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物語二?杏林劉壹手LIUYANG1973年8月20日,我從河南省西峽縣的家鄉啟程,将要奔向新疆烏魯木齊市,一個我既向往又陌生的地方去謀生,開啟我人生的另一片天地大概是淩晨四點鐘,雞還沒有叫頭遍,爹媽就叫醒了我外面的天還是黑洞洞的,但堂屋裡已經是燈火通明媽正在廚房裡為我準備早飯頭天晚上她給我烙好了一個大鍋盔,現在又給我煮好了十幾個雞蛋,讓我帶在路上吃給我做的早飯是雞蛋挂面條,這是農村當時用來招待客人的最好的禮遇,現在做來為我送行我當時因為馬上就要離開父母,離開家人,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悲傷,面對平時難得一見的好飯卻難以下咽,同時也真切體會到爹媽惜别兒女的深情那個年代,作為一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無論是參軍、上學,抑或是被招工或通過其他方式出去謀生,都肩負着全家人的希望這一去哪怕是千裡萬裡,也哪怕是前途路上布滿荊棘,都要勇往直前,不能也不可能回頭吃過離别的早飯,接過早已收拾好的行李,告别了娘親、家人,爹和哥哥陪着我,頂着夜色步行去鎮子上,等候開往南陽的班車,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故鄉的物語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杏林劉壹手LIUYANG
1973年8月20日,我從河南省西峽縣的家鄉啟程,将要奔向新疆烏魯木齊市,一個我既向往又陌生的地方去謀生,開啟我人生的另一片天地。大概是淩晨四點鐘,雞還沒有叫頭遍,爹媽就叫醒了我。外面的天還是黑洞洞的,但堂屋裡已經是燈火通明。媽正在廚房裡為我準備早飯。頭天晚上她給我烙好了一個大鍋盔,現在又給我煮好了十幾個雞蛋,讓我帶在路上吃。給我做的早飯是雞蛋挂面條,這是農村當時用來招待客人的最好的禮遇,現在做來為我送行。我當時因為馬上就要離開父母,離開家人,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悲傷,面對平時難得一見的好飯卻難以下咽,同時也真切體會到爹媽惜别兒女的深情。那個年代,作為一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無論是參軍、上學,抑或是被招工或通過其他方式出去謀生,都肩負着全家人的希望。這一去哪怕是千裡萬裡,也哪怕是前途路上布滿荊棘,都要勇往直前,不能也不可能回頭。吃過離别的早飯,接過早已收拾好的行李,告别了娘親、家人,爹和哥哥陪着我,頂着夜色步行去鎮子上,等候開往南陽的班車。
七十年代初,我們那裡交通條件和經濟條件都非常落後,能買得起自行車的人家都少之又少。出門走親戚或偶爾到縣城辦事,除了個别人騎自行車外,很少有人花錢坐客車出行,大部分人都是依靠步行。如果出遠門,就比如我這次要到新疆去,就必須先坐班車到南陽(當時的地區),然後從南陽坐火車到洛陽或鄭州,再倒車去目的地。去烏魯木齊火車的車次以及在哪裡換乘火車,舅舅此前已經在信裡交待清楚了。從西峽到南陽去的班車每天隻有兩趟,早班車到鎮上是北京時間6:00,晚班車到鎮上是北京時間14:00,我們家到鎮上的距離是4公裡,得步行1個多小時才能趕到。當我們氣喘籲籲到達鎮汽車站時,已經快6點了。趕快買好了車票,班車已經到了。放好行李,在跳上車揮手和父親告别的那一刹那,我似乎看到了父親眼裡閃動着一抹淚花,我心裡一酸,趕快扭過頭去,車輪已經啟動了。
那時的班車行進速度很慢,一小時大概隻能行駛二、三十公裡。從我們鎮上到南陽也就120公裡的樣子,班車走走停停,到中午兩點(也就是北京時間14:00)才到達南陽汽車站。一路上,我心潮起伏,浮想聯翩,望着前方的路和窗外不斷變幻的風景,時而感到興奮好奇,時而感到朦胧茫然。在家鄉時,很少出遠門,高中畢業前連縣城都沒去過。高中畢業後,雖然有機會去過幾趟縣城,但都是行色匆匆,沒有做過長時間的停留,印象中的縣城容貌,一片模糊。現在可好,一個人一下子要走幾千裡的路,去到遙遠的邊疆,不但要坐汽車,還要坐火車,想想真是造化弄人。再想如果不勇敢地邁出這一步,走别人不敢走不願走的路,待在農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況且能走這一步,也是得之不易。如果沒有這樣一個至親在新疆工作,而且當時還有這個能力讓我去投奔他,換作他人,能有這樣的機會嗎?好男兒志在四方。前面的路怎麼走,未來的結果怎麼樣,親戚領進門,還得靠自己的努力了。就這樣一路胡思亂想着,班車已經進了站。好在火車站離客車站很近,隻隔着一條馬路。這些坐班車來的,大部分都是要坐火車再到其他地方去。于是我跟着洶湧的人群,背着行李,一路走到了火車站。
那時的南陽火車站剛建好沒兩年,基本和焦枝鐵路建成通車的時間同步。車站的形狀好像一個電視機的後背,向前凸出出來,在當時這樣的造型還很别緻。因為到洛陽的火車要傍晚時才能開行,我帶着行李,地形又不熟,買了票後就在火車站的候車室裡一直等着。傍晚大概7點多的樣子,從南陽到鄭州的這趟火車終于發車了。擠上車安頓好行李和座位後,我總算是松了一口氣。接下來從南陽到洛陽這段路,列車要行進7個多小時,到淩晨兩點多才能到達洛陽東站,在那裡下車換乘北京開往烏魯木齊的70次特快列車。
那個年代從烏魯木齊開往内地省份的列車車次很少,好像隻有烏魯木齊到北京的69次(返回烏魯木齊時是70次)和烏魯木齊到上海的53次(返回烏魯木齊時是54次)這兩趟車。車次少自然乘車的人就多,所以這兩趟車來去都是滿員,買不上票的就隻能站在車廂兩頭和中間,等待有人下車了才能坐上座位。由于是第一次出遠門,又加上坐汽車倒火車,戰戰兢兢、提心吊膽地累了一天,一上車,簡單吃了點東西,我就倒頭睡着了。迷迷糊糊中,隻聽得列車員的大嗓門喊着“洛陽東站到了,要下車的趕快下了”,我一個激靈站起來,快速拿過行李跑到車門口下了車。我剛一下車,列車就哐當哐當地開走了。好險哪,差一點就錯了下車時間,一個人出行,真是要處處當心!在洛陽東站買了票,進站後隻等了十多分鐘,北京開往烏魯木齊的70次就呼嘯而至。這是一趟真正的長途列車,從北京開行到烏魯木齊,要72個小時,整整3天3夜。如果再算上從家鄉到洛陽的時間,那就是4天3夜了。好在那時候年輕,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坐在硬闆座上吃不好睡不好,一連幾天幾夜,竟然沒什麼事,還覺得挺精神的。如果擱到現在,早就累垮了。從老家啟程時,帶的鍋盔馍早吃光了,帶的十幾個熟雞蛋已經捂得有了異味,再不抓緊吃掉,就隻能丢掉了。在解決完這些庫存後,後兩天就買餐車送來的大米或面條盒飯。那時候列車上的盒飯用鋁制的長條飯盒盛裝,無論是面條或米飯,一律是3毛錢一盒,一天3頓,一頓一盒,能夠吃飽肚子,倒是挺實惠的。8月23日上午,列車到達終點站―烏魯木齊,漫長難熬的旅途終于結束了。
走出車站後,感覺到秋風涼爽,強烈的陽光刺得人睜不開眼。怎樣才能找到舅舅,才是我當時所面臨的最大問題。那時候沒有公用電話,沒有手機,即使有,我也沒舅舅單位的電話号碼。公交車倒是有,但不知道該坐哪一路公交車,到什麼地方下?我實在是犯了愁。猛然間我看到到處攬生意的三輪車夫,就招呼他過來問他到自治區物資局怎麼走,三輪車夫說要付他兩元錢,保證把我送到舅舅的單位。那時節,兩元錢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我在火車上吃了兩天飯,也沒花得了兩元錢!但是事急從權,隻好答應他。原來舅舅所在的單位自治區物資局,當時就在位于烏魯木齊人民廣場的自治區黨委辦公區的一座3層樓上辦公,從火車站坐8路公交車就能到達。可那時我初來乍到,兩眼一抹黑,那裡能會知道呢!還記得舅舅當時見到我很是吃驚,楞了一下,他怎麼也沒想到我會乘坐三輪車準确無誤地找到他工作的單位。多少年後,舅舅在回憶起我剛到烏魯木齊找他的情景時,還誇我當時靈活機智,第一次到烏魯木齊,就毫不費力地找到了他。是的,在當時的通訊、交通條件下,能這樣迅速地在陌生的地方找到要找的人,确實難得。我這一生中可能也就聰明了這一次。見到舅舅後,舅舅立即給同事們打了個招呼,然後就帶着我坐公交車回家了。此後,因為對我的去向安排在交接上出了點麻煩,拖了一個多月沒有辦成。此時新疆已經進入冬季,我隻好一直住在舅舅家,這一住就是8個多月。直到第二年4月份烏魯木齊這裡開春,我的去向才得到落實。在舅舅家閑住期間,一波三折,期間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下回撰文再分享給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