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榴蓮控們來說,榴蓮屬于真正的“水果之王”,喜歡它的朋友又愛又恨,愛是因為它香甜軟糯的綿密口感,恨主要是因為它動辄上百元的昂貴價格讓人望而卻步。購買整個的榴蓮就像在“賭石”,開出的果肉多不多,味道香不香,讓人心裡是一點底也沒有,隻有等到打開榴蓮後才能知道。一個榴蓮一二百塊,若是買到皮厚肉少、熟過頭或還沒熟的,那可真是虧大了。其實,購買榴蓮時隻要分清“公母”,挑出母榴蓮,皮薄肉厚味道好,物有所值不踩雷,分享三個挑選“母榴蓮”的好方法,讓你一挑一個準,不用花冤枉錢。
懂行的朋友在購買榴蓮時都會選擇“母榴蓮”,這樣的榴蓮“身形”飽滿、均勻,甚至有的表面會出現鼓包,底部較平,母榴蓮皮薄肉厚,味道甘甜。主要是因為它的外殼包裹着厚厚的果肉,外殼與果肉緊密貼合,所以其外形較為圓潤,看起來圓鼓鼓的。而“公榴蓮”的形狀則是又長又尖,殼大肉少不飽滿,關鍵是口感和味道都不如“母榴蓮”。
通過觀察果刺和捏果刺也是判斷榴蓮"公母”的方法之一。榴蓮的表面有很多果刺,購買時盡量選擇果刺又大又矮,較為稀疏的榴蓮,這種是“母榴蓮”,果肉多且豐滿,其次選擇兩根相鄰的果刺捏住,若能捏動,則代表其成熟度較高,皮薄肉甜,可以放心購買;而果刺狹長且細,用手還捏不動,則是“公榴蓮”,皮厚肉少,且未完全成熟,不建議購買。
購買榴蓮時,可以拿起榴蓮湊近聞一下味道,如果聞到一股類似青草的“生味”,則代表這個榴蓮未完全熟透;若聞到一絲發酸的酒味,則表明這個榴蓮成熟過頭了,這樣的榴蓮口感會略微發酸發苦,并不香甜;如果聞起來甜中帶“臭”,有濃烈的香氣,則說明這個榴蓮的成熟度剛剛好,口感香甜,可以放心地購買。
除了挑選方法得當,榴蓮的品種也是決定其味道和口感的關鍵之一,大家在購買榴蓮時可以選擇蘇丹王榴蓮、貓山王榴蓮、金鳳榴蓮、長柄榴蓮等,這些可以算是榴蓮中的頂級,而泰國金枕頭榴蓮、青尼榴蓮等算是榴蓮中的入門級,價格相對實惠,但在口感與味道方面都有所差距。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緻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