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村大集搬到哪去了

李村大集搬到哪去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20:53:19

李村大集搬到哪去了(獨家探訪李村大集)1

青島李村大集

李村大集搬到哪去了(獨家探訪李村大集)2

李村大集

信網2月3日訊進入寒冬,島城大街小巷上的人比往常少了很多,但李村大集卻是一如既往地熱火朝天。一副副由民間老藝人揮毫潑墨寫成的大紅春聯、花市裡姹紫嫣紅的花花草草 、小吃街上熱氣騰騰的老湯炖脂渣……進入臘月之後,李村大集一集比一集熱鬧。臘月十二的李村大集恰逢周六,李村大集上1700餘個攤位全部爆滿。站在向陽路橋上看李村河底,橋兩側的河底中黑壓壓的人群緩慢移動着,大集中紅彤彤的對聯香紙、各色的篷布棚子都被人群包圍着。雖然整個集市綿延李村河沿線長達3公裡,但貨品分類卻非常鮮明,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在走訪當中發現,同類物品會集中在河道中間的同一塊區域裡。

花市區:給家裡增添點喜氣兒

綿延3公裡的李村大集,位于李滄區濱河路沿線的李村河河道中部,堪稱青島第一大集。河道裡拉貨的清一色都是面包車和貨車,周圍的道路上也都停滿了私家車,想找到一個車位還真費點力氣。臘月十二的李村集正逢周六,不少市民都是全家上陣一起趕集,還有一些人是拉着小拖車去趕集的。

一大早,李村大集西邊的花市就先熱鬧了起來,營造喜慶氣氛的紅掌、蝴蝶蘭;能夠淨化室内空氣的吊蘭、網紋草;還有尋常百姓家常見的長壽花 、仙客來、滿天星等,在這兒都能找到。五彩缤紛的花朵也讓寒冬的早上多了幾分春天的氣息,不少人邊挑花邊在跟店家讨價還價。“這盆墨蘭多少錢?給便宜一點!”“要的話200元拿走,不能再低了。”

市民們忙活着買花問價,花販們也閑不住,抱着花盆忙進忙出的。一個攤位的老闆曹先生說他們夫妻倆從早晨三點多就起來忙活了,雖然辛苦,但看着買花的人這麼多心裡卻美滋滋的。“這兩年花卉價格降下來了,家家戶戶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買幾盆名貴的花放在家裡過年,也給家裡增加點喜氣 。不過花的品種實在太多了,都看不過來,看着這盆好,那盆也好。”市民王大姐捧着花笑着說。

從花市開始向東邊走去,每個區域每一條通道都擠滿了前來選購年貨的市民,幾乎是人貼着人前行,大家手裡都拎着大包小裹。“逢二遇七李村集,過年之前也趕不上幾次集了,這不正好周六,兒子不上班還能幫我一起拿東西呢,大家也都習慣于提前把年貨置辦好,到了臘月廿七基本上都在家裡忙活了。”

李村大集搬到哪去了(獨家探訪李村大集)3

蔬菜水果區:攤主在車裡過夜

花市的東邊區域,主要是一些蔬菜、水果的聚集地,攤主大多站在貨車上吆喝,市民們把這塊區域的通道圍得水洩不通。“大白菜、青蘿蔔都5毛錢一斤啦,快來搶購啊!”一些上了年紀的阿姨們都在相互分享經驗,“多買一點存着,能放到過年,再過幾天會漲價的。”“盡量挑大個的,大個的葉兒多!”另外,河南鐵棍山藥4~6元/斤、鮮蒜3元/斤、生姜3元/斤、莴苣4元/斤、韭菜3元/斤、茭瓜3.5元/斤、有機菜花3.5元/斤、老來少芸豆5元/斤……這些攤位也都是圍聚市民最多的。

水果區主要以贛南橙、海南芝麻香蕉和煙台蘋果最多。橙子價格多在3.5元/斤,香蕉2.5元/斤左右,蘋果3.5元/斤左右。一位姓牟的栖霞攤主坐在貨車上忙乎着收錢、找錢,妻子就在車下招呼來往市民,“我們這是最好吃的栖霞蘋果,别看它外表醜,卻很甜。”牟

師傅的蘋果賣10元錢3斤,前來搶購的市民當中有不少是老顧客了,“他們家的蘋果确實好吃,已經好多年了,我每集都過來找他。”

牟師傅告訴記者,他們每年隻在年前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賣蘋果,攤位是租的别人的,拉一車蘋果來一般能賣個四五天,一直在這個攤位上叫賣,賣完他們就返回栖霞再拉一車回來,晚上睡覺都是在車裡,“好在這個冬天不算太冷,兩床棉被就可以對付了,以往每年我們手腳都得生凍瘡。”牟師傅笑着說道,雖然現在的日子辛苦了點,不過他們一天能賣一千多斤,心裡還是挺高興的,“再賣上半個月,我們就可以安心回家過年啦。”

對聯年畫區:洋溢着濃濃的年味

再往東邊,靠近向陽路的橋底兩側,主要聚集着賣海鮮、對聯的商戶,火紅的對聯、福字、蠟燭獨立形成一排,在橋上望下去火紅一片、格外耀眼,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一片喜氣洋洋的紅色裡面顯得既嘈雜又親切,記者粗略一數至少有上百家攤位。燭台、香火等年俗用品也銷售火爆,市民說這些都是過年的風俗,每年都要換一批新的,傳統的年味如今也就在這些東西上能夠有所體現了。

“給我拿六張福字!”張大爺正在一個對聯攤位上買“福”字,用他的話來說,他是專門來大集“請”福的。“每年我都來趕臘月集,進入臘月之後的東西最全,有的挑選。”除了“福”字,張大爺還拎着香和一對大紅蠟燭,“今年咱雖然住進新樓房了,不過過年還得講究老習慣不是?”張大爺說,按照他們村的習俗,請福一定得是“當家的”,今天他的任務就是把大年三十要用的年俗用品給采購齊全了。

“這個大集與普通的商場、超市、農貿市場可不同,這裡吃的,用的啥都有,而且有不少東西隻能在大集上才能買到的,比如我們過年讨吉利的年畫、碗筷、幹貨什麼的。”李村大集的老“粉絲”李先生說,進入農曆臘月之後,趕五天一次的大集,幾乎成了他每年春節前必備工作。在這些攤位前記者也看到了兒時才會見到的木闆年畫“竈王老爺”、“增福财神”,還有各式各樣的碗筷盤子,并時不時有市民前來選購。“咱們老青島人有個習慣,春節前要買一些新的碗筷,以期盼來年家裡添人口,取一個‘人丁興旺’的寓意。”一位專售筷子的攤主孫先生說,“一上午的工夫,賣出了百十雙筷子。”

海鮮幹貨區:海鮮品種應有盡有

向陽橋底下的各類海鮮則是大集上最熱鬧的區域,這裡有沙子口的鲅魚、王哥莊的鮑魚、紅島的海蛎子、鳌山衛的海參……各種正宗海鮮在這裡都可以找到。如果你是一位海鮮發燒友,來到這裡你不會因為吃不過瘾而發愁,也不會因為花錢多而肉疼,更不會因為缺少選擇而煩惱。

楊先生在李村大集已經擺了二十年攤了,主要經營海米、幹海蝦、幹鱿魚等幹貨。他的攤位前站了五六個市民正在挑選幹海貨,楊先生說,平常他和妻子早上7點出攤就可以,臨近過年,他們需要淩晨5點就出攤。在這些幹海貨中,他的海米賣得最好。“小海米30多元一斤,大海米50多元一斤。一天就能賣上幾百斤,很多打工者過來買,帶回去分給親友。”

大集逛累了,總要找個地方歇歇腳。向陽橋底下中間的橋洞裡有三個海鮮代加工的燒烤攤位,其中最火的就是楊師傅的“老東北楊家燒烤”,燒烤店裡隻有一個爐子、幾個鐵闆、一些調味品和啤酒,原料都是顧客們自己在大集上選購完帶過來的,加工費5塊/斤,經濟實惠,攤位裡面滿滿的都是人 ,烤過的肉香味從老遠處就可以聞到。楊師傅告訴記者,“我來李村大集已經快20年了,前後攤位挪了三次,最後就固定在了橋洞底下,攤位每天都營業,不過每逢大集的時候人會更多一些。”

雜貨廚具區:手工制作的最火熱

在向陽橋和李村河北橋的兩側附近多為一些雜活攤位,向陽橋橋底一個銷售饅頭磕子的攤位,造型各異的磕子吸引了衆多市民圍在一起挑選。這個攤位的攤主王師傅告訴記者,他是即墨王家葛村的村民,家裡祖傳手藝就是雕刻饅頭磕子。除了傳統的蓮蓬、鯉魚、壽桃等樣式,他每年都要根據生肖年的不同,創造幾種應景的生肖磕子。“好多老人買饅頭磕子不是回去蒸饅頭,是為了讓家裡的孩子看看老輩人是怎樣過年,讓孫輩們感受一下傳統春節。”王師傅說,雖然現在大商場裡日用百貨應有盡有,但饅頭磕子非要等到進了臘月,才能在李村集上買到。

在王師傅攤位不遠處,一名手捧一把雞毛撣子的女士也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她的身旁還放着一輛小推車,車上也是插滿了雞毛撣子,五顔六色的。“好久沒見過賣雞毛撣子的了,看着挺新鮮,準備買一個回家打掃打掃房屋。”不少市民都在小車前面挑選。

這名拿雞毛撣子的顔阿姨是跟老伴一起從聊城坐長途客車過來的,雞毛撣子都是顔阿姨自己在家一個一個做出來的,不過價格也“不菲”,一個賣26元至160元不等。“這些雞毛撣子都是我一根毛一根毛粘上去的,做出一個來很不容易。”

“快來買啊,所有的東西都是俺自己編的,既環保又便宜。”李村河北橋底下,從平度趕來賣貨的朱老漢正在大聲吆喝着,記者注意到,他賣的貨可謂五花八門,有竹笊籬、竹箅子、馬紮,還有掃把等。

服裝棉布區:喜歡扯布做衣服

在東片大集上,記者看到成片的衣服攤子,童裝、内衣、棉衣等衣物分散其中,有的攤主為了方便市民挑選衣物,直接站在了攤鋪上。除了賣衣物外,還有幾家賣被單、毛毯的攤位。這塊區域多以老年人為主,年輕人鮮有光顧。

“我每周一定要去趕個大集,不然就感覺少了點什麼。”正在大集服裝區挑選衣服的陳老太介紹說,她從小就趕李村大集,後來嫁了人,住的地方雖然遠了一些,但是大集還是每周必來的。“家裡缺什麼東西,上集一趟全部就給拾掇齊了。”至于她為何不去超市買東西而喜歡逛大集,陳老太稱,有些東西,感覺還是在大集上買的用着順手,她說涮鍋的刷子,超市裡賣的就不如大集上賣的絲瓜瓤好用,還有一些東西隻有大集上賣,農村人用習慣了,根本缺不了。現在進入臘月,大集更是讓人牽挂,辦年貨就要上集。

“我準備扯幾尺布,回去給小孩子們做件衣服,在超市裡 、商場裡很少有賣布的,成品衣服小孩子穿着不一定合身。我就尋思來集上買,這不,買了兩塊布,還不到50塊錢,比成品的衣服劃算多了。”陳老太樂呵呵地對記者說,“雖然城市發展越來越快了,但是一些我們年輕時經常看到的東西,在商店裡反而找不到了,這應該也是大集一直人山人海的原因,大集的作用還是替代不了。”

二手車交易區:老闆教你如何選車

大集的最東邊就是氣勢龐大的二手車交易市場,許多車主想趕在年前換車,因此進入年末,李村大集的二手車交易市場也變得空前火爆。在二手車交易市場記者看到,數百輛車有序地排列在李村河底,整個市場人頭攢動,前來看車、選車、購車的消費者絡繹不絕,各類車型應有盡有。據車商介紹,這裡除了青島本地人常來光顧之外,近幾年很多煙台、威海等地的車主也來大集交易,使大集成為山東地區最大的二手車交易市場之一。

不過,其實挑選二手車也有一些門道,一名在交易市場已經經營了10年的車商朱老闆表示買二手車不能光看外表,“買車者往往認為外表幹淨、油漆光亮、座椅套整潔就是好車,認為這樣的車行駛裡程不多,車況較好。其實,這樣并不能鑒别出車輛的新舊程度來。”朱老闆說,這是因為目前車輛的整容技術非常高明,完全可以使一輛舊車面目一新,與新車沒有明顯差别。“另外,當豪車賣出超低價的時候也要特别注意 ,這些車有可能是拼裝車、改裝車,也有可能是報廢車翻新的,因此必須弄清楚稅款、年檢費是否有拖欠,是否已經做過财産抵押等等。”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孫雅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