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西省東南部的長治市自古以來就是軍事重鎮,兵家必争之地。為什麼這麼講呢?我們可以看地圖。山西省是地勢比較高,到處都是山,隻有各山之間有狹長的谷地,如大同盆地、沂州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等。
山西省的地理環境相對比較封閉,北有長城接内蒙古,西有黃河與陝西為鄰,東有太行山接河北、河南二省,南有中條山、王屋山和黃河與河南為鄰。咱們重點說太行山,太行山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地理分界線,太行山以西是高原,太行山以東則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包括河南省的東部)。長治就位于太行山南端的西麓,與河北、河南二省隻有一山之隔。太行山以東地區基本都是平原,這意味着太行山以東或以南地區的重要城市,隻能将太行山當成西線戰略屏障。換句話講,長治是太行山以東或以南地區重要城市的門戶,尤其是洛陽和開封。
在元朝之前,我國統一王朝(含北方大型王朝)的國都一般分為兩大塊,要麼定都于關中地區的鹹陽、長安(陝西西安),要麼定都于河南省黃河南岸的洛陽和開封。前者有秦、西漢、新莽、前秦、西魏、北周、隋、唐,後者有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期)、隋(東都)、唐(東都),以及五代的梁晉漢周、北宋和金朝後期。長治與定都關中的王朝沒什麼關系的,但對于定都洛陽或開封的王朝來說,長治的一舉一動都将影響着王朝的安危。
當王朝統一全國或統一北方時,長治的戰略地位并不是很突出,最多起到國都的防禦作用。但當今山西省區域出現割據勢力時,長治的重要性就日益突出,成為山西勢力與中原勢力必争的一線重要,誰得到了長治,對方就非常的難受。
這一點很好理解。山西如果出現割據勢力,國都是沒有選擇的,隻能放在太原。山西省省會放在太原有曆史原因,也有地理上的原因。太原位于山西省的中部,北上聯系大同與南下聯系臨汾、運城、長治、晉城都比較方便。
另外,太原位于汾河谷地,西有呂梁山,東有太嶽山,易守難攻。不算從太原起兵的唐朝,真正在太原定都的王朝是五代後唐。後唐是由李存勖于923年建立的,但後唐的前身卻是割據山西中北部的晉國(以下稱晉國),創業者是李克用。
唐末天下大亂,黃巢起義雖然失敗了,但諸侯割據的形勢已不可逆,唐朝皇帝成了無聊的看客。南方的諸侯割據咱們先不說,隻說北方。經過多年征戰,從河南開封發家的梁王朱溫控制了中原廣大地區,南方諸侯也有很多向梁朝稱臣納貢。不過朱溫最大的一塊心病是山西被晉王李克用控制,今河北省中北部還有王镕、王處直等割據勢力。朱溫曾大舉進攻河東(晉國),還險些得手。雖然朱溫被迫撤出河東,但晉梁争霸的主動權依然握在朱溫手上。無他,位于晉國國都太原與梁朝國都開封之間的潞州(今長治)在朱溫手上。
朱溫控制潞州,有兩大益處。從守的角度看,潞州位于梁都開封的黃河北岸。梁朝守住潞州,就等于牢牢關上了開封的北大門。從攻的角度看,潞州位于晉都太原東南不遠,而太原與長治之間隻有太嶽山可守。但從長治北上太原,沿着長治盆地的濁漳水北上汾河谷地,再沿汾河北上相對容易。隻要朱溫控制太原的門戶潞州,就能在任何他認為合适的時候威脅到太原,随時可取李克用之命。
但讓朱溫萬沒想到的是,他辛辛苦苦拿下的潞州,被他的一位部将送給了李克用。為朱溫守潞州的是大将丁會,可此人卻打着朱溫弑君(殺唐昭宗)的旗号,率潞州歸降李克用。李克用控制不了潞州,攻則不能威脅到開封,守則太原無南線門戶。潞州從天而降,李克用喜出望外,從此就有了鐵将軍把門,不再怕朱溫入晉騷擾他了。
由于潞州地勢較高,梁兵從中原地區北上攻潞州較為困難,而習慣地山地作戰的晉兵守住潞州則相對容易些。潞州歸晉,在很大程度上牽制了梁朝在河北地區的用兵,畢竟潞州距離開封太近,梁朝必須屯重兵防備潞州的晉兵。
朱溫多次準備重兵收複潞州,都因故沒能得手。晉王李存勖後來能滅掉梁末帝朱友貞,除了朱友貞自己作死外,長治陷于李存勖之手,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後唐滅後梁後,又曆經後晉、後漢傳至後周。後漢亡後,高祖劉知遠之弟、河東節度使劉崇在太原稱帝,建立了十國唯一在北方的北漢王朝。北漢和作為後唐前身的晉國相比,實力差了不止一檔。除了劉崇本人的軍事能力無法和李存勖相比,手下文臣武将也無法和晉國相比外,潞州牢牢為後周控制,也是北漢不能威脅到後周的重要原因。劉崇當然知道如果拿下潞州,就能威脅到周都開封,他不止一次出兵攻潞州,都被周兵打敗。
到了北宋初年,趙匡胤繼承了後周強大的綜合實力,控制住潞州,就能對北漢産生緻命的威脅。直到十幾年後,宋太宗趙光義北上滅掉北漢,統一中原。時稱潞州的長治基本上結束了兩都之間軍事咽喉的戰略地位,但由于長治扼太行南麓,居晉冀豫三省交界,其重要性依然不言而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