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打車,
可以說是一件讓人煩惱的事,
在路邊瘋狂招手張望十幾分鐘,
也未必能打到一輛;
打車軟件裡,
附近排隊等候的人總是那麼多……
但是,總有人有神操作,
他們的出行方式居然是貨拉拉!
雨季遇上神操作,叫不到車就叫貨拉拉?
近日,朋友圈的一張截圖在網絡上迅速傳播開來,讓看了人哭笑笑不得↓↓↓
沒想到,這樣的操作一時間被傳為佳話,
打貨拉拉上班引領浪潮……
不少暴雨天的地方都流行起叫貨拉拉出行,
微博上也越來越多分享雨天出行“小技巧”
據每日經濟新聞,從收費标準看(以廣州為例):
貨拉拉起步價36元(含7公裡);
58速運(也是貨運平台)起步價30元(含5公裡),超出起步裡程後3元/公裡,但沒有時間計費;
滴滴專車則有分時段計費模式,按照下班高峰期(5點-7點)看,起步價13元,3.3元/公裡。
以這個價格計算,超過7公裡路程滴滴專車價格高于貨拉拉及58速運,如果再加上0.9元/分鐘的低速行駛費(時速低于12公裡/小時)則貴出更多。
有司機明知無貨仍載客
近日,網上出現用“貨拉拉”約個貨車去上班的消息。一開始大家還以為是段子,後來,類似的消息越來越多。有人發帖稱“即便在沒有貨物的情況下,司機也同意載到指定地點”。
用“貨拉拉”打過貨車的李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16日晚8點左右,他通過“貨拉拉”APP預約了一輛面包車回家。李先生解釋,下班時打車的人非常多,在用“貨拉拉”前,他嘗試用網約車軟件打車,“軟件顯示當前排位177位,等待需要兩小時以上”。
“我想起來,曾用過‘貨拉拉’軟件約車搬家,當時是不用排隊的。于是我就用‘貨拉拉’APP預約了一輛面包車,車型是九座商務車。”他回憶,下單後很快有司機接單,10分鐘左右就接到了他。“我告訴司機我沒有貨,司機也沒說什麼,載上我就走了。”
李先生表示,盡管相同距離“貨拉拉”和網約車平台上的報價差不多,但“面包車裡比較破,師傅說有人用來拉魚啊、雞鴨啊,味道不好聞,坐着也不太舒适”。
另一位曾用過“貨拉拉”打車的市民則表示,近日曾約到過一輛七座面包車,“我覺得‘貨拉拉’也是網約車,送啥都是送,自己就是貨,我就預約了。”但他也表示,坐“貨車”時擔心過一旦發生安全事故,該如何跟平台溝通。
司機承認載客行為常有
把貨車當網約車真的可行嗎?近日,北青報記者通過“貨拉拉”APP,預約了一輛信息顯示為“小面包車”的貨車。
頁面内容顯示,該車載重800公斤,特殊規格一欄标注為“全拆座”。下單後幾秒之内,有司機接單。頁面上顯示,司機距記者2.4公裡。因為堵車,約20分鐘後司機到達。
北青報記者打到的貨車
記者告知司機沒有貨物,詢問能否坐車去指定地點,司機答複稱“沒問題,到了目的地正常收費”。
在車上,司機介紹,“不拉貨隻載客”的情況并非第一次遇到,“除了帶人跟貨,載客的情況也時常有。”司機稱,目前平台通過攝像頭監控他們的行程,“走哪條路,時常出入的地方等,但暫時沒有監控我們是拉貨還是載客。”
7月17日,記者再次使用“貨拉拉”APP預約“小面包車”,告知對方沒有貨物,隻想當“網約車”用,這名司機依然表示可以接單。
網友神評論:貨車成雨天最大赢家……
貨拉拉是什麼?這樣的操作很多人還是頭回見……
有網友發來賀電:貨拉拉或成最大赢家……
還有人出謀劃策,挖掘機了解一下?
貨拉拉回應:這單我們不接
針對此事,16日,@貨拉拉APP 回應稱,按照相關交通法規規定,貨運和客運分開,貨拉拉不能接受客運訂單。“對不起,這單我不拉!”
據《北京市查處非法客運若幹規定》規定,對無證從事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即網約車)客運經營的,将扣押車輛并處以罰款。
不過,也有網友說,拉什麼不是拉?
貨拉拉也在回應中表示,貨廂載人更是嚴重違規行為,因為貨廂中缺少安全措施,在車子行進中貨廂内非常危險很容易發成碰撞、摔傷,所以貨拉拉也一直嚴厲禁止貨廂載人、人貨混裝的用車方式。
17日,北青報記者緻電“貨拉拉”平台客服,詢問聲明發布後,為何仍有司機接載客訂單一事。客服人員回複,平台明确規定不允許載客,但目前平台沒有自查的方式,隻能通過用戶在線舉報和申訴,“确認載客行為後,會對涉事司機進行封号等處理。”
總而言之,下雨天,大家還是安全第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