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緬甸再一次發生了政變,帶領緬甸經濟獲得高速發展的昂山素季又被軍方扣押,國家又走到了十字路口。從1948年獨立到現在,緬甸已經獨立了70多年,但是緬甸卻發展成為了世界最落後的國家之一。由于緬甸局勢的不穩定,使得中國的利益也受到很大的威脅。因此,我們必須好好了解下緬甸問題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土司問題的延續提到緬甸,這個國家還是有點曆史的,曾經也建立了武功赫赫的大帝國。在唐朝時期,緬甸曾出現了封建制的骠國;1044年,緬甸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專制國家——蒲甘王朝。後來該王朝和元朝争奪土地,被元朝給打垮了,元朝乘機在此設置緬中行省,推行土司制度。這算是中國版圖唯一一次瀕臨印度洋了。明朝建立後,繼承元朝的土司制度,但是并未在此駐紮一兵一卒,隻滿足于冊封。
于是分裂的緬甸各國就相互内戰,最終是東籲王朝統一了各國。東籲王朝統一後,又出兵雲南,和明朝大戰。最終雲南算是保住了,但是雲南邊疆的各個土司小國卻被東籲占據了。東籲王朝還占據了泰國、老撾等地,幾乎統一了中南半島。
1752年,貢榜王朝取代了東籲王朝。在孟雲時期,緬甸不斷入侵雲南,企圖吞并雲南的土司。在這種情況下,清朝和緬甸開戰。在戰争期間,清朝收複了孟拱、木邦、孟艮、整邁等在明朝萬曆年間被緬甸占據的土司。不過緬甸臣服求和後,清朝就不再幹涉緬甸對這些土司的控制。
當中國在雲貴地區進行風風火火的“改土歸流”的時候,緬甸的土司制度卻不斷完善起來。緬甸的土司主要集中于北部的撣人地區,主要分布在撣邦、曼德勒省、實皆省、克欽邦、克倫邦等地,數量在30個左右。而建立緬甸的民族為緬甸族,他們主要分布在緬甸的南部。由于撣人土司衆多,緬甸國王不敢公然削藩,隻能通過駐兵、征稅、冊封、聯姻、任職等方式加強其聯系,加速其融合。
然而,緬甸兩大民族的融合最終被英國人的到來給打斷了。1885年,緬甸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在緬甸内地設置了一系列的官僚體系,進行垂直管理,對于撣人地區就保留土司制度。不僅如此,英國在利用緬人和撣人推行分而治之,使其相互制約,如此穩定自己在緬甸的統治。
緬甸地方武裝
1948年,緬甸獨立,但是土司制度依然存在,緬甸中央政府和土司之間的矛盾遲遲無法解決。直到1959年,33個土司宣布放棄了世襲的權力,将行政權移交給撣邦新政府,如此緬甸的土司制度才宣告結束。但是土司對緬甸的影響并未徹底結束,許多地方土司并未放棄武裝,以至于緬甸難以形成強有力的中央集權,這是緬甸難以發展的一個根本原因。
二,軍人專制第二次世界大戰并未給緬甸帶來多大的民族災難,但是卻讓緬甸内部迅速分裂為了兩大陣營。在日本人侵占緬甸之前,緬甸已經出現了許多的民族獨立武裝,他們正在尋求機會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1942年,日軍占領了緬甸,便在緬甸扶持反英勢力,日本人選中了昂山,幫助他建立了緬甸獨立軍。
如此,名義上獨立的緬甸就倒向了日本。緬甸加入日本陣營就砍斷了中國的援助路線,為了打通滇緬公路,美國、英國和中國組建了軍隊遠征緬甸,中國的遠征軍就曾被昂山擊敗,而且被他殘忍虐待。但昂山也是見風使舵之人,他見到日本日薄西山,于是立馬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對日本倒戈一擊。日軍投降後,昂山成為了緬甸國父。
昂山
二戰後,昂山并未立即将英國趕出國内,而是和英國進行談判,試圖平穩地過渡政權,英國也答應給緬甸提供大量的援助。可昂山此舉遭到其他政黨的反對,最終昂山在1947年被暗殺,留下了一個諸多問題尚未解決的國家。
緬甸獨立後,仿照西方國家建立了聯邦政府,推行了議會體制。但是這套制度軟弱無力,難以改變該時期緬甸政黨林立,土司割據的現實。在緬甸獨立後的10多年,經濟并未得到良好的發展,反而人民生活水平直線下降。緬甸也就這樣渾渾噩噩地浪費了10年光陰。
1962年,掌握兵權的奈溫将軍以維護統一為借口,發動了政變,結束了議會體制,建立了軍人專制。奈溫政府以強權統治全國,雖然讓國内局勢安定了,但是經濟建設卻是一塌糊塗。奈溫政府宣稱緬甸走上了社會主義,對經濟進行全盤的國有化,實際上就是将資源全部控制在軍人手中。同時,奈溫政府又十分腐敗,導緻民怨四起。
奈溫
1988年,蘇貌接過了奈溫的政權。他宣稱要還政于民,解除黨禁,實行多黨制。黨禁解除後,全國出現了233個政黨。緬甸軍方對選舉信心滿滿,為了做十足的保障,他們還囚禁了民盟領導昂山素季、丁吳等。1990年,緬甸進行大選,結果軍方隻獲得了10個席位,而民盟卻獲得了396席。于是蘇貌不肯放權,繼續囚禁昂山素季。
1992年,丹瑞将軍接替了蘇貌,開始在有限範圍内推行改革開放,釋放500多名政治犯,但是昂山素季繼續被關押。丹瑞政府的執政還是值得肯定的。該政府時期,緬甸在政治上不斷完善法律體系,逐步推行民主化;在經濟上制定了經濟發展計劃。
昂山素季
但總體而言,丹瑞政府又不肯放棄自己的權力,使得自己成為了緬甸發展最大的阻礙。2008年,緬甸新憲法規定:三軍總司令提名的非選舉議員要占25%,這就保障了軍隊對政府的控制,不過軍人畢竟做了一定的讓步。2015年緬甸進行大選,民盟再次獲得半數以上的選票第二年,民盟正式執政,結束了軍人統治時期;2020年,緬甸再次大選,民盟獲得了壓倒性的優勢。就在此時,軍方再次出手了……
三,轉型中的緬甸緬甸的面積有68萬平方公裡,人口5000多萬,國内資源豐富,其中全球 95%的翡翠、樹化玉産自緬甸。緬甸西南部瀕臨印度洋,擁有1930公裡的海岸線,是中國通往印度洋最近的通道。可以說,緬甸的經濟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然而長期内亂、專制、閉關鎖國等導緻國内經濟長期發展緩慢。
緬甸經濟增長速度
獨立之初,緬甸隻是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主要以出口柚木、大米、甘蔗等農産品長期以來,農業的産值占據了國内總産值的半壁江山,而工業産值隻有十分之一。在軍人專制時期,緬甸的法制不健全,對私有财産的保護不足,抑制了國内資本的投資,導緻大量的資本流向了海外,也加劇了國内的貧富分化。
從2016年民盟上台執政後,緬甸的局勢開始有了一定的改變。在政治上,民盟加強法治建設,打擊腐敗,推動民族和解與教派和解,逐漸形成了“文官領政、文軍共治”的局面。在經濟上,緬甸積極參與國際市場,尋求改善民生,吸引外國的投資。
從1992年丹瑞政府上台到民盟執政時期的近30年間,緬甸的經濟處于了快速的恢複和發展狀态中,落後的局面正在改變的狀态中。但是目前緬甸依然是一個農業國,農業出口總值占據出口總量的30%,緬甸全國隻有52%的人使用電。到2020年,緬甸的人均GDP隻有1700美元,在全球排170名左右,依然處于倒數。
随着緬甸政治轉型進入“深水區”,政治發展也出現諸多難題。民盟如果繼續執政,必然會觸動軍人的底線,于是就出現了這次事變。這次事件對于中國來說也并非什麼好事。民盟雖然是在西方的支持下而上台的,但是上台後就立馬訪問中國,改善和中國的關系。緬甸也成為了中國投資的重點區域之一,如中緬石油管道、一帶一路等都經過了緬甸。緬甸的經濟快速發展,中國西南地區也将得利。一個穩定且友好的緬甸,符合中國利益,希望緬甸局勢盡快平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