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籌家觀點】這個11月,所有的财經網站都被一個叫“供給側改革”的新詞給霸屏了,有木有?
對于供給側改革,的原話是,“在适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着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然并卵,看完你484還是不懂?
簡單來說,以前我們國家為了增長經濟刺激消費一味地強調增加産量。然而伴随着收入提高、消費升級,生産觀念急需轉變,要以提高産品的質量為主。産品質量提高了,自然會吸引更多的人來購買,這就是所謂的供給側改革。
先來看看以下兩則新聞:
今年年初,有媒體報道,售價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的日本馬桶蓋遭到中國遊客的“瘋搶”,隻要有中國遊客團來,每天都會買斷貨。原因是它具有它有抗菌、可沖洗和座圈瞬間加熱等功能。
無獨有偶,今年雙十一期間,據外媒報道,在澳大利亞的某購物超市,上演了一番中國媽媽搶購“奶粉”的景象。
對此,也許有人會質疑,難道号稱物産豐富的天朝就沒有“馬桶蓋”和“奶粉”麼?中國遊客如此這般究竟是“崇洋媚外”還是另有苦衷?
筆者認為,之所以會出現國内消費者更加“青睐”國外産品的現象,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國内一些同類産品的質量無法滿足需求,隻有數量沒有質量,供需嚴重“不對稱”。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居民的收入、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對高質量消費品的需求日漸增長。2015年天貓雙11交易額達912.17億元,也從側面證實了我國消費能力的旺盛。
一方面我國衆多行業出現産能過剩,低檔劣質的商品無人問津;另一方面國人對于國外的高檔商品倍加寵愛。這就對我們慣用的擴大内需、刺激消費的傳統促進經濟發展的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戰。迫切需要我們轉換一種新思路、新方法、也就是本文所說的“供給側改革”。所謂的“供給側改革”,也就是說要增加中、高檔商品的供給,努力提高商品的質量,這樣自然會有更多的人來購買。
顧名思義,“供給側改革”着力解決的是“供給端”。筆者認為,産品衆籌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可以有效地解決供需“不對稱”的難題,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首先産品衆籌在産品生産之前,可以将衆多潛在消費者的創意彙集到産品設計當中,使得最終的成品極具有個性化、差異化特征,确保了産品最終的質量;其次産品衆籌形成的從支持者、設計者、顧客的價值鍊,使得産品在生産的過程中就凝聚了一批消費者。這樣産品一經生産成型,往往會形成售罄的局面,有效地提高了供需的效率。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國家,随着消費需求的升級,供給側改革顯得尤為迫切,筆者認為,産品衆籌正是推動供給側改革的有效途徑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