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水鋼闆凹面朝向迎水面?"這句人人都懂的地下結構止水鋼闆放置原則真的就放之四海而皆準嗎?
讨論的關鍵點在于,底闆部位止水鋼闆朝向!
第一問:這句話出自何處?首先來看可用依據:
1、《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GB50108-2008;
2、《地下工程防水質量驗收規範》GB50208-2011;
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範》GB50666-2011;
4、《地下建築防水構造》10J301及《地下工程防水》05J2;
5、地方規範及圖集等;
那麼,能否在這些規範圖集中看到原話?沒有!
關于止水鋼闆凹面朝向問題,現在主流的有三種聲音?
觀點1:頂闆、側牆、頂闆朝向為迎水面,底闆朝向為背水面。
在地下室底闆的施工縫止水鋼闆凹面向下的防水效果不好,鋼闆下的凹面空間混凝土填充不到,形成空腔,起不到延長滲水路徑的效果的。
加止水鋼闆的目的是延長滲水路徑。 基礎底闆處的地下水是靜壓力滲透水,不是流動的水。凹面朝向不影響水壓力。
觀點2:必須凹面朝向迎水面。
止水鋼闆的作用就是延長迎水面縱向滲水通道。當存在迎水面縱向滲水通道的時候,止水鋼闆朝向迎水面的一端給予滲水流一個反向的阻力,這個在流體學、流體力學中均有論述。
所謂無法排除陰角氣體,地庫底闆的最小厚度是300mm,闆内中置止水鋼闆在後澆帶(施工縫)位置的留出寬度150mm,粗骨料在振動下随時就可以填滿該空間,這就是為什麼在後澆帶混凝土澆築時必須“加強振搗”的原因。
觀點3:止水鋼闆應該做成“一”字形
影響滲透水的是水頭差、滲透路徑長度和滲透介質的滲透系數。滲透水流速很低,動能忽略不計,不存在反向阻力的說法,所以止水鋼闆朝向哪一面對滲透水的影響都非常小,甚至沒有影響。從止水的角度來講,鋼闆的彎折都是多餘的。
反而“一”字形止水鋼闆,加工簡單,混凝土易澆築缺陷少(難以形成空腔),止水效果會更好。
此處提請大家看一規範條文,作為參考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GB50108-2008)中第5.10.1中埋式止水帶應符合下列規定:第2 止水帶應固定,頂、底闆内止水帶應成盆狀安裝。
對于此條,本規範的條文說明指出:“5.1.10變形縫漏水除設計不合理的原因之外,施工不合理也是個重要原因。中埋式止水帶在施工時常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頂、底闆止水帶下部的混凝土不易振搗密實,氣泡不容易排出,且混凝土凝固時産生易使止水帶與下的混凝土産生裂隙,從而導緻變形縫漏水。根據這種情況,條文規定頂、底闆中的止水帶安裝成盆形,有助于消除上述弊端。”
什麼是“盆形”?想想你們家的洗臉盆!你支持哪種觀點,告訴我們,說明理由!
讨論還在繼續,學習也要繼續!小木匠原創施工技術學習課程,等你報名!
五一課程優惠開啟,詳詢321657737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