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一個軟弱的人如何變強大

一個軟弱的人如何變強大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5 09:11:41

一個軟弱的人如何變強大?在網絡上看到過一個故事一對做生意的夫妻,由于常年把精力都花在生意上,很少顧及孩子,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一個軟弱的人如何變強大?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個軟弱的人如何變強大(廢掉一個人的方式)1

一個軟弱的人如何變強大

在網絡上看到過一個故事。

一對做生意的夫妻,由于常年把精力都花在生意上,很少顧及孩子。

為了彌補自己的愧疚,總是給孩子買最貴的玩具,最好的衣服。

可是,孩子的精神世界卻非常蒼白。

二十多歲從來沒有談過戀愛,

也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什麼真正的快樂。

一個缺乏父母交流陪伴的孩子,長大後如何能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有人說:”欲望的滿足不是滿足,而是一種失去自我的放逐。”

物質上的富有并不代表一個人精神上的富有,精神上的豐盈才是高級的快樂。

01、

心理學上說:父母給孩子創造的精神世界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運。

電視劇《都挺好》裡,二哥蘇明成從小受到母親偏愛。

即便家庭不富裕,母親依舊想方設法給蘇明成最好的物質生活,省吃儉用滿足兒子的需求。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蘇明成逐漸養成依賴的習慣,

沒有了生活鬥志,缺乏責任感,遇事從來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花錢大手大腳,結婚後依然從母親那靠啃老補貼自己每月的開銷。

然而,母親卻突然離世,照顧父親的重擔一下子落在蘇明成身上。

夫妻二人和父親的生活本就矛盾不斷,又事業遇阻,

這一切讓蘇明成倉皇茫然。

很多中國式父母都以為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

滿足一切要求,就是對孩子的愛,卻忽略了他們的精神世界。

導緻很多孩子逐漸養成依賴心理,缺乏獨立精神。

小時候遇事依賴父母,長大後依賴親友。

卻時常忘記漫漫人生路真正能倚靠的自己。

就如歌德的那句:

我們雖可以靠父母和親戚的庇護而成長,倚賴兄弟和好友,借交遊的扶助,因愛人而得到幸福。但是無論怎樣,歸根結底人類還是依賴自己。

02、

知乎上曾經有一個關于物質貧瘠,精神是否一定貧瘠的熱門問題。

有位叫@日光微瀾的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小時候,家裡條件不是很好,除了學習課本看不到其他課外書籍。

某天父親從廢品站帶回一本非常破舊的故事書,書名叫《365天》。

網友如獲至寶,逐字逐句反複閱讀。以至于後來對書中内容熟記于心,

随便讀一句書中的句子,都能快速回答出是哪一篇章的故事。

即使是一本小小的童話書,也能在網友朽木清灰的生活裡,綻放出一幅五彩缤紛的畫卷。

就像網友寫的:

我學到了很多關于善良、關于快樂的東西。哪怕隻有一本書,隻要有心,就能發現大大的世界。

有人花費上完買一個包,能開心一周;

有人幾十塊買一本書,能反複品讀一年。

真正的快樂大概就是這種來源于内心的充實感,

這是很多物質條件無法比拟的。

03、

備受争議的《變形記》裡,有一個少年叫崔晉。

由于父母嬌慣,逐漸養成暴躁叛逆的性格。

與父親意見稍有不合,髒話連篇,甚至拳打腳踢。

對劇組工作人員更是毫不尊重。

這樣的案例,在節目中屢見不鮮。

似乎每一期節目裡,富裕家庭的主人公,都以這樣的故事開頭:

少年氣焰嚣張,滿身戾氣,

在叛逆少年的背後,則是父母的一聲聲無可奈何的歎息。

很多父母對孩子通過行為傳達内心的空白,不悅的行為不以為然。

最終,這種忽視損害孩子身心健康的同時,也一步步反噬自己。

電影《全民目擊》中,孫紅雷飾演了一位單親父親形象。

因女兒驕縱的個性,失手殺害别人。

為了替女兒頂嘴,僞造犯罪現場,一步步将自己送入牢獄之中。

有時候,縱容的孩子一時的任性,可能毀滅的是一個家庭。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說:“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價格。”

俗話說:錢沒了可以再賺,但是一個孩子健康的精神世界卻無價。

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是否豐盈,恰恰反映了是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

04、

北京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徐凱文曾提出“空心病”的概念:

他發現物質條件豐富的當下,精神障礙的患病率卻在增加。

很多人利用優渥的家庭條件,從小接受最好的教育,将學有所成後擁有一份體面,人人羨慕的事業作為目标。

但是當所有人達到目的後,卻突然失去了方向感,

不知道人生後半程的目标,茫然且不知所措。

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位美國心理學醫生瑪德琳·萊文在她《反脆弱養育》一書中給出了解釋:這和父母是否用心的陪伴有關,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交流有極大關系,良好的教育方式是孩子擁有健康自我和陽光性格的基本保證。

去年表姐結婚,很多表姐的親戚朋友也都把自家孩子帶上參加宴席。

有些孩子在現場落落大方,和每個人打招呼,開朗樂觀。

另外一部分人則怯生生地躲在母親背後,不敢上前,隻想趕緊逃離。

有些父母,碎銀幾兩,卻能陪伴孩子,環遊各地,伴讀伴聽;

有些父母,家财萬貫,對市場變化了如指掌,

卻從未發覺孩子蒼白的精神世界。

思想家蒙田說:物質上的不足是容易彌補的,而靈魂上的貧窮則無法補救。

哪有什麼水能抵抗饑餓,隻不過是暫時營造飽腹的假象。

更沒有金錢能置換富足的精神世界。

希望不要在孩子應該提升認知,豐富内在世界的年紀,

先填充了金錢的欲望。

物質豐盈的大人在填充錢袋的同時,

也不要忘記彌補自己的精神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