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宮廷禦用硯的價值

宮廷禦用硯的價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4 22:37:34
琅琊紫金硯(一)

宮廷禦用硯的價值(琅琊紫金硯一)1

(2016-03-20 17:26:30)

宮廷禦用硯的價值(琅琊紫金硯一)2

宮廷禦用硯的價值(琅琊紫金硯一)3

标簽:

休閑文化文化

分類: 收藏鑒賞

宮廷禦用硯的價值(琅琊紫金硯一)4

琅琊紫金硯是臨沂特産,久負盛名,但比沂南徐公硯、費縣金星這些許多人對此耳熟能詳硯種,卻很少有人知曉,即使把玩硯台的人知道的也不多,而且資深硯台愛好者也不一定見過實物。但是;琅琊紫金硯曾經名震一時,唐宋尤為著名,米芾随身攜帶琅琊紫金硯,已經成為典型故事。元明之後琅琊紫金硯,逐漸湮沒。

目前,在博物系統保存的琅琊紫金硯僅有兩方。其中,1972年,北京元大都遺址出土一方琅琊紫金硯,上面刻有硯銘,“此琅琊紫金石所制,易得墨,在諸石之上也。”落款為“元章”,據考,硯銘乃宋代書畫家米芾的字。另一方紫金硯現存西安碑林,系1957年征集的出土文物,刻有“紹聖四年造紫金石硯”。這兩方硯台,是同一曆史時期的遺物,足見紫金硯在古代曾盛行一時。

以“琅琊”二字冠名紫金硯,其出産地自然為現在的臨沂。琅琊紫金石以及由其加工的紫金硯存世極少,足見其珍貴程度。

首都博物館

存琅琊紫金硯

1972年,北京元大都遺址出土一方琅琊紫金硯,這方硯台出土地——後英房元代居住遺址——在當時的北京西直門裡後英房胡同西北的明清北城牆牆基下。

1972年6月《考古》雜志,其中有這樣一段文字記載,“除生活用具之外,還發現了很多種屬于所謂‘文玩’一類的東西,它們大部分散亂地棄置在主院東挾屋的磚地上。有紫端石風字硯一方,長22.7、寬17.5、厚3.9厘米。硯前部有兩足,硯池向後傾斜,硯面有明顯墨痕,石質很好。出土時己殘破。硯背面陰刻銘文五行,字有殘缺,文曰:‘此琅琊紫金石,所囨易得,墨在諸石囗囗囗永囗囗囗,皆以為端囗也。’下面落款為‘元章’二字”。據考,這裡的“元章”,學術界普遍認為是宋代大書畫家米芾的字号。

宮廷禦用硯的價值(琅琊紫金硯一)5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鹿門居士、襄陽漫士。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祖籍太原,遷居襄陽。天資高邁、人物蕭散,好潔成癖。被服效唐人,多收藏奇石。世号米颠。書畫自成一家。善詩,工書法,精鑒别。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于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

這方硯台剛出土時在硯台的右上角硯池部分處有殘損,在硯台的背面有書有銘文,自右到左豎向印刻而成,文字亦有殘缺。後來,考古專家查閱了大量曆史文獻,在《寶晉英光集》中找到了與硯台銘文相同的文字記載,加注标點如下:“新得紫金右軍鄉石,力疾書數日也。吾不來,果不複來用此石矣。元章”,該文字與硯背面上的文字完全相符。

米芾得到琅琊紫金硯後,在硯背面親自寫下硯銘,除此以外,米芾還将此硯流傳過程寫入《寶晉英光集》。

米芾對宋徽宗自稱:臣書刷字。又自謂善書者隻有一筆,我獨有四面。宋徽宗稱賞曰:“名下無虛士。”米芾:“精於鑒裁。遇古器物書畫,竭力求取,必得乃已。有寶。”這方硯台現珍藏在首都博物館。

臨沂市博物館研究員李玉亭分析,這方硯台後來被宋徽宗所得,後來賜給了米芾,此後又被蘇轼借去了,蘇轼在臨終前囑咐自己的子孫要将這方琅琊紫金硯随葬入墓,米芾得知後又将其索要回來。

 李玉亭給記者提供了一份現在珍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米芾所書的《紫金研帖》紙本照片,釋文:“蘇子瞻攜我紫金研去。囑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斂。傅世之物,豈可與清靜圓明夲來妙覺真常之性同去入住哉。”這再次印證了米芾得琅琊紫金硯的過程。

此外,宋代何邃在《春渚記聞》中也有一段文字記載,“米元章捧硯跪請”,說的可能就是這件事。

關于紫金石産地的記載,多見于宋代。高似孫《硯箋》、唐彥猷《硯錄》、李之彥《硯譜》上面都說紫金石産自于青州府的臨朐縣。對于首博珍藏的這方琅琊紫金硯,從學術角度出發,此前曾有人稱此石出自臨朐,李玉亭對此持否定态度,認為此“琅琊”系地名,從秦始皇二十八年冬巡到琅琊,壘築台子,豎石歌功頌德,從此,“琅琊”的說法就布告天下,漢時承襲了秦朝的制度。

《晉書·地理下》琅琊國統縣九:開陽、臨沂、陽都、缯、即丘、華、費、東安、蒙陰。沒有臨朐。臨朐屬東莞郡。因此臨朐與琅琊毫無關系。李玉亭認為,不能把“琅琊紫金石硯”說成是“臨朐”紫金石硯,況且“此紫金石”還有“右軍鄉石”之說。學界皆知“琅琊右軍鄉”,意在王右軍的家鄉,王羲之家鄉範疇可大緻劃分北至蘭山區白沙埠孝河,南至羅莊區湖台遺址(該地發現有大量王氏家族墓群),因此“琅琊紫金石”出自臨朐無疑是誤傳。

此外,米芾在一幅書法作品中寫道新得紫金右軍鄉石,還在《硯史》中提到:“紫金石與右軍硯無異,端出其下”。

鐵牛嶺至硯台嶺一脈發現紫金石

1972年北京元大都遺址出土的這方琅琊紫金硯,應是唐硯無疑。

在元大都遺址出土的這方紫金硯,因為認識的較少,出土的最初階段被當做“紫端石風字硯”,這在1972年第6期的《考古》中亦有描述,其時代被認定為宋代。李玉亭認為,單從這方硯台的造型來看,明顯具備唐的風格,應該早于宋代。米芾書中所說的傳世之物,可以推斷這方硯台制作的年代應該早于北宋或是米芾生活的時代。

這方紫金硯出土于元代遺址,宋人題刻,可能是唐代制作。

判斷這方紫金硯屬唐硯一說,李玉亭持贊成态度,中國四大明硯——端硯、歙硯、臨洮硯、澄泥硯均風靡于唐朝。李玉亭分析,唐朝佛教盛行,抄寫經文沒有現在的鋼筆、圓珠筆,隻能用毛筆,那必然需要硯台。

按考古角度分析,通常情況下唐朝寺廟遺址附近都會有硯台礦坑遺址。舉例說,北京地區最早修建的一座寺廟潭柘寺,附近山上就出産硯石。青州紅絲石,硯礦就在寺廟的前面。僧人們終日抄寫經文,其中後來不乏成為大書法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