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衆點評人均消費怎麼調低

大衆點評人均消費怎麼調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5 11:48:27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身邊的朋友很多都開始沉迷于網紅“種草”。

小到平常用的化妝品,大到選擇旅行目的地,似乎沒有網紅種草解決不了的問題。不得不說,這樣的種草确實“真香”過,比如就有不少女生買到了适合自己的護膚品,而且如果不是這些網紅,她們可能都無從知道還有這麼好用的牌子。

從這個角度來說,接受網紅種草,其實有一種探索的樂趣在裡面,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物質極其豐富、新産品層出不窮的年代,這種方式還能給自己省去很多挑選的時間。開始這些網紅們的目的也很單純——我覺得好用,那我就分享給你,使用心得也寫得很質樸誠懇,能給到很好的參考。總之我大概也能夠理解,為什麼網紅種草能變成一種時尚。

不過網紅種草也不是每次都靈。慢慢我發現開始有朋友在抱怨,某某網紅推薦的東西越來越不靠譜了。想必你也看到了前段時間網友對網紅博主過度使用濾鏡美化景點的吐槽,朋友們對網紅種草的失望大概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衆點評人均消費怎麼調低(我還是選擇相信大衆點評)1

我想起了兩個月前休年假去桂林旅行,在某社交分享平台搜索當地有什麼特色美食,搜到一篇點贊收藏都很高的美食推薦,标題是“在一條巷子裡吃遍所有正宗桂林本地小吃”。内文把這條巷子裡的幾家小吃店寫得非常誘人,“這家店真的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但怎麼說呢,實際吃下來卻并沒有讓我感到有多驚豔,我甚至懷疑這位博主是不是因為天太熱,才覺得那個玉米糖水很好喝。

食物尚且如此,那些跟着網紅種草買到了更昂貴護膚品的朋友們一定失望更甚。被網紅種草旅遊景點的就更不用說了——我花費大力氣安排好時間、行程,花了可能半個月的工資籌備的旅行,到地兒之後才發現嚴重的圖不符實,能不糟心嗎。

大衆點評人均消費怎麼調低(我還是選擇相信大衆點評)2

可能這些網紅博主們會辯解說,這樣照片拍出來好看嘛。我甚至還看到了一個把網紅們的濾鏡和藝術創作等同起來的觀點:

“我就特别奇怪,攝影不就是這樣的麼?攝影之所以能被稱之為藝術和創作,就是因為它不僅隻有 ‘真實記錄’一種功能。使用光影和構圖,剔除平凡,創造神奇,營造氣氛,傳遞情緒。那些例子(注:網紅博主用濾鏡美化景點)實際上明明白白地說明了攝影的魅力所在。”

如果非要這麼理解也沒錯,但網紅到底是不是用了濾鏡恐怕還不是真正的症結所在。

實際上不隻是你在關心網紅又在種了什麼草,商家也在關心。他們中的很多早就已經把預算從請明星做代言轉移到了網紅KOL種草上——之前就有研究機構統計過,68%的用戶會接受種草,其中對于被種草的商品,70.7%的用戶會根據實際情況購買,26.2%的用戶幾乎都會購買,可見這是多麼誘人的一塊市場。

所以當網紅種草成了一門生意,涉及到讓消費者花錢決策的問題,你還真沒法把網紅們加的濾鏡跟藝術創作相提并論。這在商業世界裡有一個術語叫做——虛假宣傳。

總之一旦觸及錢的問題,過去你再怎麼覺得靠譜的網紅,種草的内容還是會不可避免地和真實有所偏差。而且因為信息不對稱,很多時候作為普通用戶可能壓根分辨不出來哪些是真實的種草,哪些又是披着濾鏡美圖的推廣(很多網紅也不會明擺着告訴你自己是在做廣告)。一輪又一輪下來,用戶的失望累積得越多,網紅種草就越來越帶上貶義。

也難怪會有網友總結這樣的“反種草”心得:網紅景點濾鏡過重,決定去之前要先在社交平台上用“避坑”等關鍵詞檢索;很多博主在短時間内不約而同推薦同一産品,就要保持警惕;看到評論區整整齊齊長篇大論的好評,也得留心其真實性……

大衆點評人均消費怎麼調低(我還是選擇相信大衆點評)3

有人幹脆覺得,看網紅種草不如逛大衆點評。

記得有個産品經理曾寫過一篇《流量枯竭時代,古典互聯網人何去何從?》的文章表達他的煩惱。他提到一個現象,從2018年開始,産品經理的價值就在逐漸縮水,彼時市面上開始出現如“古典互聯網、增長黑客、私域流量、KOC”這樣的名詞,而“商業化、用戶增長”等崗位也在逐漸替代産品經理。

“移動互聯網的場景已被各超級APP覆蓋,能通過體驗帶來的增長微乎其微,也就是說,流量還在那兒,但價值已無法通過體驗獲取。”他寫道。他其實也點出了一個有些讓人無奈的事實,最重視用戶體驗的産品經理如今已經被邊緣化,取而代之的首要問題是怎麼圈進更多流量,流量才有價值。

由此我們也多少能明白網紅種草為什麼會興盛,畢竟網紅是掌握了流量密碼的一群人,為了獲得更多流量和算法推薦,畸形的網紅“濾鏡”也誕生了。當網紅經濟帶着流量與算法在線上狂奔,專注本地生活服務的大衆點評,看上去甚至有點過時

這個誕生于2003年的平台最初參考的是美國的《查氏餐館調查》模式——一種收集食客對餐館的評級并進行關聯的方法,并且這種模式也一直延續到了今天。也就是說,大衆點評采用的是一種大衆模式,集合的是衆智,評分的依據來自大量普通消費者。或者換句話說,在大衆點評,事物的評價話語權屬于普通用戶,而非網紅——我們也從來沒聽說過“大衆點評KOL”這樣的存在。

這樣一個“古典”的平台,年輕人看上了它的什麼呢?

在數學和統計學中有一個術語叫“大數定律”,是“描述相當多次數重複實驗的結果的定律”——人們發現,在重複試驗中,随着試驗次數的增加,事件發生的頻率趨于一個穩定值。也就是說,當采集的樣本越多,這個采樣結果就越能接近真實的期望值。如果用大數定律來解釋大衆點評的評分機制,就會發現比起網紅的“一家之言”,大衆點評還蠻靠譜的。

大衆點評和其他網紅種草平台的另一個區别在于,它能給用戶提供更多維的參考。知乎用戶@娟兒的總結很到位,用戶在大衆點評上處于“聯合評估”狀态,平台提供的價格、評分、評論、距離等信息能幫助用戶做更理性的消費決策,這時我們會進入“計算模式”;但網紅種草更多是一種“感覺模式”,消費者會更加容易受到感性線索(比如美圖濾鏡)的影響,也更容易沖動消費。

大衆點評人均消費怎麼調低(我還是選擇相信大衆點評)4

你可能有的一個疑問是,現在的大衆點評難道不是越來越像某些社交分享平台了?

确實,大衆點評在原先本地生活工具的基礎上,首頁增加了信息流内容。在中國互聯網上,大衆點評也不是唯一一家這麼做的,這尤其體現在一些涉及消費交易類型的平台。比如淘寶在去年底的時候,把“買家秀”社區升級成了“淘寶逛逛”,在手機淘寶上增加了一級入口;京東把原“發現”頻道改成了“逛”,且放到了App底部欄正中間,給用戶提供更多元、更便捷的消費決策參考。

對各大互聯網公司來說,在獲取新用戶越來越難,成本也越來越高的背景下,怎麼盤活已有用戶、增加用戶粘性就變得重要起來。大衆點評用内容信息流模式,正補齊了其他流量平台沖不進去的本地生活服務“種草”内容。

公平地說,大衆點評現在依然是很多人在消費時會作為參考的一個依據。在計劃去某家餐廳或是密室的時候會用什麼來作為參考依據?不少人的答案可能都還是大衆點評。出門前先看一看用戶給出的評價和評分,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成了一種生活習慣,這就像很多人在去電影院看電影前都會先參考豆瓣評分那樣。

何況在網紅種草到處都是坑的情況下,人們在做消費決策,尤其是體驗更複雜的線下服務時,普遍變得越來越理性。不少用戶回過頭來才發現,用大衆模式幫助種草或者拔草,才是最有用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