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
“人不是靠他生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
20世紀60年代的極簡主義,提倡設計簡化、形式簡約、回歸自然,一時風靡于全世界。如果是一位學習者,拿來主義,借鑒應用極簡主義,就是一種學習方法——極簡學習,可以使複雜的學習内容變得簡單、易學,可以使高深的理論知識變得可感覺化。應用極簡學習,要掌握好四個學習原則:
1.舍棄“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魯迅先生這句話是說你在那裡有舍得,就在那裡有獲得。有舍有得,方可成為人生赢家。有舍有得,方可獲取成功。
舍棄,就是去粗取精,留下精華。學習就是把最難懂的概念、原理、公式、法則,舍棄掉,留下最容易理解的東西。其實,核心概念一般僅有5~10個字。如剪裁大師設計衣服,青年人的是前襟比後襟長,因為青年人仰着頭走路;中年人的是前襟與後襟一樣長,因為中年人是直着走路;老年人的是前襟比後襟短,因為老年人是低着頭走路。
2.簡化
學習就是把最難懂的最繁雜的東西,用自己的觀念、想法去認識清楚弄懂。教學,就是把最難懂的概念、原理、公式、法則,轉換成簡單易懂的東西,讓學生理解掌握了。教育,就是把艱深的深刻道理,淺顯地簡化表達出來,讓學生易學易懂。霍金的《時間簡史》,超級暢銷書,全球銷量2500萬冊,是因為裡面僅有一個物理公式,沒有其它艱澀艱深的物理公式,可表述的黑洞、混沌、相對論等高深物理理論知識,卻簡單易學易懂。一本《道德經》,僅有5000多言,卻把“修身齊家平天下”講得提綱挈領,言簡意赅,句句哲理警語,不像現在的網絡作家動不動洋洋灑灑,就是幾百萬字、幾千萬字,還空洞無物。
3.舉例
舉例,就是枚舉法。學會一個核心知識點,最有效的方法是舉出2~3事例,并加以驗證。如數學上的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理解這個空集概念。如果老師加以引導,舉出事例如空籃子、空瓶子、空房子、廢棄的廠房等幾個空集事例後,就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轉換成具體的事物,學生自然就會理解了。同時,也把空曠的宇宙當作一個空集來認識,從而引發空集是無限集還是有限集的大讨論,保證了學生持續有效的學習。這樣舉例比用“大于3且小于1的數組成的集合”或引出空集,要形象生動的多,不至于學生在老師講解完空集後,還是一頭霧水,不能全面理解空集。
4.比喻
善用比喻,巧用明喻、暗喻,你可以把一個很難澀的概念、問題、理論簡單化,達到通曉的目的。話說愛因斯坦發明相對論後,僅有極少數的幾個人能理解。一位記者曾要求愛因斯坦用最簡單的方法說出相對論的道理,于是愛因斯坦說,所謂相對論,就是當你和自己最喜歡的人在一起時,1小時就像1分鐘那樣短暫;而當你的屁股坐在火爐上時,1分鐘就像1小時那樣漫長。這個幽默的比喻,雖然形象且缺乏物理定義的嚴謹性,但是它卻觸及了相對論的核心本質:時間的存在是相對的。愛因斯坦的比喻可以讓一個對物理學沒有任何根基的人,也能了解一星半點,顯示了一個大物理學家把一個高深的物理理論,怎樣用最淺顯的言語簡化表達出來的功力。
其實,善用比喻可以使人們能快速洞悉的事物本質,因為比喻可以把事物之間的關系聯結起來,實現感覺之間的相互溝通,從而有利于加深我們對事物的理解與認識,還可以拓寬我們的知識視野和思維格局。
結語
極簡學習,相當于數學上的減法運算,把生活中多餘的東西删除掉,留下有用的東西,做到胸有成竹,使認知如汩汩泉水,奔騰而出。學習是一個把複雜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的過程,學習是一個把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象或實物的過程。具體來說,就是應用極簡學習的法則:舍棄、簡化、舉例和比喻,去粗取精,去僞存真,把艱澀的概念物象化,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把抽象的理論模型化。如果你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學會了“極簡學習”,将會使學習事半功倍,受益匪淺。
應用極簡學習的方法,你必須做到:
1.要學會舍棄,去粗取精,去僞存真,将知識簡化到完全能夠可理解的程度。
2.要學會簡化,删難去繁,在可理解的認知範圍内,把知識轉化為簡單易懂的信息。
3.綜合運用舉例和比喻等學習方式,把那些艱深難懂的複雜知識内容,變得可聞可視可聽可感可知。
馬九克著《輕松高效編輯教學文檔》馬九克極簡教育技術叢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