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鳥和候鳥都是一種相對的說法,比如紅脅藍尾鸲,對于東北地區來說是夏候鳥,對于中國南方來說則是冬候鳥,在華北地區則是旅鳥,而到了雲南西部的部分地區它又變成了留鳥。有的時候同一種鳥的不同種群在同一地區也不盡相同,比如雀鷹在北京,有些是候鳥,有些則是留鳥。同一種鳥的留居情況也會随着氣候與環境的變化而慢慢改變,黑鹳在北京曾是夏候鳥,現一年四季在北京都能見到它們。
旅鳥指遷徙中途經某地區,而又不在該地區繁殖或越冬,就該地區而言,這些鳥種即為旅鳥。候鳥在依不同季節而從一個栖居地飛到另一個栖居地的過程中,經過某些地區,不在這個地區繁殖,也不在這個地區過冬,這種候鳥就成為該地區的旅鳥。
例如阿穆爾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它是遷徙旅程最遠的小型猛禽,單程飛行距離為1.3-1.6萬公裡。
候鳥則是一種随季節不同周期性進行遷徙的鳥類。很多鳥類具有沿緯度季節遷移的特性,夏天的時候這些鳥在緯度較高的溫帶地區繁殖,冬天的時候則在緯度較低的熱帶地區過冬。夏末秋初的時候這些鳥類由繁殖地往南遷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時候由渡冬地往北返回到繁殖地。這些随着季節變化而南北遷移的鳥類稱之為候鳥。
基本簡介
有些鳥可随着1年中季節的改變而作定時遷徙來變換栖息地,這類鳥稱為候鳥。候鳥可分為夏候鳥和冬候鳥兩種。前者指在春夏季飛到某一地區築巢安家、生兒育女,幼鳥長大時,正值深秋,它們又陸續飛往南方較暖的地區越冬,至次年春季又飛臨這一地區繁殖,對該地區而言,這類鳥稱夏候鳥。
如家燕等,夏季遍及我國各省市,冬季遷徙到我國雲南南部、海南島、西沙群島和台灣等地;又如杜鵑、黃鹂等也屬夏候鳥,後者指冬季在某一地區越冬,次年春季飛往北方繁殖,幼鳥長大後,正值深秋,又飛臨原地區越冬,對該地區而言,這類鳥稱冬候鳥。如鴻雁、天鵝、野鴨等在我國長江中、下遊即為冬候鳥。大多數候鳥有南北遷徙的習性,飛行距離有近有遠,最遠的能跨洋過海,如遊隼,可從西伯利亞經中國直達澳大利亞。此外,也有極少的候鳥可由西往東飛行,或由東向西飛行的。
轉載聲明:
本文部分内容轉載自網絡,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是出于傳播更多資訊的目的。 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系我們進行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