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孩子内心世界,把話說到孩子心裡去,就能開啟孩子的心靈世界,與孩子愉快交流,讓孩子在您的引導下身心健康發展。
父母如何掌握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呢?
做孩子的朋友,取得與孩子之間的互相理解,離不開溝通,溝通是化解代溝的直接途徑。
其實,我們的生活處處都離不開溝通,人與人之間許多障礙的産生,與缺乏溝通技巧有很大關系,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在很多情況下,也是缺乏溝通技巧造成的。
那麼,我們該如何提高與孩子的溝通技巧呢?
一、學會傾聽的藝術
一般來說,好的溝通,是從傾聽開始的。
調查發現:并不是孩子不想和父母說心裡話,孩子的話有一半是被父母直接或間接打斷的。
現代家庭教育中,人們似乎患上了傾聽缺失症,父母隻知道怎樣去說教孩子,而沒有注意去聽聽孩子的想法。
傾聽是理解孩子的一種方式,傾聽會讓孩子感覺到你的關心和重視。傾聽的過程,是尊重孩子的過程,也是緩解孩子情緒的對程,更是自己獲得信息的過程。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許多沖突,實際上是因傾聽缺失造成的。
二、用“澄清”準确理解孩子
在孩子說話的時候,有些話表達得模棱兩可,混清不清,這時有些做家長的就根據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孩子的話意,結果是南轅北轍。所以當我們不太明白孩子說話的意思時,就需要對孩子的話進行追問,給予“澄清”。
也就是當孩子表述的是模棱兩可的話語時,我們可以用“你的意思是……”、“你是說……”、“你能再說一遍嗎?”等問句,向孩子提問,得到孩子的回答後,再重複孩子的意思,看是不是會得到孩子的确認。
澄清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更準确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是為了讓我們更準确地了解孩子的心意。隻要當父母認為自己無法确信是否明白孩子的話時,就應當使用澄清的技巧,以免造成雙方的誤解,做出錯誤的判斷
三、掌握談話的技巧
1.提問的技巧
提問技巧是談話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有效性與提問的内容和提問的頻率有關。
通常,大多數的有效的問話都是開放式的,人們常常以“什麼”、“怎樣”、“為什麼”、或“誰”等疑問詞開頭。開放式提問可以誘導孩子講出行為、想法和感受,鼓勵孩子說出更多的心裡話,同時通過鼓勵孩子講話促進他們與父母之間的溝通。
當我們對孩子的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後,可以采用封閉式的提問進一步求證孩子的想法。
這類問句通常以“助動詞”和“情感動詞”開始,并以“是”或“不”,或“一個短句”作為回答。例如:“在我們說的問題中,哪一個問題你最煩?”“你能提高你的學習成績嗎?”
一般來說,提出的問題要圍繞孩子的關注點,有效的問題隻能是對方所做陳述的反饋,而不是來自父母自己的好奇心,或者是為了結束談話的需求。提出問題後,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應該如何回答,要知道,孩子可能一時想不起該怎麼回答,讓孩子産生急于回答問題的感覺是有害的。另外,一次最好隻問一個問題,一口氣連問幾個問題,這會把孩子搞糊塗,他們可能避重就輕回答最不重要的那項。
最後,提問時要盡量避免指責性、質問性的問題。否則,會讓孩子産生防衛心裡!
2.即時反應技巧
當孩子興沖沖地向你講述他遇到的事時,你應該馬上停下手中的工作,很專注地聽他講,并伴随一定的情緒反應和回答,孩子會很愉快地和你談下去,并且以後也會經常把自己的秘密和你分享。但如果此時,你對他不理不睬,心不在焉,很不耐煩,或者幹脆打斷他的話,孩子與你的距離就産生了。這就是即時反應技巧。
即時反應一是公開表達你對自己、對孩子或你們間關系在此刻的感覺,二是針對此時此刻相互關系中的某些方面展開讨論或提供反饋,三是幫助孩子進一步認識自己與他人的關系,以及這種人際關系出現問題背後的原因。
3.慎用面質語言
面質就是運用語言來描述對方的感受。想法和行動中有在的明顯差異。矛盾,沖突和含糊的語義。目的是幫助孩子挖掘出認識自己的不同方法,或引導他們采用不同的行動或行為。
例如:孩子眼裡含着淚卻說:“我沒什麼事,一點也沒有!于是母親說道:“你說你一點事都沒有,可眼裡卻含着淚。"
面質語言技巧有助于幫助孩子檢驗自己行為的結果,而使他們無法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辯護。面質是一種挑戰,如果使用不當,會引起對方的抵觸和對立,所以要慎用。比如:“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你連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都弄不清楚?”等等。
要認識到,使用面質語言不是要對,對方進行攻擊,對,對方行為提出批評和異議。也不是對自己不滿情緒的發洩。它是一種積極的,為對方提供具有建設性和指導性反饋意見的手段,所以面質語言并不是一種對抗,而是與對方站在一起。
為了避免指責,面質時應該隻針對問題中的矛盾,而不是針對他本人。同時在面質前應該建立良好的相互關系和一定的信任度,
另外,還要循序漸進。
4.談話要分先後主次
很多父母跟孩子說話,一開口就說很長時間,非得把孩子說哭了不可。你沒有這個錯,還沒有那個錯嗎?總要給孩子找出個錯來。孩子跟父母辯解是沒有用的,好多孩子就幹脆不說話了。
父母與孩子談話要注意選擇問題的順序,可以先從孩子希望得到幫助的那個問題開始,這樣可以緩解當前呈現的問題,提高孩子的心理功能,并使相關問題得到解決。
然後,再切人讓孩子感到最痛苦不堪、煩躁不安,或最妨礙學習和生活的問題。
這樣就會有一個預熱過程,讓孩子能夠逐漸接受。如果知道孩子犯錯後,找到孩子就直奔主題,迎頭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痛斥,談話效果肯定好不到哪裡去。
溝通是一門藝術。約翰·奈斯比特在他的《亞洲大趨勢》中說:“給孩子以良好的教育,是全世界人的共同夢想。”但僅有良好的願望是遠遠不夠的,世界上沒有什麼偉大的東西從一開始就是偉大的,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愛孩子,如何讓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受,如何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擁有幸福的人生。
希望我的視頻能為你們架起一座通往孩子心靈的橋梁,成為你們的助手!#頭條創作挑戰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