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飯後走一走,活到99”,這句話其實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疾病都是缺乏鍛煉造成的。
走路是一種溫和的運動,老少鹹宜,是最容易提升身體素質的方式。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走路習慣,有的人走得慢,有的人走得快。
大家都認為這隻是個人的性格問題,殊不知,走路的快慢竟然決定着一個人的壽命!
那麼,究竟是快走更好,還是慢走更好呢?
優雅地走路
走路的快慢走路又被戲稱為“11路公交車”,在交通發達的今天,我們走的路越來越少。
如果說誰是整個地球上最能走的生物,那必須是人類。
人類的極限是可以不間斷走7個小時的路,消耗的能量僅為其他四足動物的四分之一。
我們的祖先正是憑借這一優勢,從非洲出發,踏遍了萬水千山,遍布世界。
競走運動員
因為個人的習慣和性格,每個人走路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有的人風風火火,走路相當于小跑;有的人則慢條斯理,走路不慌不忙。
根據美國《梅奧診所學報》的研究,走路快的人或将比走路慢的人平均多活15年。
研究對474919名60歲左右的老人連續7年觀察,将他們每天的走路數據錄入系統,通過系統模拟出之後的壽命走向。
科學家們發現,走路快的人,女性的平均壽命為86.7到87.8歲,男性則為85.2到86.8歲。
老人走路鍛煉身體
而走得慢的人,壽命居然比前者少了15到20歲。
這個數據令參與研究的科學家們感到十分不解,也和我們平時的常識有點相悖。
我們常說老年人不要那麼急躁,要慢慢地來,更不要着急,這樣才能活得更長壽。
可是實驗結果卻顯示,走得快的人壽命更長,這是怎麼一回事?
老人走路比較慢
走路對身體的影響首先需要更正一點,這個實驗中的“快”依然還是處于正常的行走速度,隻不過是範圍内的最大值,并不是人們想的那種安裝了風火輪一個勁兒地沖。
人們總說老年人做事要慢,不然會出事,指的是老年人遭遇突發疾病,和走路快慢沒有直接關系。
科學家們發現,走路快的人,在行走過程中會分泌更多的腎上腺素,這會有效促進人體燃燒脂肪,加快新陳代謝,對于老人來說尤其重要。
老人輕快地走路
老年人的很多疾病,都是缺乏鍛煉造成的,這是因為上了年紀之後,下肢的肌肉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退化。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加重了下肢的力量,但是在年老的時候,下肢會率先衰退。
實驗顯示,一個老人還能保持70%的上肢肌肉,但是下肢肌肉隻有年輕的時候的40%,這也是為什麼人越老越站不起來。
走路快的人,因為在行走過程中調動了整個肌肉群,導緻運動系統處于比較興奮的狀态,這樣有助于減緩下肢肌肉衰退的速度。
走路有助于減緩下肢肌肉衰退
肌肉衰退得慢,那麼老人就會有繼續走下去的動力;如果下肢肌肉衰退太多,老人會出現走路勞累,越來越不愛走路。
加上現在的生活水平高,老人吃得非常好,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脂肪的堆積,患上“三高”,并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走路快慢延長壽命不僅适用于老年人,對年輕人也同樣合适。
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長期坐在電腦面前,每天上班通勤都是乘坐交通工具,運動量非常少。
再加上吃快餐、外賣等食物,目前“三高”的發病年齡逐漸年輕化。
對于年輕人來說,能走路還是盡量多走,不然下肢肌肉會提前衰退。
長期坐在電腦前
過度走路的危害走路雖然好,但是不提倡過度走路。
現在的手機會記錄一個人每天的步數,然後在社交軟件上排名,這一定程度上激發了人們的鍛煉欲望,是好事。
但是有的人太過于在意自己的排名,為了獲得第一,拼了命地走路,一時之間網上興起了“暴走團”,就是每天走個幾十上百公裡,步數以萬步起算。
暴走團在壓馬路
醫生不建議這樣鍛煉,因為這樣不僅沒有加強身體,反而損傷了自己的膝關節,造成關節炎或者膝蓋磨損。
走路過度會導緻細胞無氧呼吸産生乳酸,堆積在肌肉裡面導緻出現酸痛,長期下去會傷害肌肉組織,造成永久性肌肉疼痛。
我們的膝蓋裡面存在着一種“潤滑劑”,它的量是固定的會随着人的運動越來越少。
所謂的暴走,其實就是在提前消耗“潤滑劑”。
膝關節組織
沒有了潤滑液,膝蓋的骨頭與骨頭之間的摩擦就會更大,導緻人感受到疼痛。
過度走路還會讓關節處長出骨刺,越走越痛苦。
此外,過度走路是在加重身體的負擔,這對心髒來說是一種傷害,對于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過度運動起不到延年益壽的作用,反而會縮短壽命。
但是也有人說,自己根本就沒有過度走路,甚至不怎麼走路,為何還是會出現關節水腫、疼痛的現象呢?
很有可能這不是因為運動引發的損傷,而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導緻的痛風。
膝蓋疼痛
不良飲食痛風是一種因為尿酸過高引發的關節炎,多發于腳趾、膝蓋、肘部、手腕等部位。
它們并不是關節磨損,而是尿酸在關節部位堆積形成尿酸鹽沉澱,它們卡在關節之間,影響正常活動,導緻運動的時候疼痛、紅腫。
引發痛風的原因是攝入了過多的嘌呤,引起尿酸代謝混亂。
一般來說痛風多發于男性,因為它們喝酒、吃肉吃得多,這些都會加劇身體内的嘌呤從而引發尿酸紊亂。
痛風疼痛
但是随着飲食行業的興起,肉類、海鮮、含酵母飲料的興起,不論男女老少都吃下了過量的嘌呤,這導緻痛風疾病已經擴散到了各個人群。
各種麻辣燙、冒菜、火鍋等重口味食物,讓人們攝入了過多的糖、鹽和油脂,增加了患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
加上現在人們的飲食作息不規律,熬夜、不按時吃飯、暴飲暴食等,癌症這些年正在朝着年輕化趨勢邁進。
火鍋重油重鹽重辣
如何健康生活不管男女老少,對應該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當然是生命在于運動,應該适當鍛煉,走路是一種近乎無成本的鍛煉方式,任何人都能參與。
但是走路也應該注意度,不要為了社交軟件上的走路第一名而讓自己幾萬步幾萬步地走,這樣不僅沒有鍛煉意義,反而把自己的身體傷害了。
走路幾乎無成本
其次就是良好的飲食習慣,一日三餐要按時吃,并且做到營養搭配,肉類、蔬菜、水果等合理分配量。
不要暴飲暴食,也不要挑食,燙頭可以,抽煙喝酒最好不要。
對于老人來說,因為運動量不及從前,所以應該适當控制飲食的量。
很多老人遵從老祖宗的習慣喝白粥,覺得這樣更養胃。事實上,白粥沒有太多的營養,含量最高的是糖,不僅不養生,反而會造成血糖偏高。
合理膳食
如果真要喝粥,可以在粥裡面添加粗糧以及蛋白質。
最後當然就是作息規律,因為手機等電子産品興起,很多人明明到了該睡覺的時候,卻依舊在看手機。
并且這個趨勢不分年輕人和老年人,有些上了年紀的人玩手機玩得比年輕人還要厲害。
這樣做其實非常有害,第一是晚上玩手機光線昏暗,手機作為環境中最強的亮度,對眼睛是一種傷害。
第二,玩手機大腦得不到休息,熬夜傷神又傷身。
第三,很多人玩手機要麼躺着,要麼就是坐姿不良,長期下去對腰椎不好。
健康生活
祝願每個人都有健康的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