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他們是唯一讓我活下去的理由

他們是唯一讓我活下去的理由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2 14:52:52

他們是唯一讓我活下去的理由?7月7日,紫牛新聞記者聯系到楊科躍醫生,他說,這些照片上的人物都是他治愈的患者在出院時拍的“我想通過這組照片,表現患者樂觀的一面他們經過治療和康複保健,終于擺脫了病痛的折磨作為一名醫生,患者痊愈時露出的笑容,就是對我工作最大的認可”,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他們是唯一讓我活下去的理由?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他們是唯一讓我活下去的理由(他們的笑容是對我最大的褒獎)1

他們是唯一讓我活下去的理由

7月7日,紫牛新聞記者聯系到楊科躍醫生,他說,這些照片上的人物都是他治愈的患者在出院時拍的。“我想通過這組照片,表現患者樂觀的一面。他們經過治療和康複保健,終于擺脫了病痛的折磨。作為一名醫生,患者痊愈時露出的笑容,就是對我工作最大的認可。”

手外科醫生花3年時間 記錄患者愈後笑臉

最近,手外科醫生楊科躍為百餘位患者拍攝的愈後笑臉照片,溫暖了不少人的心。照片上,這些克服病痛、重拾希望的患者背靠平整的黑色幕布,咧開嘴角,笑得恣意燦爛。

有一位中年男子稍顯拘謹,眯起眼睛,伸出左右手,比了個大大的贊;

另一位看上去不到10歲的小女孩紮着兩個丸子頭,手捧笑臉,擡起手臂對着鏡頭“比心”;

還有一位手上帶着點點傷痕的小男孩抱着自己的弟弟,露出了微笑。

一百多位愈後患者,3000多張不同的笑臉,楊科躍告訴記者,他拍攝的這組照片時間跨度近3年。

談起為什麼會拍攝這組照片,楊科躍說,他所在的科室是手外科,每天都有很多人因為手部受傷前來求診,“大部分患者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醫生,我的手要廢了嗎?那我以後要怎麼生活?’”

有些患者的抑郁情緒一直到出院的那一刻,從急診到手術再到康複治療,總是悶悶不樂的。直到楊科躍最後對他們說:“康複得不錯,可以出院了。”他們才能卸下重重心事。“每到這時候,患者都會對我露出大大的笑臉,這種真情流露的笑意,熱烈又真摯。我覺得非常有意義,所以我就嘗試去記錄這些畫面。”

楊科躍說,在記錄過程中,他發現當自己跳出醫生的身份用鏡頭與患者交流時,每個患者會帶給他不同的感覺和感動,“我很享受這種與患者對話的過程,所以就這樣一直拍了下去,一拍就拍了三年,平均每位患者會拍一二十張,甚至三十多張都有可能。”

主刀的外科醫生是攝影迷 用照片記錄醫患之情

楊科躍告訴記者,最初他拍下這些照片時,沒想到會火。他很早就迷上了攝影。他說,醫生工作壓力很大,攝影是他排解壓力、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之一。

2019年3月,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遇到了一位5個手指“離斷傷”的艾滋病患者。楊科躍在征得病人及其家屬同意後,守在醫院的手術室,用鏡頭記錄下了這場長達6個多小時的傷口縫合過程。當天夜裡12點,手術進行了6個小時,還沒有結束,手術台上醫生的體力接近極限。這時,主刀醫生突然發現自己的手不小心被用過的針紮傷了,趕忙脫下手套開始擠血,用各種消毒液進行消毒,再重新回到手術台上堅持做完縫合。

“最後複查顯示患者的三個手指被成功保住,而我的同事也開始了長達1個月的口服抗阻斷藥物治療,所幸并無大礙。”楊科躍整理完這場手術的所有照片後,再三思考,為它取了個簡短而又貼切的名字——《當“艾”遇上愛》。

“這五個字就是我想表達的意思。”大家通常會把治病救人的醫生護士稱為“白衣天使”,楊科躍說,他們有時候會把自己叫做“白衣戰士”,“隻要患者相信我們,願意和我們一起面對痛苦與困難,任何疾病面前,我們都不會害怕,也絕對不會放棄他們。這是醫患之情,也是醫患之愛。”

手指斷了兩根的老人說: 我什麼都願意聽他的

64歲的戈培軍是這組照片的主人公之一,他是楊科躍印象最深刻的患者,“老爺子非常熱情樂觀,每次見他都是樂呵呵的,出了院逢人還總是為我做‘宣傳’。給老爺子拍照的時候,他剛得知康複出院的消息,笑得比平時更開心,那種發自内心的笑容真的很能感染人,看到患者開心,我也開心。”

兩年前,楊科躍第一次在醫院見到戈培軍。當時戈培軍因為在家裝修房間傷到了手,兩指根部斷離。那時,戈培軍已退休兩年,他年輕時拼搏勞碌了大半生,從工廠車間的一線工人做到了廠長,退休後也閑不住,經常在家做手工藝。

“我當時害怕極了,以為手肯定要報廢了,進了醫院後,楊醫生一直在安慰我,他對我說,‘沒問題,一定會幫你保住的’。當時他的這句話相當于給我吃了定心丸,不相信他還能相信誰!”經過手術縫合、治療和一系列的康複保健工作,戈培軍的手指功能恢複到原來的90%,大大超過了他的預期。

在接受紫牛新聞記者采訪時,戈培軍說,雖然治療期隻有短短三個多月,但是他卻有一種和楊醫生相處很久的感覺,“我知道他是真心為我好,所以我什麼都願意聽他的。”他嘿嘿一笑道:“就是有一點沒聽楊醫生的,他跟我說,這麼大歲數要把煙戒掉,對身體好,這一點我還沒做到,不過争取盡快戒掉。”

“我一切都相信你,反正兩個手指都是你給我接回來的。”戈培軍在治療過程中經常對楊科躍說這句話。他不知道的是,自己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卻讓楊科躍記憶猶新,“患者和醫生之間的配合太重要了,我很感謝他對我的信任。”

救人是醫生的本能 被患者的笑臉感動

楊科躍今年39歲,2010年從南方醫科大學碩士畢業後,到甯波市第六醫院手外科,從業至今已有十一個年頭。從實習醫生一步步走來,現在是科室副主任醫師。楊科躍認為,醫生一定要靜得下心,吃得了苦。“比如外科手術,在顯微鏡底下利用細細的絲線去縫合病人的血管、神經,手術時間有時長達6小時以上,對人的眼力、體力都是非常大的考驗。”

從業11年,到底吃了多少苦,楊科躍不太記得了,但是他卻越來越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對崗位負責,我是醫生,穿上白大褂,就要清楚責任所在。”

七年前,甯波曾發生一起轎車連撞5人、造成1死4傷的事故。在120趕到前,一位路過的年輕醫生手拿一卷白色繃帶,搶救傷者生命的一幕被路人用手機拍了下來。這名年輕的醫生就是楊科躍,當時他開車載着懷孕七個多月的妻子,看到路邊發生車禍,立馬停車安置好妻子,幫助搶救傷者。身份被曝光後,還有不少市民推薦他為“最美江東(甯波江東區)人”候選人。

“算是醫生的本能吧,隻要身為醫生,在任何時候都要承擔起救死扶傷的職責。而我最高興看到的事,就是患者經治療後痊愈,臉上露出發自内心的笑容。這些笑容,是對醫護人員最大的褒獎。”楊科躍說,他還會把患者的笑臉繼續拍下去,希望這些笑臉越來越多。

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孫慶雲

來源: 揚子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