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荀子思想對當時的影響

荀子思想對當時的影響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2 06:09:36

荀子是戰國晚期的一位儒家大師,姓荀名況,趙國人。生卒年代不詳,他一生見于記載的最重要的活動時期是公元前298年到公元前238年之間。有人認為,卿是他的字,也有人認為“荀卿”是當時人對他的尊稱。漢宣帝時諱詢,所以漢人稱他為孫卿。

荀子思想對當時的影響(先秦時代最後一位儒家大師)1

他一生的經曆大概與孔子、孟子相似,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報負,也曾遊曆各國,比如趙國、齊國、楚國、秦國,但都沒有得志,晚年從事著述立說和教育的工作。在中國曆史上發生重大影響的韓非子、李斯就出自他的門下。

戰國時期,齊國君王在都城臨淄附近設立稷下學宮,招徕天下遊學之人,一時之間成當時最大的學術中心,齊宣王喜好“文學遊說之士”,鄒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環淵等七十六人聚集在學宮中,進行著述講學的工作,有些遊士還被授予大夫的爵位。

荀子五十歲時,到稷下遊學,當齊湣王末年。其時,田骈、慎到等都已去世,荀子便成為稷下最突出的大師了。荀子到齊國之後,建言齊湣王行禮義,施“勝人之道”,争取統一天下。他說,乘“勝人之勢,赴勝人之道,求仁厚明通之君子而托王焉,與之參國政,正是非”,做到這些,“則國孰敢不為義矣?君臣上下,貴賤長少,至于庶人,莫不為義,則天下孰不欲合義矣?賢士願相國之朝,能士願相國之官,好利之民莫不願以齊為歸,是一天下也”。

荀子思想對當時的影響(先秦時代最後一位儒家大師)2

他還告誡湣王說,今楚在前,燕在後,魏在右,如果盡早奮發圖強,實行“勝人之道”,就有被瓜分的危險。但是齊君并沒有采納他的意見。後來,齊國果然被燕将樂毅率領的五國聯軍打敗,幾至喪國,齊湣王也被楚人殺死。荀子認為,齊湣王“不由禮義而由權謀”是導緻失敗的最根本原因。

荀子離開齊國後,到了楚國。楚相春申君,讓荀子做了蘭陵令。但是由于遭受讒言,他仍然得不到重用,無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于是,他又離開楚國,去了趙國。趙孝成王待之為上賓。

荀子與趙國君臣議兵,強調禮義教化,反對權謀勢利,攻奪變詐。可能被認為迂闊而不切于實用,而一直也未受到重用。此時,楚國春申君強請荀子赴楚,于是荀子離開趙國,重新回到楚國,仍做蘭陵令。楚考烈王二十五年,春申君被殺,荀子也被免官,其後他定居蘭陵,專心著述,直到臨終。死後,葬于蘭陵。

荀子思想對當時的影響(先秦時代最後一位儒家大師)3

荀子在做蘭陵令之前,曾到過秦國。他對秦國軍政民風很是贊許,曾将統一天下的希望寄托在秦國。荀子見過秦昭王,并以“三王之法”說秦王,但其時秦昭王喜戰争攻伐,不采納他的意見。他的學生李斯,認為秦可以統一天下,所以要去秦國施展報負,離開之前與老師辭行。師生之間,就仁義與權謀的利害發生分歧。李斯重權謀而輕仁義,認為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而荀子認為重權謀輕仁義是本末倒置,緻亂的根源。秦國的軍事力量固然強大,但禮義教化的作用更根本。師生之間分歧,也正是儒家與法家之間的根本分歧。

荀子的思想集中保留在《荀子》一書,現存三十二篇,可以認為大部分是荀子自著。荀子的思想與法家相近,所以從漢以後,就不再受到重視。唐代的楊倞是第一個為《荀子》作注的人。直到清代才有人繼續為《荀子》作注。

荀子思想對當時的影響(先秦時代最後一位儒家大師)4

荀子生活于戰國晚期,對于諸子百家的學說有廣泛的吸收,他不僅是儒家的集大成者,同時也是先秦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