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山東十大特色菜系

山東十大特色菜系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8-17 16:50:24

山東十大特色菜系?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聽過中國“四大菜系”之說,分别指的是魯菜、川菜、粵菜、淮揚菜它們都是經過時間的洗禮、長期的演變而形成的菜肴體系,具有非常鮮明的地域特色,也是被社會所公認的中國菜肴流派,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山東十大特色菜系?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山東十大特色菜系(山東10大經典名菜)1

山東十大特色菜系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聽過中國“四大菜系”之說,分别指的是魯菜、川菜、粵菜、淮揚菜。它們都是經過時間的洗禮、長期的演變而形成的菜肴體系,具有非常鮮明的地域特色,也是被社會所公認的中國菜肴流派。

在這四大菜系裡,還可以分成自發型菜系和影響型菜系。其中,魯菜屬于自發型菜系,也是四大菜系裡唯一的一個自發型菜系,顧名思義,就是自己創造出來的。而另外三大菜系,川菜、粵菜、淮揚菜,都屬于影響型菜系,在形成過程中,深受其它菜系的影響。因此,人們還将魯菜稱為“四大菜系之首”。

2018年的時候,中國烹饪協會向世界首次發布了中國菜裡的地域經典名菜,當中就包括山東菜,其中有10道魯菜當選,也被稱作“山東十大經典名菜”。

這10道菜,可以說是非常出名、也是家喻戶曉的名菜。接下來,懶喵就跟大家說說,這10道菜都是哪些?看看你吃過幾種?

1、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據傳最早出現于清朝光緒年間,是由當時山東濟南九華樓首創的菜品,不過那時候還不叫“九轉大腸”,而是有個更接地氣的名字,“紅燒大腸”。後來衆多名人在此品過這道菜後,贊譽有加,并稱這道菜就像道家“九煉金丹”一樣精工細作,從此就有了”九轉大腸“這一名字。

九轉大腸選用的主要原料為豬大腸,将豬大腸焯水處理後,再進行油炸,然後灌入10多種佐料,用微火煨制而成。做好的九轉大腸,外觀色澤紅潤,層層相疊,造型十分美觀,嘗起來也是肥而不膩,五味俱全,非常好吃。

2、蔥燒海參

蔥燒海參源自山東煙台、青島一帶,也是魯菜中的一大經典名菜。這道菜選用的原料非常簡單,從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主要有兩樣,海參和大蔥。其中在海參的選用上,也是其好不好吃的一大關鍵。

魯菜蔥燒海參裡選用的海參,主要為山東沿海地區所産的肉質肥厚的刺參,也是海參中的上等佳品。将海參切條焯水後,再往鍋中加油放蔥段爆香,然後将蔥段撈出,放入海參,加佐料和高湯焖至湯汁快幹時,再加入前面用到的蔥段翻炒即可。大蔥的味道, 剛好能去除海參帶有的腥味,吃起來是香滑柔軟、湯汁濃郁。

3、孔府一品鍋

魯菜裡面還可以細分成以青島菜等為代表的膠東菜,以濟南、德州、泰安等為代表的濟南菜,以及由孔子孔家演變出來的孔府菜等。孔府一品鍋,正是孔府菜裡的一道經典名菜。相傳清朝的皇帝常到孔府去,孔府都會以最高禮遇來招待,餐桌上必備的一道菜,就是孔府一品鍋。

清朝時期實行的是品官等級制,官銜由一品到九品,其中一品最高。清朝皇帝将孔府列為一品官的官府,并将這道餐桌上出現的,以海參、魚刺、魚肚、母雞等多種名貴食材蒸制而成的湯菜,賜名為“當朝一品鍋”,代代相傳下來,就有了我們今天吃到的“孔府一品鍋”。

4、博山豆腐箱

博山豆腐箱,是源自山東淄博博山區的一道名菜,它的主要原料為豆腐。據說在清朝乾隆時期,乾隆皇帝南巡時路過博山,當地官員招待皇帝用膳時,就有博山豆腐箱這道菜。乾隆皇帝嘗過後贊不絕口。

在制作豆腐箱的過程中,需要先将豆腐切成合适的方塊大小,用油炸至金黃色後撈出,然後在豆腐塊的其中一面切開一塊皮(不切斷)做箱蓋,挖出裡面的豆腐,放入調好的餡料,再經過蒸制而成。出爐後的博山豆腐箱,口感細膩,吃起來又嫩又滑,讓人回味無窮。

5、春和樓香酥雞

說到被評為山東“十大經典名菜”之一的春和樓香酥雞,我們就要提到兩個關鍵詞,春和樓、香酥雞。

春和樓是一家主打魯菜的餐廳,也是山東青島年份最久的老字号,最早營業于清朝光緒年間,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曆史。香酥雞,是魯菜裡的一大經典,主要以筍母雞為原料,先用高湯蒸熟,再經油炸制成,吃起來肉爛味美,非常好吃。香酥雞也是春和樓餐廳主打的一道菜肴,因此就有了“春和樓香酥雞”這一名字。

6、爆炒腰花

記得第一次吃“爆炒腰花”這道菜,是在一家川菜餐廳,因此我一直以為它屬于川菜。後來才了解到,川菜裡的爆炒腰花,其實源自魯菜。所謂的“腰花”,指的就是動物的腎髒。這道菜用到的主料,主要是豬腎(豬腰)。

在烹制爆炒腰花時,對豬腰的處理非常重要。因為豬腰本身帶有很重的腥臊味,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會毀了一鍋菜。将腰花處理幹淨并腌制片刻後,下油鍋炒至開始卷縮後撈出,再加入配菜翻炒,最後放入腰花,快速颠翻、調味,即可出鍋。爆炒腰花裡還有甜口、酸口、鹹口、辣口之分。

7、滑炒裡脊絲

滑炒裡脊絲,應該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一道家常菜了,無論生活在哪個地方,相信大家對這道菜都不陌生。這道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常小炒,也屬于魯菜系,是山東一道非常傳統的特色菜肴。

滑炒裡脊絲選用的主料為豬裡脊肉,這也是整頭豬身上最嫩的肉。在炒之前,應先将裡脊肉切絲,用雞蛋清、澱粉上漿,再加入适量油抓勻。這樣既能夠鎖住肉中的水分,也不容易結塊,吃起來味道會更加滑嫩可口。

8、糖醋裡脊

如果問大家一個問題,“糖醋裡脊”究竟是哪裡的菜?相信江浙的朋友會說是淮揚菜,廣東的朋友會說是粵菜,川渝一帶的朋友會說是川菜。畢竟,在淮揚菜、粵菜、川菜裡,的确都有“糖醋裡脊”的身影。

如果說“糖醋裡脊”魯菜裡也有,相信很多朋友會不服,因為“酸甜口”好像和魯菜并不搭邊。在我們的認知裡,偏愛酸酸甜甜的糖醋口味的,應該是南方人才對。其實,糖醋裡脊是魯菜裡的經典代表作。據說,這道菜還是清朝禦廚專為慈禧太後研制的。

9、汆西施舌

“汆西施舌”這一菜名,讓人乍一看上去,摸不着頭腦,感覺每個字都認識,但組合在一起,卻不知道是啥意思。“西施舌”,是産自山東膠南、日照沿海一帶的一種貝類海鮮,因為貝殼打開時,吐出的貝肉很像舌頭,就有了“西施舌”這個名字。“汆”,則是一種烹饪方法,可以簡單理解為把食物放到沸水裡稍微煮一煮。

這樣組合起來看,“汆西施舌”就是以貝類海鮮西施舌為原料,經過清洗、汆燙後,再加上調料制成的一道菜肴。這種做法可以充分凸顯出西施舌原本的鮮味,吃起來也是肉質甘甜,又嫩又滑。

10、濰坊朝天鍋

提到山東經典名菜“濰坊朝天鍋”,我們就要先說到它的由來。相傳在清朝乾隆年間,山東濰坊當地趕集的人們吃不上熱飯,于是就有人在集市上架起了大鐵鍋,将豬雜放在鍋裡煮,然後撈上來切成絲,再撒上調料,供人們卷着餅吃。大夥吃着餅,喝着湯,很快就暖和了。因為這種鐵鍋沒有鍋蓋,人們又稱其為“朝天鍋”。

演變到現在,濰坊朝天鍋已經成為魯菜裡的一道經典名菜。這道菜一般是用雞肉、驢肉來煨湯,煮的主要是豬肝、豬肺、豬肚等。服務員會根據食客們的要求,将鍋裡的豬雜盛出來切碎,放在餅上,加上調料卷成筒狀,再送到食客手中,可以說是非常有特色。

【懶喵心得】

關于山東,我印象很深的就是電視裡的那句廣告語,好客山東歡迎你。作為孔子的故鄉,山東也是一個擁有博大精深文化的寶地,這其中就包括美食文化。在看了上面10道經過中國烹饪協會評選出來的、推薦給世界的經典魯菜,相信大家都會和我一樣感歎,魯菜,不愧是四大菜系之首。

用大白話聊美食,我是懶喵,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随手點個關注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