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佛中醫"關注佛山市中醫院微信訂閱号
每逢天氣變化,老王走路就會一瘸一拐,“天氣預報腳”開始鬧騰,而小楊也備受腿痛的困擾,隻要晚上跑業務應酬喝酒,第二天就會痛苦難堪。原來他們都是痛風病友。
痛風是什麼呢?為什麼周圍那麼多親戚朋友受痛風困擾?
2500年前,希波克拉底就提出痛風是“disorder of the rich”(富貴病),是跟生活方式密切關聯的一種疾病。像小楊經常應酬喝酒,這也是痛風最常見的誘發因素。
//
痛風是四肢關節的遊走性疼痛
//
痛風一詞,來源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的《格緻餘論》,書中記載: “彼痛風者,大率因血受熱已自沸騰,其後或涉冷水,或立濕地,或扇取涼,或卧當風,寒涼外抟,熱血得寒,污濁凝澀,所以作痛。夜則痛甚,行于陰也。”書中常稱痛風為白虎曆節。
佛山市中醫院腎病風濕科主任鄭寶林主任中醫師介紹,中醫認為,痛風是風、寒、濕、熱邪氣雜至,飲食不節,嗜食肥甘厚味,濕熱内生,痹阻經絡,瘀血凝滞,流注關節,客于肌肉、筋骨之間,脈絡不通而發病。
痛風常以飲酒為誘因,多見于肥胖人群,表現為嚴重的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同時可伴有發熱。
而現代醫學認為,痛風是由于持續高尿酸血症,形成結晶并沉積于體内,引起的急性特征性關節炎和慢性痛風石疾病,可并發腎髒病變,嚴重者可出現關節破壞、腎功能受損。在痛風急性發作期間,其疼痛程度大多可達到疼痛視覺模拟評分的7~8分。
//
西醫治療需降尿酸,止急痛
//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痛風已經成為“病中之王”。對于痛風的藥物治療,鄭寶林指出,西醫主要是降尿酸和預防急性發作治療。對于每年發作≥2次、有痛風石或腎結石的患者,應該開始降尿酸治療。降尿酸藥一旦加上,發作期可不停藥,這是預防急性關節炎複發,預防或逆轉尿酸結晶在關節、腎或其他部位的沉積導緻的并發症的關鍵因素。
在使用降尿酸藥物初期,首選小劑量的秋水仙堿持續預防痛風發作治療6個月。按作用機制分,降尿酸藥國内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抑制尿酸合成藥物,如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等;一種是促進尿酸排洩藥物,如苯溴馬隆等。有腎功能明顯異常、腎結石患者選用别嘌醇或非布司他,為防止嚴重超敏反應綜合征發生,使用别嘌醇前最好檢驗HLA-5801基因,陽性者禁用。
治療痛風急性發作的一線藥物有NSAIDA(非甾體抗炎止痛藥)、糖皮質激素等,以上藥物應用無優先順序,臨床應根據藥物的禁忌症、患者的基礎病、先前的治療反應決定。用藥時機比種類更重要,越早越好(發病24小時内)。現代醫學治療痛風效果明确、起效快,但有消化道及肝腎功能損害、心血管事件等毒副作用。
//
中醫治療分兩期,辨四證
//
中醫治療應遵循急則治其标,緩則治其本的原則,進行辨證論治與分期分型論治。
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期,痰濕熱毒瘀阻較甚,關節局部病變突出,以标證為主,當急則治其标,多用清熱利濕、化濁通絡治法。
痛風間歇期或慢性期,一般疼痛症狀表現不明顯,或僅表現為高尿酸血症,标證基本已去或者輕微,多采用補脾腎、調氣血之法,兼顧祛邪,此當緩則治其本。
臨床上分為濕熱阻絡證、寒濕阻絡證、痰瘀痹阻證、肝腎虧虛證等。
1、濕熱阻絡證
其臨床表現為關節紅腫熱痛,發病急驟,多兼有發熱、惡風,舌紅,苔黃,脈滑數。代表方劑有四妙散、宣痹湯、白虎加桂枝湯等。
2、寒濕阻絡證
其臨床表現為關節腫痛,屈伸不利,或見皮下結節或痛風石,舌苔薄白或白膩,脈弦緊或濡緩。代表方劑有桂枝芍藥知母湯、烏頭湯等。
桂枝
3、痰瘀痹阻證
其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反複發作,日久不愈,時輕時重,或呈刺痛、固定不移,舌淡胖,苔白膩,脈弦或沉澀,代表方有桃紅飲合二陳湯、身痛逐瘀湯等。
4、肝腎虧虛證
其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反複發作,日久不愈,時輕時重或遊走不定,甚或關節變形,屈伸不利,脈沉細弦無力,舌淡,苔白,代表方有獨活寄生湯、六味地黃丸、健步虎潛丸等。
//
中醫外治法也有較好療效
//
除了内服藥物,中醫外治療法對于急性期痛風也有較好療效。如中藥外治法有中藥外敷、中藥熏洗、中藥封包、中藥灌腸等,針刺治療有常規刺法、針灸拔罐、刺絡放血、火針、梅花針、針刀等。臨床研究證明,針刺能緩解臨床症狀,降低血尿酸水平。其它還有刮痧、推拿、耳穴貼壓等。
在臨床發現,使用傷科黃水濕敷關節,治療痛風的臨床療效較好。
佛山市中醫院院内制劑:傷科黃水
傷科黃水主要成份為黃連、栀子、紫草、薄荷,能清熱涼血、消腫止痛,用于關節炎、跌打損傷、軟組織及骨骼損傷。用法:外用,濕敷患處,用無菌紗布覆蓋,一日l~2次。
除了治療外
對于痛風患者而言
管住口、邁開腿
對于控制尿酸水平同樣關鍵
下期将為各位市民介紹:
痛風患者的飲食及運動
敬請留意
文:郭奇虹 黃賽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