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天下父母心兒孫不知父母恩?01“母親老了,扶牆走路,已踏不出聲音”,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可憐天下父母心兒孫不知父母恩?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01“母親老了,扶牆走路,已踏不出聲音。”
僅有小學文化程度,遠赴新疆打工的青年毛小軍,生平寫的惟一一首僅有三句的詩。
這首詩之所以被很多人傳誦稱贊,不僅在于其言語明白如話,更在于它的情真意切,表現出了母親老去在子女心中造成的無比揪心但又無可奈何的痛楚。
02鸠摩羅什的《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中,講述了父母的十種恩德
第一:懷胎守護恩;第二:臨産受苦恩;第三:生子忘憂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幹就濕恩;第六:哺乳養育恩;第七:洗濯不淨恩;第八:遠行憶念恩;第九:深加體恤恩;第十:究竟憐憫恩。
後來這十種父母恩德拍成了電影,看過的觀衆,無不落淚。
03而中國詩歌的經典《詩經》中,對于父母恩情也有描述
“四牡騑騑,周道倭遲 。豈不懷歸?王事靡盬 ,我心傷悲。
四牡騑騑,啴啴駱馬。豈不懷歸?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翩翩者鵻,載飛載下,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将父。
翩翩者鵻,載飛載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駕彼四駱,載驟骎骎。豈不懷歸?是用作歌,将母來谂。
——《小雅·四牡》
翻譯過來就是:
四匹公馬跑得累,道路悠遠又迂回。難道不想把家回?官家差事沒個完,我的心裡好傷悲。
四匹公馬跑得疲,黑鬃白馬直喘氣。難道不想把家回?官家差事沒個完,哪有時間家中息。
鹁鸪飛翔無拘束,忽高忽低多舒服,累了停歇在柞樹。官家差事沒個完,哪有時間養父親。
鹁鸪飛翔無拘束,飛飛停停真歡愉,累了歇在枸杞樹。官家差事沒個完,哪有時間養母親。
四駱馬車揚鞭趕,馬蹄得得跑得歡。難道不想把家回?将這編首歌兒唱,兒将母親來思念。
讀完全詩,勾起了我們内心深處“吾心傷悲”的不盡愁緒。“王事靡盬”是無可奈何之事,保家衛國隻能如此,前路曲折,漫無盡頭,馬兒跑得越來越快,離家越來越遠,風塵仆仆的人,再三感歎:“豈不懷歸?誰人不想把家回?”仔細品讀,詩的抒情韻味含蓄悠長。最後一句“是用作歌,将母來谂”,道出了古人那種不能盡孝的悲哀。
世上最大的悲哀,莫過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詩經》不愧為中華民族的詩歌瑰寶,它裡面的不少詩,寫出了身為子女,不能盡孝的遺憾與悲傷,以一種詩意的角度展現了那時的社會風貌。
04兒行千裡母擔憂,如需盡孝正當時
小時候,情感單純,思想漫無邊際,特别想長大,天真地以為長大後可以跑到天涯海角去,遠離父母的絮叨,自由自在地生活。年少輕狂時,最不在意的是親情,無論在哪裡,父母卻為我們付出他們無私的愛。讓我們在他們博大的心胸中,自由的狂奔,流浪。
年歲見長,經曆過人世各種情,友情,愛情,同事之間的情感等,某一年的某一時刻,忽然想念小時候依偎在父母身邊的情景,才發覺,工作在外地,好久不見父母了。一旦回家,猛然發現父母已經蒼老了許多,他們不是還年輕嗎,怎麼忽然生了華發,長了皺紋呢?
那一刻,淚湧,心疼,懊悔,體會出“兒行千裡母擔憂”時,父母的心該有多牽挂呢,而我們年輕時,往往會忽視無時無刻不在想念着我們的父母。
小時候,以為我們會長大,父母卻永遠不會老。但現在一看到父母真的老了,内心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也許這就是你我,這就是生活,就是我們各自人生的矛盾之處。此時,禁不住想起了毛不易唱的那首歌《消愁》,裡面的歌詞真的很契合此時的心境。
《消愁》
當你走進這歡樂場
背上所有的夢與想
各色的臉上各色的妝
沒人記得你的模樣
三巡酒過你在角落
固執的唱着苦澀的歌
聽他在喧嚣裡被淹沒
你拿起酒杯對自己說
一杯敬朝陽 一杯敬月光
喚醒我的向往 溫柔了寒窗
于是可以不回頭地逆風飛翔
不怕心頭有雨 眼底有霜
一杯敬故鄉 一杯敬遠方
守着我的善良 催着我成長
所以南北的路從此不再漫長
靈魂不再無處安放
一杯敬明天 一杯敬過往
支撐我的身體 厚重了肩膀
雖然從不相信所謂山高水長
人生苦短何必念念不忘
一杯敬自由 一杯敬死亡
寬恕我的平凡 驅散了迷惘
好吧天亮之後總是潦草離場
清醒的人最荒唐
好吧天亮之後總是潦草離場
清醒的人最荒唐
最後想說的是——兒行千裡母擔憂,如需盡孝正當時。成名要趁早,盡孝更要趁早。不然等到親人不在,真的是想盡孝都淚灑空無了。希望每個人回家過年時都能在快樂的心情中,傾盡自己的一份孝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