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買臨期食品嗎?我會,為什麼?因為經濟實惠,又還沒過保質期,質量還有保證,能省不少銀子,也是因為我具備相關食品安全知識,畢竟是我的本專業,所以能通過食品的感官狀态,食品的種類大概判斷它的安全性,所以我會買。
臨期食品指的是即将到保質期,但仍在保質期内的食品。但是國家标準、法律法規并沒有明确規定臨期食品的具體日期,一般都是對于保質期30天以上的食品,過期前5-10天超市或者商店就要準備開始打折出售,也是作為一個臨期的界限日期,因為《食品安全法》是明令禁止售賣過期食品的。
在很多大城市,臨期食品超市已經形成産業鍊,因便宜實惠,生意極其火爆。在超市的打折區,人數永遠是最多的,打折的商品一般是臨近過期和一些優惠吸引顧客促銷的産品。也曾有媒體做過是否願意購買臨期食品的相關采訪,絕大多數人都表示願意購買,便宜實惠,隻有在購買小孩食品時,表示不會購買這類臨期食品。這可以看出,人們對臨期食品的安全性還是存在一定的警惕性和顧慮,畢竟關于健康安全的問題。
臨期食品到底值不值得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第一、 對臨期食品概念的正确理解,臨期食品是即将過期,但仍在保質期内的食品。食品的保質期是食品的最佳食用日期,作為食品相關業内人都知道,即使食品過了保質期并不一定會變質,因為絕大多數的食品生産廠家為了保護自己,規避風險,在做食品保質期測量時,都會留有一定的“安全餘量”,通俗的理解就是食品的保質期要比食品變質的時間要短,不然在保質期内發生變質的食品,生産廠家是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
第二、 堪稱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在2015年10月1日開始實施,對食品的生産、加工、銷售等都做了詳細嚴格的規定,加大了違法罰款、懲罰力度,消費者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職業打假人的存在,一些食品生産企業不敢為了蠅頭小利得罪消費者,更不會“撿了芝麻,丢了西瓜”。
所以生産廠家為了規避一些市場帶來的風險,食品保質期的标注是會留安全餘量的,不會正好就是到那一天就會發生變質,過期幾天内的包裝食品,也是相對安全的,隻是過了保質期,生産廠家就不會再擔負産品的任何質量問題了。
第三、 視臨期食品的種類而定
一些生鮮(海鮮、肉類)食品容易腐敗變質,在市場或者超市攤位上已經擺放一天以上了,這些食品通常都會在晚上打折促銷,如果對口感、品質有高要求的人建議不要購買。同樣的這類生鮮食品的保質期也不會很長,購買時不要貪圖便宜大量購買,購買回家後盡快吃完或者放冷凍室。
奶制品也經常在超市的打折區域出現,牛奶最便宜的也要2元1瓶,如果家裡人多,每天每天喝1瓶,其實算起來也挺貴的。購買打折的臨期牛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酸奶和巴士奶的保質期很短,特别買到打折的巴氏奶後,要盡喝完,否則即使放在冰箱裡也是很快就變質了。
打折的常溫純牛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一些水分含量低的食品倒是可以放心地購買,如餅幹、袋裝方便面、幹制品等,這類食品水分含量低,微生物不易生長繁殖,即使臨期了,發生腐敗變質的時間較慢, 安全性較高。
需要警惕一些水分含量高的食品,如蛋糕、果汁、奶茶、散裝的切塊水果等,這類食品水分含量高,營養物質豐富,極易滋生微生物,導緻變質。
食品的種類太多了,無法一一舉例,總體來說,法律法規、食品安全國家标準、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職業打假人,消費者的法律意識等這些強有力的監督下,臨期食品相對來說是很安全的,即使出現問題也是可以維權的,也是可以購買的。
最後我們還需要明白一個原則:食品買回去打開之後,保質期就自動失效了,就不再是标簽上标注的保質期了。達到食品标簽上标注的保質期的兩個前提條件是:密封的包裝和按食品包裝上标識的儲存條件來儲存。
判斷一個剛過期的食品到底能不能吃,需要根據你儲存食品的條件、食品的感官性狀如何以及你對食品的風險接受程度來決定要不要吃,食品變味、食品狀态發生明顯的改變那就不要吃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