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哪些成語出于莊子

哪些成語出于莊子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2 08:08:41

哪些成語出于莊子?最近閑來翻閱《莊子》,發現很多常見的成語皆出自此,但如今意思已大相徑庭現整理出其中七個古今差異較大的成語,能便于我們了解它們的最初來曆,以及進一步理解莊子的内核,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哪些成語出于莊子?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哪些成語出于莊子(這些成語原來出自莊子)1

哪些成語出于莊子

最近閑來翻閱《莊子》,發現很多常見的成語皆出自此,但如今意思已大相徑庭。現整理出其中七個古今差異較大的成語,能便于我們了解它們的最初來曆,以及進一步理解莊子的内核。

材大難用

“材大難用”源自《莊子·逍遙遊》:“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臃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衆所同去也。’”惠子用不合繩墨規矩的大樹來打比方,以此來批評莊子的話大而無用。莊子反駁道:“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莊子的意思,即材大也有用,就是無用之用,又有什麼危害呢?這充分體現了莊子逍遙無為的道家哲思。

原文是“材大無用”,其後演化成了“材(才)大難用”,既不是惠子所批評的材大無用,也不是莊子認同的材大有用,而是材大有用而難用,現在多指懷才不遇的抱怨。關于這個成語意義的轉變,有人認為是儒家有為于世的人生觀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想來也是後人中能夠認同“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的人何其稀少呀。

(清)金廷标 濠梁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沉魚落雁

今天看到這個詞語,很多人立刻想到的就是美女,似乎魚兒和大雁與我們人類一樣擁有完全相同的審美标準。

然而,莊子真的不是這個意思。《莊子·齊物論》:“毛嫱、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莊子本要表達的意思是人與魚、鳥、麋鹿不同類,彼此之間也沒有共同的标準,我們認為的美女,魚、鳥、麋鹿卻不知道是美女,因為不管是美女還是醜女,隻要看到人,它們就要“深入”“高飛”“決驟”,以避免被人類傷害。後來演化出的“沉魚落雁”,估計是受到“閉月羞花”等成語的影響,用來形容女子極美,連小動物們見到後都相形見绌,立刻逃跑,避免成為陪襯物。

西施是中國“四大美女”之一,自然也得到莊子的認可,在莊子的《齊物論》《天運》中都曾出現,“東施效颦”的故事也同樣出自莊子,但莊子并非因為東施不美才嘲諷,而是東施的“不自然”,因為在莊子眼裡“厲與西施,道通為一”。

《齊物論》中說:“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惡乎然?然于然。惡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複通為一。”

在莊子看來,醜陋的女人和貌美的西施,從道的角度看都可相通為一。

俞明 莊子小像

朝三暮四

現在“朝三暮四”這個詞主要用來表示“反複無常和變化多端”,但看看原文就會發現意思差别太大了。《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衆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衆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狙公養的猕猴們,對早上得到三個橡子,晚上得到四個不滿意。但若換成早上四個,晚上三個,它們卻高興地答應了。以道的觀點觀察事物,自然現象本來就是同一的,不存在什麼是非問題。你認為對的,未必真對;你認為錯的,未必真錯。總之,隻是一種偏見而已。“惡乎然?然于然;惡乎不然?不然于不然。”人們根據主觀想法,基于一些條件而肯定這一事物,也可以隻憑一些條件而否定這一事物。

在莊子看來,猴子們怒“朝三暮四”而悅“朝四暮三”就是出于這種主觀。雖說這是莊子影射當時的百家,酷似一群争“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猴子,懷着各自的主觀成見去各處挑起争論,但想想當下的自己,我們又何嘗不是那群争吵的猴子中的一個?莊子的“朝三暮四”說明的是一個哲學道理,現在的“朝三暮四”一般都是作為貶義詞使用了。

鼓盆之戚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原本的“鼓盆而歌”,後來演變為表示喪妻之痛的“鼓盆之戚”,“歌”和“戚”的不同導緻原義和新義相去甚遠。

對于妻子離世,莊子做出“鼓盆而歌”的舉動自有其道理。莊子雲:“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莊子·至樂》)這正體現了莊子對待生死的達觀态度。馮友蘭曾言:“莊子在懵懂無知時,他是悲恸的;及至醒悟以後,他就不再悲恸。講這個故事,是為了啟發重情的人,使他明理而得以排遣感情上的沉重負擔。”由“歌”到“戚”的變化,估計是世俗之人無法容忍妻死而歌的反常之舉,才會演變成“鼓盆之戚”。

“予惡乎知說生之非惑邪!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邪!”其中,“弱喪”,指年幼背井離鄉的人。對于莊子而言,活着就是離家出走,死了才是回家。唐代道家學者成玄英說:“弱者弱齡,喪之言失。謂少年遭亂,喪失桑梓,遂安他土而不知歸,謂之弱失。從無出有,謂之為生;自有還無,謂之為死。遂其戀生惡死,豈非弱喪不知歸邪!”這兩句的意思是說,我怎麼能夠知道貪生不是世人的一種困惑呢?我又怎麼能夠知道惡死不是流落他鄉的遊子不知返回故鄉的心态呢?“弱喪而不知歸”的這個比喻,流露出莊子對世人客居當下卻樂不思蜀的痛惜,特别是一個“歸”字,表達了莊子對于死亡的坦蕩态度。

呆若木雞

“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莊子·達生》)紀渻子給周宣王馴養鬥雞。十日後,周宣王問他是否把雞馴好,紀渻子言:“還不行,還驕傲得很呢!”十日後,周宣王又問,紀渻子回答說還不行,原因竟然是鬥雞一聽見響聲就叫,看見影子就跳,很是浮躁。又過十日,周宣王問時,紀渻子仍說不行,這時鬥雞還是盛氣淩人。又一個十日過去了,紀渻子對周宣王說:鬥雞馴養好了,因為現在這隻雞已經“德全”,神情凝寂,望之似木雞,其他雞見它都不敢正視,掉頭就跑。由此可知,莊子的原意是:無動于衷的木頭雞才是鬥雞應該追求的最高境界。這個成語現在用來形容人呆笨,有些癡傻發愣的樣子,應該說已是一個貶義詞。

細細想來,不僅“公雞中的戰鬥機”應該是“木頭雞”,那些專注于工作的人估計也有不少在生活中“呆若木雞”。《達生》全篇講的是養生必須“全神”,天下之事,又有哪一件不需要“全神”呢?

得魚忘筌

《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荃”也寫作“筌”,指捕魚的竹器。“得魚忘筌”字面的意思就是捕到了魚就忘了捕魚的工具,後來演變為達到目的或成功之後即忘恩負義。如嵇康《贈秀才入軍》:“嘉彼釣叟,得魚忘筌。”“得魚忘筌”已經有了“過河拆橋”的意思。

莊子原本想說的是,目的和手段是不同的,隻要領會了深妙的義理,表達它的言語就可以忘掉。但世俗之理解是用了捕魚的工具才捕到魚,得到魚就忘了用什麼捕的,這就是典型的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的表現。想想莊子的原意,既理解世人的解讀,也佩服莊子在兩千多年前就看明白了手段和目的的問題。

明 劉節 藻魚圖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能者多勞

“能者多勞”源自《莊子·列禦寇》:“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敖遊,泛若不系之舟,虛而敖遊者也。”

莊子對“巧者勞、知(智)者憂”并不認可,莊子贊賞的是“無能者無所求”,充分體現了莊子對無挂無礙、逍遙無為的精神世界的向往。

儒家卻對無所作為者極不認可,《論語·公冶長》中“宰予晝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就因為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就對其大罵,并徹底改變自己對學生判斷的标準——“聽其言而觀其行”。

現在“能者多勞”的意思是能幹的人做的事情多,勞累也多,或是能力強的人酬勞也多,有着十足的褒義色彩,與莊子的原意可謂相去甚遠。當下年輕人所謂的“躺平”,我想可能不光是“佛系”,也有着幾分莊子精神。

莊子距離我們已經有兩千多年了,其中的成語能夠流傳下來,可見先人對此的重視,在使用中産生不同的意思也是必然的現象。當然,從語言發展學角度自有一番闡釋,但是今日我們能夠借助這些熟悉的詞語,重新認識莊子的精神,也是一種慰藉。

很多人說莊子是藝術家,莊子的文字之優美、自然、自由遠非一個哲學家的頭銜所能覆蓋。在這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真實世界中,已經遍體鱗傷的人類進入莊子的世界,慰藉也好,逃避也罷,至少能讓我們覺得世界依然美好。

(清)金廷标 濠梁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