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明将至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将至為什麼要掃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2 01:57:04

清明将至為什麼要掃墓(清明将至俗語掃墓不過三代)1

“最愛西湖三月天,斜風細雨送遊船”,這是一首漁歌小調,在古樸悠揚的旋律中一副明媚潋滟的西湖清明時節景象被擡到了我們面前。

大地回春,煙雨朦胧,桐花鋪滿一地,子規聲聲催促行人,轉眼間,又是一年清明将至。清明是我國的一個古老的節氣,同時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古人們在這一天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郊遊踏青,祭祖掃墓等等。

清明将至為什麼要掃墓(清明将至俗語掃墓不過三代)2

不過時至今日,清明對于現代人而言,最大的習俗就莫過于上墳掃墓了。在農村的一些地方,人們備好紅燭紙錢,來到自己去世長輩的墳前祭掃,絮絮叨叨地說着這一年的光景收成,家人的悲歡禍福,祈願先人保佑來年風調雨順,阖家安康。

但是,你知道嗎?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清明祭掃,其實也有很多講究,比如俗語中就說“掃墓不過三代,祭祖不過未時”,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清明将至為什麼要掃墓(清明将至俗語掃墓不過三代)3

俗語的意思

俗語是中國古人對于生活經驗的總結,将一個個自然規律或生活哲學濃縮在精煉簡短而又通俗易懂的一句或者幾句話裡,給後人以啟迪。那麼“掃墓不過三代,祭祖不過未時”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他的背後又隐藏着怎樣的人生哲理呢?

其實,單從字面意思而論,這兩句話并不難理解。通俗一直是民諺民謠的顯著特點,畢竟與修辭華麗,典雅工整的詞句相比,簡單好懂,朗朗上口的句子才容易在田間地頭流傳,更容易通過口耳相授,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清明将至為什麼要掃墓(清明将至俗語掃墓不過三代)4

以這句俗語來論,所謂三代指的就是爺爺、父親、兒子這三倍人。整句話的意思就是上墳掃墓最多隻掃到爺爺這輩就停止了,再往上就很掃會有人去祭掃了。現實生活中也的确是如此,我們或許記得爺爺奶奶的名字,但對于曾祖甚至更往上的長輩就很少會有印象了,甚至連他們的墳台在何處都不得而知,更不談祭掃了。

而下一句就牽扯到一個古代計時的常識了,與現代人的二十四小時計時法不同,他們使用的天幹地支計時法,簡而言之,就是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都用天幹地支來命名。如果把未時換算成現代的二十四小時計時法,便大緻是中午一點到三點。所以,這句話的完整意思就是,上墳應該盡量在一點到三點之前去,不要超過這個時間點。

清明将至為什麼要掃墓(清明将至俗語掃墓不過三代)5

然而,在理解這兩句話的意思之後,我們難免會産生疑問,為什麼我們祭祖隻祭拜到爺爺這輩呢?難道往上就不是我們的先祖了嗎?為什麼未時之後就不能上墳了呢?這個時間節點有什麼特殊之處呢?

“上墳不過三代”的原因

如果用傳統風俗學的觀點來解釋的話,上墳掃墓不過爺爺輩是因為祖蔭有限。換言之,先輩的蔭庇不是無窮無盡,他不可能顧及到每一個子孫後代。特别是多子多福的思想長期盤踞在中國古人的腦海之中,一個爺爺可能繁衍出數十個孫輩,再往下就更多了,這時候祖先自然不能無微不至地照應每一位後人,一般到孫輩便截止了,再往下就沒有了。

清明将至為什麼要掃墓(清明将至俗語掃墓不過三代)6

當然,這種觀點以現代的視野來看,未免無稽。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無稽都是荒誕。因為有時候荒誕之下往往掩藏着隐秘的真相。隻是古人在總結真相時總是附會一些迷信說辭,才會顯得荒誕。

其實,這個荒誕的說法倒過來說就顯得合理了,爺生父,父又生子,後輩在成年之後又往往分家别居,這樣彼此之間的情分自然就淡了,再加上古代信息記錄不便,天災人禍又多,後人就很難弄清楚爺爺輩之前的先人都有誰,葬于何處,當然無從祭拜了。

清明将至為什麼要掃墓(清明将至俗語掃墓不過三代)7

其次從土地利用的角度來說,人們一直有一個固有思維,認為土葬會浪費土地,但是試想一下,如果土葬真的會永久占用土地,那麼中華大地早就布滿墳堆了,哪裡還有活人的立足之地?事實上,屍骨被泥土同化,墳台不再祭掃,墳地自然也就變回耕地了,這正是古人天人合一的大智慧。

當然,這隻是針對普羅大衆而言,一些帝王将相陵園顯赫,子孫後代世代祭掃那就另當别論了。然而,古人有言:“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便是再鮮花着錦的鐘鳴鼎食之家也不可能永遠延續。畢竟像孔府這樣香火傳承世代不絕的家族,全中國又能找出幾例呢?

清明将至為什麼要掃墓(清明将至俗語掃墓不過三代)8

“祭祖不過未時”的原因

如果按照陰陽五行學說的解釋,日屬陽,夜屬陰,生者屬陽,亡者屬陰。所以墳地其實是陰氣聚集之地,對生者的身體是會有損傷的。而在未時之前,是一天的前半段,是陽氣滋生的時段,可以抵消掉墳地的陰氣。

午時是一天當中陽氣最旺的時候,過了午時陽氣變開始衰弱,而到了未時,陰氣便開始生發,這時人如果再接近墳地,就會損害健康。所以諺語中才會說祭拜千萬不要超過未時。

清明将至為什麼要掃墓(清明将至俗語掃墓不過三代)9

陰陽之說背後所蘊藏着的古人對世界的認知,其實這與古人的作息規律是相符合的,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未時之後太陽逐漸西斜,在古人看來便是開始做晚飯休息的時候了。

還有一個原因便是黑夜對于生産力不高的古人而言,是未知而值得恐懼的。古代不像現代,各種燈光打造出了一座座不夜城。在古人眼中,黑夜裡潛伏着許多危險,這種恐懼從原始社會便潛伏在古人的血脈之中,古人本能地抗拒傍晚或者黑夜外出行動,而墳地又是另一個敬畏之地,所以衍生出“祭祖不過未時”的俗語便不足為奇了。

清明将至為什麼要掃墓(清明将至俗語掃墓不過三代)10

結語

清明是中國傳承最悠久的節日之一,關于他的很多習俗和諺語都暗藏着中國古人的世界觀和生活習慣,而這些東西正是先民的饋贈之一,需要我們慢慢去摸索,用心去體會。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