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我跟大家說,字節跳動和抖音出了一份私域經營白皮書。
(來自巨量算數)
這份報告很詳細,代表着抖音針對企業号的私域經營進入了一個精細化運營的2.0時代。
同時,這也是對私域流量龍頭微信和電商龍頭淘寶的一次挑戰。
搶微信用戶的時間,特别是微信私域陣地“公衆号”的用戶,做淘寶電商的生意。
當然,對更多的企業來說,特别是借助于互聯網做生意的企業,把流量和詢盤在私域裡成交轉化,已經成為了不得不做的事。
為什麼呢?具體要怎麼做呢?我們往下看。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0年12月,中國有9.89億的網民,進行過網絡購物的用戶規模有7.82億,占總體規模的8成。
2020年數字經濟整體增速達到15%,網上零售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接近四分之一。
這些數字其實非常恐怖,它們都是以“萬億”為單位。
當然,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疫情再次催生線上交易,把線下的需求轉移到了線上。
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做生意的邏輯在發生着進化。
無論是做經營,還是做銷售,大家都知道這麼一個做生意的公式:
銷售額=流量×轉化率×客單價×複購率。
不管是電商交易,還是線下到店,首先要獲得流量,然後再完成其他的生意。
獲得流量的方式一般有兩種:
第一是通過内容,比如短視頻、圖文,去獲取公域流量。
第二,就是通過投放,比如信息流廣告、DOU 、百度競價,來付費獲取平台的流量,花錢就完事了,跟電視打廣告一樣。
這就像是免費推廣和付費推廣的區别。
這個階段的重點就叫做:“吸引用戶注意力”,讓你看見我,讓你了解我,最好還能對我感興趣。
這樣會帶來大量的用戶與企業接觸,他可能是被一篇文章吸引,可能是對一條短視頻有共鳴,可能是正好有共同的需求。
這些關注了你的人,被你吸引的人,被你花錢投廣告看到的人,甚至是已經購買過你的産品和服務的人。
他們,既是企業流量的來源,也是企業生意的基礎。
這也僅僅是基礎,這個用戶還是屬于公域流量,是大海裡的一滴水,并沒有成為你的客戶。
就像海王在廣撒網,一次性選擇了幾百人聊天,你以為自己是個寶,實際上還有大寶、二寶、三寶等等。
同樣,大部分的流量生意還在一個單項的交互和選擇之中,大家是隔着一層窗紗在盲人摸象。
怎麼辦?
目前有效的解決辦法有兩個。
第一、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也就是從競争對手出發,我不需要比獅子跑得快,我隻需要比對手跑得快,最好還能踹他一腳。
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通過對比就找到每個商家的優劣之分。
我們把自己的核心優勢作為“關鍵詞”打出去,或者是通過長久的、優質的内容吸引并且聚攏一批人,都可以達到這種效果。
第二、就是建立私域。
這就是從流量本身,也就是從用戶角度出發。
大家不是隔着一層紗,總是在單向的聯系嗎?
那好,我們就把這些用戶彙聚在一個可以随時觸達,随時溝通的流量池裡。
大家可以沒有邊界,沒有距離的溝通。
在這個私域流量池裡,企業與用戶的角色就完全變了,不是“吸引用戶注意力的生意”。
而是企業通過對于流量人群的研究,加上精細化運營,從直接推銷變成深度互動,從一次轉化變成多次複購,把商業流量變成你的粉絲和支持者,不斷加深對品牌的認知。
我更願意把建立私域叫做“跟用戶像朋友一樣聊天”,就有點像羅永浩說的“交個朋友”。
以往,企業進行私域流量轉化的主要陣地,都是在微信上,成交的平台,都是在淘寶天貓、拼多多、京東上。
這次抖音對兩方主導地位發起的挑戰,也确實值得我們期待。
有競争才會促進整個市場的創新、變革和繁榮。
目前就私域流量而言,微信上一般有三種玩法。
第一、以“訂閱号”或者“視頻号”為基礎,以原創内容為持續的價值輸出獲得用戶,在訂閱号上完成轉化和購買,這種持續的時間會很長,但是用戶粘性會比較高。
比較遺憾的是,這種玩法在公衆号紅利期很容易成功,但在公衆号已經被定位是私域流量工具的時候,現在再去做訂閱号需要産品、營銷、設計、研發,甚至是其他渠道一起發力,才有可能做好。
這就是通過你的整體經營産生商業價值。
像微信現在已經有公衆号訂閱号、服務号、朋友圈、視頻号、微信聽書這5個相互關聯,覆蓋圖文、視頻、音頻的内容載體。
第二、以“微信群”為基礎,這就是做社群。我們可以把手上不同的客戶不斷細分,導入不同的微信群,也可以是邀請其他渠道的用戶進入微信群,進行精細化的觸達和溝通。
微信群就是一個更深入的教育和篩選過程,畢竟任何一篇文章或者一個視頻都不能完全表達創作者,也不能反映用戶的真實情感。
大家都需要一個更深入的溝通,微信群就是幹這個事的。
這裡比較考驗的就是運營人員的互動能力和持續的内容輸出。
第三、就是以“小程序”作為入口,搭建你的會員體系。同樣,小程序目前還可以聯通公衆号和圖文内容,也可以作為支付購買的手段。
它在私域裡是一個出現頻率非常高,也是很實用的工具。
其次就是SCRM的客戶管理系統,特别是在企業微信和微信正式打通後,這種企業營銷工具也需要利用起來。
當然,利用微信做私域的缺點也很明顯,對于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說,微信可能僅僅是提供群聊、私信的工具,并沒有形成上面我們說的三個完全的玩法。
可能大部分的運營成果,都是需要投入很多人力去攻關用戶,去嘗試構想每一個用戶場景。
沒有什麼全面的經營數據分析和策略指引,對不同階段和不同場景的顧客都是一個辦法。
所以,很多微信群一開始很熱鬧,最後都慢慢變成了沒人吭聲,自動推銷的“僵屍群”了。
相對來說,抖音企業号2.0計劃還是做了一些非常不錯的創新。
比如說識别用戶,自動分層,分成路人粉、好感粉、真愛粉。
粉絲是路人粉增長了,還是真愛粉增長了,這就可以檢驗和量化你運營的實際效果。
(來自巨量算數)
抖音是做了四大場景,來為企業搭建整個私域的流量池。
分别是企業主頁面、企業訂閱号、企業1對1私信、企業群聊。
這四個場景就完成了一個公域流量到私域粉絲的閉環。
從初次觸達,點擊關注後,就自動關注訂閱号完成反複的内容觸達,再到客服一對一溝通轉化,最後到群裡通過社群營銷完成轉化和複購。
(來自巨量算數)
抖音的企業号私域玩法更具有針對性,對商業價值的挖掘更加深刻和主動,而且承擔了一部分運營和統計的部分。
如果将企業号做起來,那麼抖音就可以從一個娛樂的短視頻平台,轉型成為社交、資訊、零售、電商性質的綜合性平台,去輔助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
這與當下的政策也比較貼合。
其實,我們也可以看的出來,在疫情可能又有反複的“後疫情時代”,全面線上化經營已經成為趨勢。
頭部企業全在挖掘數字化的生意價值,都想做平台,而中小企業就在全面擁抱數字化帶來的生意空間,傳統企業則是加足馬力進行轉型。
精細化的運營,和數字化的營銷,已經成為了企業解決生意增長的一體兩面。
從流量到生意,我們經曆了進化,用戶也交過學費,單純的去吸引用戶注意力,不再是我們生意的重點。
而是打通流量的全渠道,輸出品牌價值,讓用戶從一片大海中的一滴水,成為我們池塘中最重要的一個夥伴。
也許理想中的私域,是跟用戶保持緊密的連接,通過傳播品牌價值觀和專業領域的意見,幫助用戶生活的更好,工作的更好。
同時,通過這種“利他”的互動和交流,我們也能找到和沉澱一群對于企業認同很強的用戶。
這樣的私域經濟,也許才符合未來企業對于轉化率和複購率的追求。
—
責任編輯 | 羅英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