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7月14号,QQ因為早上蹦了發不出消息又一次上了熱搜。這不知道是QQ一生中上第幾次熱搜,也許沒幾個人能記得。雖然現在的我很少使用QQ,但是每當提起QQ,我就會有特殊感情在心裡纏繞,熟悉笑臉在眼前浮現。
我第一次接觸QQ的時候,還是在20多年前。2001年,那時的我剛進入大學。因為報考的是計算機專業。所以第一次的上機課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見到并觸摸到電腦。之前在家鄉的小縣城裡隻聽說過電腦從來沒見過。那堂課我記得很清楚,老師教我如何開機,如何使用鼠标和鍵盤,我也是第一次聽說鼠标單擊和雙擊的區别。并且第一次打開一個網頁,随着那個網頁的打開,仿佛就為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oicq2001版本
由于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觸電腦和網絡。所以在這節上機課上,老師并沒有給我們講太多複雜的操作,就是讓我們先熟悉下,所以後半堂課就讓我們自由摸索。在課堂上由于有幾個同學來自城市,在上大學之前就經常去網吧上網,所以他們比較熟悉。然後這些同學很熱心,就告訴我們這些菜鳥網上有個更好玩的東西名字叫QQ。可以找人加好友聊天,很好玩。
由于我們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觸電腦,操作電腦都不熟,打個字就是“二指禅”在鍵盤上找半天字母。 弄這麼複雜的操作肯定是玩不轉的。好在機房裡的電腦都裝了QQ這個軟件,會玩的同學也都很熱心。當時這個東西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電腦桌面上的那個企鵝圖标。然後在同學的幫助下點開,填入資料注冊後,等待半天才申請到一個QQ号,有的人還申請不成功。對了,那時候申請QQ很不好申請,有的人申請很多次還申請不到,為此很多人通宵去網吧申請。如果運氣好的話還能申請到7位号,一般我們那時候申請的都是8位号。
這些熱心的同學如果發現你申請成功了,就告訴你如何登錄,如何加好友,如何聊天。當時我的運氣還不錯,順利申請到了一個5開頭的八位号。然後就在同學的幫助下,把班級内幾個剛混熟的同學加了,然後加臉皮厚的特别加了班級内不多的幾個女同學的QQ。等加完的時候,這堂上機課也算上完了。
到了晚上的時候,由于我們是學計算機的,不會操作電腦就感覺很丢人。所以就和宿舍裡的幾個室友響應老師的号召,就去學校機房自己花錢去上網。那時候我記得是5毛錢一小時,其實很多去上網的同學去了一開機第一件事就是打開QQ聊天,或者進入聊天室聊天。反正我記得最經典的上機界面就是顯示屏兩邊各有一個QQ,中間放個聊天室,或者是中間放個播放器看電影。邊聊邊看,很多人由于聊天,慢慢地就把打字速度給提上來了。厲害的同學最多同時可以和十多個人聊天。不過那時候的QQ很多都是大學生在玩。随便加個陌生人好友,一般都是在校大學生。我和室友加QQ上陌生的好友,都是挑女生的頭像加,然後就是互相問問你在哪上學的,幾年級了等等。我記得我第一次加的陌生好友就是一個溫州醫學院的女同學,貌似在大學聊了好多年,直到工作後慢慢就不聯系了。
說實在的,我們的打字速度能夠快速的提高,真是多虧了有QQ這個軟件,不到一個月,我們手速都上來了。因為聊天的時候如果回複慢,對面的女孩子是不會跟你聊的,那就非常沒勁了,也會被嫌棄和嘲笑的,為此一個個都拼命練習打字速度。為此很多人都去學五筆。因為當時拼音輸入法還沒這麼智能,整體打字的速度還是沒有五筆快。但是五筆有個門檻就是要記字根,要學會拆字,這導緻了很多人都不願意學。
大學時候,如果在圖書館、自習室搭讪女生的話。如果開始聊的比較投機,最後肯定會問對方的QQ,然後就會約好在QQ上聊。很多時候聊着聊着就聊成了戀人。反正我現在的媳婦就是我一個大學裡的,但不是一個專業,就是通過聊QQ“騙”到手的。
時光飛逝,轉眼我們都大學畢業了,然後都參加了工作。但是QQ一直都是我們日常交流溝通的工具。歲月增長了我們的閱曆,讓我們不再單純,讓人生變得複雜厚重。伴随着我們的QQ的功能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臃腫。每個版本的更新都讓他離曾經的簡單越來越遠。這就像越來越老的人生一樣。
就這樣一直到了微信出來,由于微信的簡單好用和移動語音聊天的優勢,很多像我們這代人慢慢地都不在經常上QQ了。但是很多人也會偶爾登錄一下,尋找那份年輕的記憶。
對于我們這代人來說,QQ不但是一個溝通工具,同時他也承載了我們年輕時的點點滴滴和美好回憶。提起QQ,我們腦海裡總浮現出幾個熟悉的面龐、心底總湧動着曾經的那份感動。所以今天又一次看到QQ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我就忍不住登錄上了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