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隻盼秋有好收成

隻盼秋有好收成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2 22:03:00

隻盼秋有好收成?稻麥薯香,皆有情意——王寒的《江南小吃記》,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隻盼秋有好收成?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隻盼秋有好收成(稻麥薯香皆有情意)1

隻盼秋有好收成

稻麥薯香,皆有情意

——王寒的《江南小吃記》

作者:何源

王寒擅寫江南風物,她筆下的江南風物,無論是花草、瓜果、美食,總讓人感受到詩畫江南的清麗和煙火人間的美好。繼《無鮮勿落飯》之後,她又推出第二本美食作品集《江南小吃記》,書中70多種風味小吃的60多幅精美插圖,勾人食欲,也勾人鄉愁。

“山河歲月、野草繁花、稻麥薯香,皆有情意。一座城市值不值得懷想、有沒有意思,從一地的風味小吃裡,大抵就能看出。”在王寒眼裡,故鄉的一草一木,一飯一蔬,皆有别樣的味道——元宵的羹、清明的果、立夏的烏米飯、四月初八的烏飯麻糍、端午的粽子、六月六的漾糕、七月半的桐子葉包、八月十六的糕囡、九月九的重陽糕、冬至的糯米圓,再到十二年邊掏糖糕……小吃總是依着時令而來,小吃裡沉澱着尋常日子的趣味,那些帶有家鄉印記的食物,在歲月的流逝中,常常成為思鄉的載體。

食物隻是引子,重要的是食物背後的人情冷暖。她寫米漾糕,“米漾糕外表雪白,表面光滑平整,而内裡蓬松如海綿,用手一按,很有彈性,軟軟的,如同按在小孩白胖的臉頰上,手按上去的地方,略微低一些,手一放,馬上恢複原狀”。

王寒的性格放達灑脫,文字向來風趣俏皮,寫春卷,“春卷雖味美,但總是吃不飽,像情場老手的欲擒故縱。”寫大腸面:“美食家小寬說,‘肥腸,才是吃貨的接頭暗号,在通往肥腸的路上,全是兄弟,沒有敵人’。我完全同意他的評判标準,但是請他務必加上‘姐妹’二字,因為在我身邊,愛肥腸的姐妹是那麼多。”讀後令人忍俊不禁。

在王寒的文字中,常能讀出熱氣騰騰的人間煙火,她說烏糯“有種桀骜不馴的個性,非得反複錘打,才能降服它的山野之氣。鄉人把反複錘打的過程稱之為練烏糯。練烏糯又叫捶烏糯,家鄉還以‘捶烏糯’比喻将人痛打一頓。”

王寒落筆在美食,又不止于美食,天馬行空,旁征博引,娓娓道來,收放自如,從小吃中可以看出一地的城市性格與人文性格,她說家鄉的食餅筒是特大号的春卷,“與小橋流水的春卷不同,故鄉的食餅筒有‘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霸氣,有‘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豪氣,當然,還帶着幾分與吾鄉剽悍民風相匹配的莽漢氣質,蓬勃而健旺。”——從一道食物裡,窺見一地的人文地理性格,讓美食文章在色香味之外,增加了幾分厚重。

王寒已出版了16本著作,她的江南風物系列作品,深受好評,她的第一本美食書《無鮮勿落飯》被評為中國好書,并在台灣出版了繁體字版,她的《大地的耳語——江南二十四節氣》,寫出了二十四節氣在江南的别樣之美,被教育部列入《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室)推薦書目》。《江南小吃記》延續了《無鮮勿落飯》的風格,讓人看到了江南的豐富與豐厚,美味與美好。

王寒的《江南小吃記》有趣,有味,有格,有熱氣騰騰的人間煙火,作家蕭耳評價道,“好吃的、市井的,煙火的、慰籍的,王寒的《江南小吃記》,最是銷魂。”那些市井的小吃,在王寒的筆下,有味蕾上的酸甜苦辣鹹,有江南的風味和氣息,有過往的歲月和記憶,更有難忘的親情和鄉愁。舌尖上的江南味道和故鄉風物,總是值得一再回味。

《光明日報》( 2021年09月03日16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