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兩個月養魚整兩年了,其中的酸甜隻有魚友們能理解,升級換缸,升級換缸,從50的小缸,慢慢過渡到現在的1.2*1.2方缸,櫃子和缸都是自己找人做的,第一次按自己想法做缸,彎路沒少走,但是高興,龍魚是去年8月份請的,到現在一年多點了,魟魚是最近才開始玩耍的,先弄幾條練練手。
1.2米方缸,尺寸1200*1200*850(說起這0.85米的高,我就想流淚,當時是想養魟魚,高水位,腦瓜一熱就定了0.85米的高了,門框連量也沒量,最後把防盜門拆了才進來的),1.2噸的水。
起初我咨詢過幾位前輩(其實自己之前已經拿定主意做方缸,隻是希望他們能給點建議),他們都不太贊成我做方缸,因為方缸一般展廳裡才有,四面透缸,美觀,而且一般方缸給前輩們的感覺是海水魚才适合做方缸,我這人就是這樣,拿定主意的事,一般人說不動!然後就這麼風風火火的開始了……
尺寸定好了,先做櫃子,櫃子是亞花梨木的,找朋友做的,樣子都是在網上找的,所有的梁都是下的60的料(因為第一次做缸,不懂,怕魚缸的噸位承受不住,這樣感覺保險),魚缸正面中間的承重梁是可拆卸的,為放底濾槽用的!(如果魚友們有想法做方缸的話,側後面必須留個門,因為我的底濾槽是100乘50的,但是櫃子是1.2米方形,等于後面一半的空間浪費了)。
櫃子定好了,下面就是魚缸…
魚缸是15厚的玻璃,正面超白,其他都是普通玻璃,底好像是雙12的玻璃(我也忘了,腦子不好,穩妥起見,做雙12保險),自重是八個重勞力的量(不知道多重)拉筋是四面拉筋,中間什麼也沒有(因為我不喜歡中間有拉筋的魚缸,再有就是為了做一個我比較中意的一種缸蓋,一會我會在下面吧圖發出來,大家一看就明白了),缸蓋的設計是在拉筋下面粘的滑輪槽,缸蓋一大一小,一上一下兩塊玻璃放在上面(下圖鑒,你會喜歡的)
過濾是底濾,100乘50的底濾槽,三格,溢流管重點說一下,溢流管中心點離兩面缸壁的距離都是15厘米,因為我養龍魚,龍魚在這裡遊過的時候不會卡到這裡(也許是我想多了),會很自然的遊過(下面圖裡有一張龍魚從溢流管邊遊過的照片,魚友們注意一下)。
泵是小綿羊10000的,其實8000足夠了,因為我買的是二手的,所有沒有可選擇性……呵呵
濾材全部是細菌棒,幹濕分離下面是,第二個格也是,這應該算基本合格吧,每格的細菌棒下面有一層藤棉,這是請教前輩設計的,前輩說水流通過性好(下面有圖,自己找)。
加熱棒是兩根500瓦,有一根是備用,因為魚缸在客廳,而且冬天地熱,但是1000瓦最合适。
魚缸的燈是兩個LED的平闆燈,中間有一排藍色的小燈,品牌忘,型号忘,瓦數忘。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