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見muye
世雖有僥幸之事,斷不可存僥幸之心。
前兩天,看到劉震雲的一段采訪,他說:
“永遠别占人便宜。其一,大家聰明的程度都差不多,你占人便宜,對方其實是知道的,隻是不說。
其二,一個人都到了要占人便宜的程度,可見能力已經低劣到了何等程度。”
占便宜,是這個世界上最賠本的事情。
01
我先給大家分享一個哲理小故事。
有次,父親做了兩碗荷包蛋面條,一碗蛋卧上邊,一碗上邊無蛋。
兒子選擇了有蛋的那碗,結果表面沒蛋的那碗,碗底卻藏了兩個蛋。
父親告誡兒子說:“記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第二次,父親又做了兩碗面,還是一碗上邊有蛋,一碗沒有。
經過上次的教訓,兒子這次選擇了沒蛋的那碗,結果另一碗,不僅上面有個蛋,下面還藏有一個蛋。
父親指着蛋說:“記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虧。”
第三次,還是跟原來同樣的兩碗面。
這一次,兒子并沒有先做選擇,而是說爸爸是長輩,讓爸爸先選。
父親毫不客氣地端起有蛋的面,兒子端起沒蛋的面,結果意外發現碗底也藏着蛋。
父親意味深長地對兒子說:“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不會讓你吃虧。”
教育學家徐特立說過:世界上沒有便宜的事,誰想占便宜誰就會吃虧。
博主@沈淩是一家創業公司的老闆,他分享過一個故事。
公司之前招過一個保潔阿姨,是個單親媽媽,他給阿姨開出了很不錯的薪資。
阿姨幹活也很賣力,每天都會提前到公司,把同事們的工位挨着擦一遍。
但很快,阿姨也暴露出了一個毛病,就是喜歡把公司的東西往家裡拿,比如一包衛生紙,一卷膠帶,幾支圓珠筆等等。
其實一開始沈淩就發現了,但他沒打算計較。
直到有一次,要緊急打印一份合同,打印機突然壞了。
人事說庫房有一個閑置的小型打印機可以用,結果翻來覆去都沒找到。
後來才知道,打印機是被保潔阿姨抱回家,給孩子打印作業用了。
這件事以後,沈淩果斷開除了保潔阿姨。
雪峰在《禅院文集》中曾說過,世雖有僥幸之事,斷不可存僥幸之心。
心存僥幸之人,總是為自己占到的一絲便宜而竊喜,卻不知,在一次次僥幸中,丢失了自己的人品和格局,也毀掉了自己的人生。
天下沒有白占的便宜,所有的便宜之後都是深坑。
02
《菜根譚》中說:“大聰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
聰明的人,在小事上喜歡糊裡糊塗;糊塗的人,在小事上必定清清楚楚。
一個人一旦養成了占别人便宜的習慣,路必然會越走越窄。
相聲演員嶽雲鵬曾有一個從小玩到大的發小,兩人關系極好。
嶽雲鵬在最落魄的時候,發小還曾接濟過他。
嶽雲鵬紅了以後,發小跑來找他借錢。
第一次借了一萬,最後隻還了3000元,顧及舊情,剩下的7000元嶽雲鵬沒再要。
第二次又借了兩萬,這次隻還了5000元。
發小第三次打電話過來,以母親生病為由再找他借五萬塊錢時,嶽雲鵬決絕地說:“我給你一萬塊錢,這輩子咱倆算了。”
沒有人願意跟一個斤斤計較的人共事,也沒有人願意跟一個機關算盡的人相處。
占了便宜,隻會失了人緣。不占便宜,才是最大的精明。
作家李清歡有個關系非常鐵的朋友。
曾經發生過兩件事,讓她認定這是個值得一輩子交往的朋友。
李清歡剛開始北漂時,賺得不多,生活上捉襟見肘。
當時朋友去北京出差,為了盡地主之誼,她還是硬着頭皮請朋友吃了一頓飯。
就在她一臉心疼地回到出租屋時,卻意外收到了朋友轉來的錢:
“你在北京也不容易,讓你請客很過意不去。加油努力,下次來我可就不客氣了。”
還有一次是,這個朋友突然給她轉了一筆錢,讓她幫忙寫個宣傳稿件。
清歡沒收錢,心想寫個稿子隻是舉手之勞。
結果朋友打電話過來說,沒有讓人白幹活的道理,你要是不收,我就去找别人了。
這些年,清歡免費為不少朋友寫過稿件,但主動給錢的,這位朋友還是第一個。
清歡欣賞這個朋友,就是因為她從來都不占人便宜。
與人交往,行事作風,是一個人的隐形标簽。
你什麼行事風格,就會收獲什麼樣的關系。
有人總結了成年人社交中必須遵守的三條原則,我很贊成:
第一,永遠真誠,真誠本身就是道路;
第二,永遠想我能為對方提供什麼,而不是我能從對方那裡得到什麼;
第三,不要抱有功利心态,覺得我主動付出了,幫你了,你就一定也得幫我,不然我就吃虧了。
離喜歡占便宜的人遠一點,也不要成為喜歡占便宜的人,這是一種智慧。
03
看過這樣一段話:
“世界上1%的人是吃小虧而占大便宜,而99%的人是占小便宜吃大虧。大多數成功人士都源于那1%。”
真正聰明的人,就是願意主動吃虧,成為那1%的人。
曾看到一位做工程的網友講過自己的親身經曆。
剛開始承包工程時,為了最大限度地多賺錢,他一直在想方設法壓榨工人工資,能少給一分就絕不多給。
結果最後,好不容易招來的幾個工人,幹了沒多久就都離職了。
他也因為人手緊張,不僅項目進展緩慢,有了新的項目也不敢承接。
後來,他以高出市場價的工資大量招工,還時不時給工人發放各種福利。
大家都特别樂意跟着他幹,甚至還會主動介紹自己的朋友來跟他合作。
如此一來,給他幹活的人多了,他可以承包的項目越來越多,收入也跟着暴漲。
他感慨地說道:“以前不明白,死活不肯吃一點點虧,一分一厘上都斤斤計較,結果最後卻吃了大虧。現在想想,當初的自己真的太傻了。”
這世上聰明人分兩種,一種人把自己的利益擺在首位,别人占不得半點便宜;
另一種人,卻先考慮他人的利益,絲毫不怕自己會吃虧。
前者最終隻能獲取眼前的小利,後者卻能赢得長遠的發展。
正如作家馬德所言: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喜歡愛占便宜的人,但所有人都喜歡愛吃虧的人。
你想着吃虧的時候,就會赢得别人。”
利益面前,人人都有私心,誰都渴望得到最大利益。
吃得起虧,才享得起福。
04
曾任北大校長的林建華,在一次畢業典禮上,給北大學子講過一個故事。
林建華在美國留學時,導師把一個工具箱帶到實驗室交給他保管,并告訴他這個工具箱是他自費購買的。
林建華就很好奇,詢問導師為什麼不用研究經費?
導師回答說,工具可以公私兩用,使用經費還得寫報告說明,很麻煩,還不如自己購買。
對很多人來說,甯可麻煩一點,也不想自掏腰包。但導師的行為,卻讓大家了解了他的為人和價值觀,這是一個靠譜、值得信賴的人。
林建華告誡畢業生們:
“甯可自己吃些虧,也不要為了一時的便宜喪失了對原則和底線的堅守。
人生就像是一場沒有裁判的馬拉松,自我約束和耐久性比一時的速度更加重要。”
點個贊吧 ,堅守做人的底線,成為更好的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