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偶然在網上看到老梁的一段視頻,介紹“亂七八糟”這個詞的來曆(視頻見下)。總結起來說,他的觀點是:“亂七八糟”一詞來源于中國曆史上的“七國之亂”和“八王之亂”。
說實話,我挺喜歡老梁同志這種操着一口東北腔講評書般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的方式。不過這次他對“亂七八糟”來源的解釋和我以前所知的不同,好奇心驅動,就忍不住百度了一下。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結果百度上關于“亂七八糟”來源的文章幾乎100%與老梁的觀點一緻,都說是源于七國之亂和八王之亂。
但是,這麼統一的觀點反而讓我更加懷疑這種說法的可靠性了。又去查了幾個語料庫(我也是閑得[捂臉][捂臉]),我就更認為這個說法不靠譜了。理由有三:
所以現在我們可以斷定,“亂七八糟”源于“七國之亂”和“八王之亂”的說法應該是無稽之談。那麼,到底為什麼“七”和“八”在漢語中可以表示“亂”呢?我在這裡提供一種我以前讀到過的、我自己也比較相信的說法。
這種說法認為,“七八”在漢語中之所以能夠表示“亂”的意思,是和《易經》的“六爻測卦”有關。
“六爻”是用“八卦”進行占蔔的方法。八卦兩兩組合,形成六十四個複卦。據說這六十四卦中,絕大部分的卦象都是兇吉相間的,唯有第七卦的“遊魂卦”和第八卦的“歸魂卦”是兇卦,因此古人在占蔔時如果搖出這兩卦就心神大亂,久而久之自然而然,“七八”就和“亂”扯上關系了。
我對《易經》所知非常淺薄(當年考中文系研究生複試時考過“八卦”,我一竅不通、滿臉是汗,好像是在同學的提示下才勉強過關的),這個觀點是從哪裡讀到的我現在也記不得了,所以隻能如上簡單介紹一下。我剛剛自己又查了一下,“遊魂卦”确實算是純兇,但“歸魂卦”與“遊魂卦”對立,不一定是純兇。因此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深究一下。
我自己選擇相信這個說法的原因也有三:
1. 單純從個人感覺上來說,這個說法比“七國之亂”和“八王之亂”讓我覺得更靠譜。
2. 語言中的數字按理說是不應帶褒貶的,如果帶了褒貶,一定是受到了語言中某種詞語或文化現象的感染。《易經》中的八卦由于能夠占蔔吉兇,因此自然帶有褒貶,也最具備感染數字的能力。
3. 漢語中的很多數字詞,如“不三不四”“六六大順”等都和八卦的卦象相關。因此我也更願意相信“七八”也是受到八卦感染而來的。
漢語中的數字詞源遠流長,很有趣味。今天介紹了一下“七八”,下次再寫“不三不四”“六六大順”“不着四六”,甚至“二百五”“十三點”等等。總之還是那句話,我就是想更多的人知道,漢語好玩兒,很好玩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