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
(髓核、纖維環及軟骨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
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
(或脫出)于後方或椎管内,導緻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
從而産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
腰椎間盤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占95%。
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是基本因素。髓核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含水量的降低
并可因失水引起腰椎小關節紊亂、松動等小範圍的病理改變
纖維環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堅韌程度的降低。長期反複的外力造成輕微損害
加重了退變的程度。椎間盤在成年之後逐漸缺乏血液循環,修複能力差
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礎上,某種可導緻椎間盤所承受壓力突然升高的誘發因素
即可能使彈性較差的髓核穿過已變得不太堅韌的纖維環,造成髓核突出
在椎間盤退行性變的基礎上,某種可誘發椎間隙壓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緻髓核突出
常見的誘發因素有增加腹壓、腰姿不正、突然負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腰痛是大多數患者最先出現的症狀,發生率約91%。
由于纖維環外層及後縱韌帶受到髓核刺激,經窦椎神經而産生下腰部感應痛
有時可伴有臀部疼痛。絕大多數患者表現為坐骨神經痛
典型坐骨神經痛是從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後方、小腿外側直到足部的放射痛
在噴嚏和咳嗽等腹壓增高的情況下疼痛會加劇。放射痛的肢體多為一側
僅極少數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現為雙下肢症狀。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有三:
①破裂的椎間盤産生化學物質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應使神經根發生化學性炎症
②突出的髓核壓迫或牽張已有炎症的神經根
使其靜脈回流受阻,進一步加重水腫,使得對疼痛的敏感性增高
③受壓的神經根缺血。上述三種因素相互關連,互為加重因素
向正後方突出的髓核或脫垂、遊離椎間盤組織壓迫馬尾神經
其主要表現為大、小便障礙,會陰和肛周感覺異常
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症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