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鄉村工作紀實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鄉村工作紀實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12 17:41:29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鄉村工作紀實?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教育系統以創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促進教育全面均衡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林區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鄉村工作紀實?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鄉村工作紀實(大興安嶺地區開創教育工作全面均衡協調可持續發展新局面)1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鄉村工作紀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教育系統以創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促進教育全面均衡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林區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充分發揮地區統籌作用,為教育發展保駕護航。5年來,我區教育工作加大改革力度,深化教師管理制度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和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改革,恢複了地區職業技術學校的辦學功能,并整合到職業學院,實行了地區中職高職教育一條龍培養。完善保障機制,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做到了教育發展優先規劃、教育投入優先安排、教育資源優先保障、教育人才優先引進、教師待遇優先落實、教育問題優先解決的“六個優先”。同時,地縣兩級均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等,由行署教育督導室進行評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全系統形成幹事創業的強大合力。強化督導評估,成立了教育督導委員會,建立健全督導評估制度,啟動督學責任區和責任督學挂牌督導工作。

建立“全方位”的發展機制,推進教育全面發展。我區着眼于大興安嶺教育發展實際和未來趨勢,抓投入,下大力氣建校辦學,提升學校發展的硬實力。重點完成了學前教育行動計劃一期工程,學前教育行動計劃二期工程也按計劃施工;全面完成了2011-2013年薄弱學校改造工程,二期規劃的項目工程正在建設中;全區中小學規模以上義務教育學校全部建成标準化學校,促進了城鄉之間、校際之間的均衡發展。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下力氣抓好七個方面的具體工作,抓軟件,提升教育發展的生命力;抓德育,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首要任務;抓課改,把課改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抓手;抓特色,構建有效銜接的特色教育培養體系,彰顯特色教育的魅力;抓隊伍,提升教育隊伍的戰鬥力;抓安全,提升教育平安和諧的形象;抓助學,提升教育公平普惠的水平。

近年來,我區雪地足球獲得國家專利,榮獲全國教具評比一等獎、全國教學成果一等獎,被列入全省中小學體育器材目錄;師生版畫跻身黑龍江省版畫六大流派,成為國家領導人贈送俄羅斯青少年的“國禮”。同時,我區将師德、師能、待遇、改革“四位一體”,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基固本工程,從塑造高尚師魂、提高教師素質、改善教師待遇、強化隊伍管理入手,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素質。落實國家及省的七項資助政策,建立全覆蓋的助學體系,确保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貧困而失學、家庭困難教師安心工作。 “七教統籌”形成教育齊頭并進協調發展的格局。學前教育健康發展,新建、改擴建幼兒園45所,初步建立了覆蓋城鄉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阿木爾櫻花幼兒園開發的早期教育玩教具在全國獲獎;義務階段教育均衡發展,全區規模以上義務教育學校全部通過了省級義務教育标準化學校的驗收,我區“兩基”工作受到國務院表彰;普通高中教育水平有提升,啟動了全區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工作,完成了大興安嶺實驗中學和高級中學的整合,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高考重點本科和二本以上升學人數繼續攀升,升學率達到全省中等偏上的水平;職業教育穩步發展,全區中職畢業生就業率達98%,職業學院被省教育廳批準為“省骨幹高等職業院校”,技工學校被省政府批準為技師學院;社區教育快速發展,全區建設了10所社區教育學院,36所社區學校,建成了10所示範性社區院校,依托職業學院正式成立“大興安嶺社區大學”,組建了我區“社區教育巡講團”,社區大學—社區教育學院—社區學校三級管理體系的構建促進了社區教育的發展;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規範發展,特殊教育體系初步形成,全區适齡視力、聽力、智力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87%,成立了加格達奇區特教中心,殘障兒童在入學、康複治療及就業培訓等方面擁有了更加優質、更加完善的服務平台;積極落實民族政策,兩所民族校的校本課程開發、民族特色項目等正在有序進行并日趨豐富,塔河縣鄂倫春民族中心校被評為“地級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學校”,民族語言文化校本課程教材開發項目被确定為省扶持建設項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