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心理學知行合一理念

心理學知行合一理念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6 06:09:24

心理學知行合一理念?“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即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覺知,對事物的認識,行是指人的實際行為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既針對朱熹,也不同于陸九淵朱陸都主張知先行後王守仁反對将知行分作兩截,主張求理于吾心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隻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隻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個功夫的兩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離,也沒有先後與行相分離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與知相分離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心理學知行合一理念?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心理學知行合一理念(知行合一的心理學解讀)1

心理學知行合一理念

“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即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覺知,對事物的認識,行是指人的實際行為。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既針對朱熹,也不同于陸九淵。朱陸都主張知先行後。王守仁反對将知行分作兩截,主張求理于吾心。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隻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隻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個功夫的兩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離,也沒有先後。與行相分離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與知相分離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相信大家對“知行合一”都是耳熟能詳的,但是我們是否真正理解呢?或者說我們今天很多人困擾的是做不到知行合一,就是很多人挂在嘴上的:道理我都知道,但我就是做不到,甚至于網上還流傳一句:“知道那麼多道理,可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知行合一”,“知”,指的是認知、認識、理解、知道,“行”指的是行為、行動,我們可以通俗的理解為,知道就能做到,這就是知行合一。

然而現實中很多人就是認為自己,知道卻做不到,例如,明明知道打孩子不好,可是還是控制不住自己會打孩子;明明知道自己應該努力做事,但就是行動不起來,老是拖延。

我們要明白,“知”是屬于人的意識活動,是人的心理活動之一,人的主要心理活動包括:行為、情緒和意識,行為又包括本能行為和理性行為,在人的心理發展過程中,本能行為和情緒屬于與生俱來的本能心理活動,意識屬于後天成長過程發展出來的心理活動,這些心理活動統統圍繞着人的需要而産生,反過來講 ,這些心理活動的作用都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

“明明知道打孩子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會打孩子”,在這個心理活動中,“知道打孩子不好”屬于意識層面的,而“打孩子”屬于本能行為,也叫非理性行為,是人處于心理發展初期水平的心理活動,也就是說心理發展水平越是不成熟,越是用本能行為和情緒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因為“打孩子”這個本能行為也是為了滿足家長自身的需要,比如說孩子不聽話,家長憤怒,情緒上來控制不住就打了孩子。

所以說,之所以知道做不到,根本性的原因在于人的心理發展水平,心理發展處于本能階段,在滿足需要的時候很多時候習慣性、自動化的用本能的方式:情緒和本能行為,即使意識層面知道道理,知道應該怎麼樣,一遇到事情還是本能反應,道理根本不起作用。

但是,如果人的心理發展水平是成熟的,是理性的,也就是正常情況下遇到事情的時候是理性思考的,然後就是理性的行為,那麼自然就是“知行合一”的,比如“孩子不聽話”時候,我們就可以思考一下,孩子為什麼不聽,他的想法和需要是什麼,如何平衡等,然後就不會打孩子,而是理性平和地解決問題。

所以,當我們覺得自己“知道做不到”,覺得知行很難合一的時候,首先要把問題落到自己的需要上,要看到整件事情背後自己的需要是什麼?再看看自己滿足需要的方式,必然是非理性的,不是情緒化就是四種本能行為(戰鬥、逃跑、依賴、僵住)。

要做到真正知行合一,本質上是需要學習心理成長,使自己的心理發展水平上升到理性的階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