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是視覺動物,喜歡一切美好的東西。
但最近一段時間,
“醜東西”逆勢而上,
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力。
甘肅博物館文創醜玩偶“馬踏飛燕”出圈,
“菜狗”、“綠頭魚”頭套、雞爪襪受追捧,
#這屆年輕人為何偏愛醜東西#話題登上熱搜。
豆瓣上有個“醜東西保護協會”的小組,
最近一段時間
互聯網對“醜”的接納度正在上升。
小組成員在社區分享偶遇的醜物件,
幽默且略帶自嘲地點評一番,
歧視?嘲笑?自卑?在這裡不存在。
包容開放氛圍,
吸引了23.7萬人加入。
“尋醜”:
發現生活之趣 感受生活之暖
亞裡士多德有句名言:
醜的事物本身看上去盡管引起痛感,
但惟妙惟肖的圖像看上去
卻能引起我們的快感。
這句話在“醜東西保護協會”小組身上,
體現得淋漓盡緻。
一位組員告訴記者:
一些醜萌醜萌的東西,
第一眼看了很奇怪,
然後越看越上頭,
莫名其妙覺得好笑,
心想怎麼會有這樣的物件,
會帶來快樂。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分享出來引起共鳴,
更有成就感。
之後再面對醜東西,
情緒不總是消極的,
心态會放松很多。
比如,有人曬出一雙奇奇怪怪的鞋 @浪浪
或者在街邊偶遇美人魚 豆瓣用戶 @魚塊
如果被吓到就趕緊吃塊蛋糕 豆瓣用戶 @請叫我紮志妮
或者買一件大衣放松一下,畢竟還可以打地鼠 豆瓣用戶@濁酒
驚到小貓都眉頭緊鎖 豆瓣用戶@️小麥山
“醜東西們聚集在一起,
快樂歡愉,不用在乎别人的目光。”
一位組員這樣說。
審美是非常個性化的評判,
美與醜并不絕對。
一些醜物件在這裡被曬出來後,
非但沒有被嫌棄,
還找到了伯樂。
豆瓣用戶@天南海北吃瓜号
發帖者覺得這件衣服的圖案是“精神污染”。
但在其他人眼裡就是
“有個性”、“夠特别”“很有藝術感”……
甚至有人求鍊接。
有組員因為自己肢體異樣,
感到困惑、甚至自卑。
在小組裡分享了自己的“不完美”後,
收到很多開導的跟帖,
還有“對症下藥”的指點。
豆瓣用戶@蜂蜜芥末懶羊羊
本是“曬醜”而來,
卻在這裡治愈了心病。
他們開始接納自己身體上的小缺陷,
與自己達成和解。
豆瓣用戶@生菜包包
有個組員和媽媽吵架後,
媽媽換上了“醜”床品,
她更生氣了。
但有條評論提醒說,
“這也許是媽媽覺得漂亮的床品
說不定是為了道歉。”
就這樣,組員的心情好了很多。
莫忽視代際審美差異、
盡可能理解他人的審美,
是這個小組提供快樂價值的同時,
給組員們提供的正面“情緒價值”。
“論醜”:
生活需要“轉念一想”
愛美本是人之天性,
醜的東西往往被人嫌棄、厭惡、壓抑,
按照常理,避之不及。
可一段時間以來,
在互聯網平台上,
充斥着濾鏡過度美化現象。
對美的标準,
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趨于統一。
久而久之,千篇一律的“美”,
讓人感到疲倦。
審美該有标準化、數據化的标尺嗎?
沒有達到标準化的美,就該自我否定嗎?
網友們用行動給出了答案。
他們甯願看到生活中“有瑕疵的真”,
也不願意看到“完美的假”。
醜不一定是美的對立面,
也可以是美的一部分。
“醜東西保護協會”的組長“銀色暖氣管道”
告訴央視網記者:
美的事物本身就很容易被大家喜愛。
醜東西也想要被人愛、被人欣賞。
比如長得醜一點的蔬菜,
其實口味很好吃,
長得醜的小動物,
說不定性格可愛。
很多醜東西可能隻是不夠耀眼,
但還是有許許多多的優點。
小組的成立的初衷,
是為了提醒大家,
不要忽略生活中黯淡的部分,
可以多一個視角來看待世界。
在吐槽的時候,
不要簡單化評判美與醜,
要有“轉念一想”的态度,
這樣會更包容。
受“顔值即正義”觀念的影響,
一些人被外貌焦慮裹挾。
“醜東西保護協會”用相反的理念,
嘗試着給他們松綁。
“銀色暖氣管道”表示,
生活中存在販賣“美”的焦慮,
這會讓大衆用狹隘的視角來看待“美”,
其實“美”應該是多元的。
希望讓大家包容看待“美”這個概念。
倡導保護“醜”東西,
也是倡導審美多元,
消解一些美的禁锢,
以及追求禁锢之美而帶來的個人偏狹的痛苦。
“追醜”:
美醜可以互換 切莫失去底線
“醜并不是惡,
審醜也不是審惡,
社會上流行的審醜現象,
我們用不着憂心忡忡,
更不用上綱上線,
平常心對待即可。
美好的社會應該是包容和尊重多樣性的。”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咨詢師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林春教授
告訴央視網記者。
他表示,
審美需要是人類特有的創造美和欣賞美的欲求。
一般來說,
和諧是美,畸形是醜;
對稱是美,不對稱是醜。
不過由于人類對新異刺激的興趣,
美的東西千篇一律且長時間作用于我們的感官,
易引起審美疲勞,
這時候一些平時被認為不美的東西,
反而能喚起人的良好體驗而産生美感。
而且由于文化、
觀察視角和個體經驗的影響,
人們對美的體驗本來就有多樣性和個體差異,
表現在對美醜的判斷上,
經常會缺乏統一的标準。
人們通過把有缺陷的事物賦予美的意義,
從而确立和保護自我價值。
這樣容易被特定群體接納,
滿足個體的歸屬需要。
一個醜物件的背後,
是對生活的細緻觀察,
也有一些人努力創新的嘗試。
盡管有些歸于失敗,
但一些“鬼點子”火花,
或許能在下一次,
幫他們“殺出一條血路”。
“醜”終究隻是生活中的點綴,
不會成為霸屏主流,
能夠留下什麼,
關鍵要看傳遞出什麼價值。
為了迎合市場突破底線,
博取廉價的流量,
狂歡式大批量制作、傳播醜陋物品,
為出醜而出醜,
這就毫無價值可言。
大衆也需要分辨清楚,
哪些是善意的表達,
哪些是惡意的滋擾。
生活需要挖掘更多美的東西。
在包容的公共話語空間中,
“不完美”也可以被溫情接納,
這才是美好生活的意義所在。
你喜歡過哪些“醜東西”,
評論區聊聊看!
來源: 央視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