯種植過程中,一般開花就意味着進入生殖生長階段了,但有時候發現馬鈴薯隻長秧不結薯或結薯少的現象,其實跟溫度、水分、品種等有很大關系,下面一起來了解下,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馬鈴薯種後多長時間結薯?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馬鈴薯是常見的蔬菜,很多地區都有種植,種植戶在馬鈴薯種植過程中,一般開花就意味着進入生殖生長階段了,但有時候發現馬鈴薯隻長秧不結薯或結薯少的現象,其實跟溫度、水分、品種等有很大關系,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一、哪些原因會導緻馬鈴薯不結薯?
1、溫度
塊莖形成白天最适宜溫度為 19-22℃、夜晚 13-15℃,當氣溫高于25℃時,塊莖停止生長,但莖葉卻适宜生長。因此種馬鈴薯若晚播或突遇高溫天氣,就容易出現塊莖不長而莖葉枝蔓生長旺盛,薯少或不結薯。
2、播種時間
馬鈴薯各個時期種植的都有,主要有春、秋、冬三個季節,若是在塊莖形成期遇高溫,意味播種過晚,容易遇雨季和高溫,則不利于薯塊形成,更不利于高産。
3、品種
不同品種的馬鈴薯對光照、溫度的敏感度不同,春、秋适合馬鈴薯生長時間較短,很難達到中晚熟品種。容易出現“隻長秧子不結薯”情況。
4、栽培管理
如播種過密,施用氮肥過多,而磷鉀肥相對不足,導緻秧苗瘋長不通風,過于擁擠,這不是豐産的表現,反而會因莖葉生長吸收過多養分不利于塊莖的形成。
5、幹旱
馬鈴薯對水分較為敏感,塊莖形成和生長期應保持土壤濕度适宜,若遇幹旱,塊莖很難或很少形成,應在塊莖形成和生長期遇幹旱應及時灌水。
6、播種淺
馬鈴薯播種的深度一般在15-20cm,播種過淺,土壤溫度稍高,容易出現匍匐莖“竄箭”的現象;馬鈴薯生長期應适時培土,培土過淺,土溫變化大,保溫作用小,會影響塊莖形成和膨大。
二、如何有效預防馬鈴薯不結薯
1、品種選擇
品種選擇應注重産量高、單薯個體重的品種,且适宜當地的氣候條和土壤條件。
2、适當早播
冬種馬鈴薯适宜播種期為12月下旬至1月上旬,過早過晚都不利于馬鈴薯上市,采用地膜覆蓋栽培的春馬鈴薯,時間宜在1月底至2月10日播種。
3、栽培管理
建議合理播種密度和播種深度,每畝不超過4000棵,播種深度在15-20cm,15-20cm培土1-2次,厚度10cm以上最好。注意增施有機肥、磷、鉀、鎂肥,中後期要少追或不追施氮肥,以防植株過旺生長,影響結薯或塊莖生長。
4、合理澆水
馬鈴薯生長期要保持土壤幹濕适宜,若發現土壤濕度較小時應立即進行溝灌或穴灌,做到小水勤灌;若遭遇過多雨水天氣,應早排水。
以上就是馬鈴薯結薯的介紹了,對于馬鈴薯種植你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