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習俗,冬至這天,人人都要吃餃子的,就像糖友張阿姨:
午餐吃了20個豬肉芹菜餃子,一測餐後2小時血糖卻是15mmol/L,非常不解:餃子裡雖然有肉,但是也有蔬菜,為什麼升血糖的效果如此驚人?
因為:
1.餃子的餡剁得比較碎細、相對于炒菜更容易吸收消化,升高血糖。
2.餡中的油、鹽等會連同湯汁一起食入,不像炒菜,隻吃菜,剩下湯,所以油鹽攝入多,也容易導緻血糖升高。
3.做餃子的面粉通常會更加精細,所以熱量也更高,也容易升高血糖。
那麼,怎樣做餃子,吃餃子血糖不升高呢?
如何做的餃子升血糖慢
第一步:選擇低GI原料,盡量不用精制面粉比如:綠豆面、海帶粉、小麥面按4:1:10的比例;燕麥面、小麥面按4:1的比例;高粱面、小麥面按3:2的比例;綠豆面、玉米面、小麥面按2:2:1的比例。這樣的雜面餃子皮既營養又不會快速升高血糖。
因此,建議糖友最好選用全麥粉或者混合雜糧面粉制作餃子皮。
第二步:制作彩色餃子皮糖友可以用菠菜、胡蘿蔔、西紅柿、紫甘藍或火龍果皮等蔬果榨汁,用果蔬汁和面,如果用南瓜或紫薯和面,要将南瓜和紫薯蒸熟後搗成泥再和面,這樣不僅營養豐富,增加了餃子皮中膳食纖維的含量,而且顔色鮮豔,還能刺激食欲。
第三步:制作好吃不升糖的餃子餡
餃子餡盡量選用含膳食纖維多、熱量低的蔬菜,如芹菜、白菜、蘿蔔、青椒、荠菜、蕨菜、海蓬菜、海帶、紫菜、裙帶菜、香菇、木耳等,肉餡盡量不用肥肉,要選擇低脂肉類,如牛肉、羊肉、雞肉、魚肉、蝦肉、豬裡脊肉等。
如果是素餡,可以添加豆腐、雞蛋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調餃子餡時要少用油。
這樣吃餃子有助于平穩血糖
1.數着個吃餃子糖友吃餃子時要做到心中有數,數着個吃餃子,一般而言,50克(1兩)面,可以做6個餃子,如果做小一點,可以做7個。
你每餐可以吃幾兩主食,再算下可以吃多少餃子。如果您一餐可以吃2兩主食,那可以吃12-14個餃子(具體數量視餃子大小而定)。
2.早餐水餃不超過10個
有的糖友之所以早餐吃水餃,大多是前一天剩下的,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按照早餐熱量占全天熱量1/5,中、晚各2/5分配時,早餐熱量控制在400千卡之内(按全天1800~2000千卡計算)。
因此,如果早餐還吃15個以上的水餃,總熱量就超出比較多了。
3.吃餃子時蘸點醋
食物經發酵後産生酸性物質,可使整個膳食的血糖生成指數降低。因此,在吃餃子的時候,也不妨蘸點醋吃。
4.水餃不要油煎
有的糖友習慣将上頓剩下的水餃,再油煎一遍,增加了外酥裡嫩的口感,這種烹調方式增加了油脂的攝入,如果按25克(半兩)的用油量,則又額外增加了9千卡×25克=225千卡的熱量。
所以,水餃最好蒸着食用。
5.吃水餃前先吃一些涼菜
吃水餃之前,搭配吃一些低熱量的涼拌黃瓜、涼拌金針菇、大拌菜(各種蔬菜拌在一起)之類,以增加飽腹感,熱量還不超标。
6.吃餃子後要适量運動
吃飯後不要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可以選擇散步、快走、跳舞、騎自行車等等。
7.吃餃子後要及時監測血糖
可以了解自己吃的餃子量是否超标,有利于科學控制飲食,保持血糖平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