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
一顆閃耀明珠
黃土高原有一個古老的村落 ,每年都會吸引很多人慕名而去。亦如西藏,神秘而又聖潔,令人向往。但不同于西藏脫離世俗的美,這個地方有一種人間煙火的美。
它的原生态、它的煙火味、
它的鄉愁情、它的自然美......
它就像黃土高原上一顆閃耀的明珠,
熠熠生輝而又引人注目。
它就是赤牛坬。
秋高氣爽,花好月圓,
中秋計劃好去哪兒玩了嗎?
不如走進赤牛坬食人間煙火!
1
赤牛坬
給予人者多,取與人者寡,其為牛乎
赤牛坬,關于它的名字也有很多故事可講。至于它為什麼叫赤牛坬呢?據說這個地方,和牛有着很多不解之緣。
在村子裡,有條街道叫牛領街,有座山寨叫牛嶺山寨,随處可見的牛文化,讓這個村落更加神秘而有特色。
這是一個以牛為圖騰的村子,在村南入口立着一頭紅褐色的牛雕塑,是村裡的标志,村北入口立着一塊形似黑色水牛的大石頭,迎接着遠來的客人。
進入村内,沿着牛領街走,一路既可欣賞赤牛坬民俗文化村的秀美風光,也可以登臨牛領山寨一覽整個景區全貌,實為震撼。
牛嶺山寨是赤牛坬的一處地标性建築,其始建于明末清初,300多空窯洞依山而建,錯落相連,密集如蟻,人稱陝北窯洞“布達拉宮”。
洞内以人生百年為主題陳列了三萬餘件民俗展品,叙述着百年農耕人的滄桑曆史,進入其間,猶如迷宮,展品繁多,令人感懷。
牛嶺山寨洞内相通,洞外随處都有石闆畫裝飾,通俗易懂的标語、陝北農村生活畫卷等雕刻其上,洞外的房頂也有村民手繪的各種農村景象,頗有韻味。
在這裡,一孔孔窯洞凸顯了陝北窯洞的特色,也彰顯了陝北文化的魅力。每一處細節都似乎在告訴人們,這裡有陝北的信仰,這裡有農民的根。
2
牛圖騰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複傷?
牛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一直享有尊榮的地位,并深深融入中華文化之中。十二生肖排行第二,是重要的家畜之一,被評為“六畜之首”。是人類忠實的朋友,也是美好品質的象征。
牛的圖騰崇拜可追溯到4000年前大禹治水時期。相傳大禹治水時,每當治好一處,就要鑄鐵牛投入水中,以鎮水患。在商周時期,人類還沒開始使用牛來幹活時,牛的地位也不低。在那些崇高的神器青銅器上,牛成為顯著位置的常見紋飾。
古代文人贊牛詠牛的詩歌比比皆是。農村人更是把牛說成種地人的啞巴兒子,有句話說的特别好,“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坑頭。”向往的生活不過如此。
在我國養牛曆史悠久,牛與勞動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中國牛文化也豐富多彩。從古至今,牛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對農民來說,更非同一般。
赤牛坬農耕博物館,展示了衆多農耕用具、生活用品、家具擺設、五谷雜糧樣品等,通過一系列模型再現了一些陝北農村生産生活場景,全面展現了陝北農民原生态的生活方式。
走進這個農耕文化的基因庫,追尋過往的記憶,探索牛文化的世界,這裡有一個時代的印記,也有老祖宗的智慧。
3
牛文化
花有國花,人有國手,你是中國國獸,獸中泰鬥
說到中國的牛文化,就會想到魯迅的:“我好像是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等經典語錄。
一直以來,牛都是莊稼人的好朋友,它幫人們減輕生活重擔,是不可或缺的勞動力。
赤牛坬原生态實景演出《高高山上一頭牛》,以陝北農耕文化為主題,以半山半水為舞台,演繹了莊稼人的生活故事,展現了黃土文化農耕文化的魅力。
整個演出分為序篇、勞動篇、愛情篇、祭祀篇、尾聲五個篇章。這部村民自編自導自演的實景劇,演出了大山深處赤牛坬人民基本的生活狀态。
這裡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起早貪黑,默默耕耘,播撒着春天的希望,營造着夏日的絢爛,收獲着秋天的果實,儲藏着冬日的溫馨。
高亢激越的勞動号子,凄美純真的男女愛情,敢天動地的祭祀活動;如泣如訴的天籁之音。他們編筐、燒火做飯、打水、紡線、擀氈、打夯犁地、播種等。
他們把這些生活中的勞動場景搬上舞台,高高山上一頭牛,是寓意,是陳述,是莊稼人的告白。
4
牛精神
像牛一樣的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
牛本善,性溫讷,行任重、志笃遠。忠誠、開拓、勤勞、奉獻、淳樸、寡欲、擔當、盡瘁,是牛精神的概括與凝練,也是牛文化之精髓。
勤勞、善良、勇敢的赤牛坬村民,用他們堅強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牛精神為村子的發展增磚添瓦,奉獻自己的力量。他們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
民俗博物館一點點在擴大,實景演出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十年如一日,赤牛坬一直在變好。
如今的它是中國美麗鄉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中國美麗宜居村、中國美麗休閑村、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村、全國首批鄉村旅遊重點村......
這一切離不開每一位村民的努力,他們把牛精神當信仰,把牛文化滲透在村子的每個角落,他們“俯首甘為孺子牛”,景美人美村美。
赤牛坬,你真牛!
你見證着過往的艱苦歲月,
你存留着老一輩人的美好回憶,
你守護着黃土文化的根脈!
中秋佳節,相約赤牛坬!
小貼士
地址:榆林市佳縣坑鎮赤牛坬村
路線:榆林汽車站客運北站—迎賓大道—紅山東路—金沙路—包南線—榆佳高速—秦晉路—沿黃路—赤牛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