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遼東半島有多少個

遼東半島有多少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02:10:23

遼東半島有多少個?——以考古學為視角作者:徐昭峰 韓宇甯(遼甯師範大學曆史文化旅遊學院教授),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遼東半島有多少個?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遼東半島有多少個(遼東半島在東北亞早期文化交流中的樞紐地位)1

遼東半島有多少個

——以考古學為視角

作者:徐昭峰 韓宇甯(遼甯師範大學曆史文化旅遊學院教授)

遼東半島三面環海,地處歐亞大草原東端,自古以來就成為中原地區經膠東半島或遼西走廊和東北亞地區進行文化交流和傳播的重要通道,也是中亞、西亞經歐亞大草原與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東西交流的必由之路,這奠定了遼東半島在東北亞文化交流中的樞紐地位。通過系統研究,筆者初步建立起遼東半島新石器至青銅時代完整的考古學文化序列,即距今約7000年—距今約4100年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小珠山一期文化、後窪下層文化、小珠山二期文化、後窪上層文化、小珠山三期文化、小珠山四期文化和小珠山五期文化;距今約4100年至戰國晚期的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雙砣子一期文化、雙砣子二期文化、上馬石甕棺葬類型、雙砣子三期文化和雙房文化。

遼西區文化的東傳

研究表明,小珠山一期文化源于遼西區的興隆窪文化。興隆窪文化晚期,開始向遼東半島及其以東地區輸出以“之”字紋平底筒形罐為主的器物及文化,小珠山一期文化遺存幾乎均為壓印“之”字紋平底筒形罐即是興隆窪文化東傳的顯著反映。後者并以遼東半島為中轉站持續向東傳播,形成後窪下層文化。朝鮮半島的美松裡下層遺存、堂山早期遺存和西浦項早期文化,都含有“之”字紋平底筒形罐文化因素,這種文化因素在東北腹地和俄羅斯遠東地區也有普遍發現,因此這一區域也被稱為筒形罐文化系統。

以附加堆紋為主要特征的偏堡子文化,最早産生于下遼河一帶,南下形成小珠山類型(小珠山四期文化)。吉林大學趙賓福教授認為偏堡子文化的附加堆紋因素應是受到遼西區小河沿文化影響而産生的,若此,則小珠山四期文化源于遼西區的小河沿文化。朝鮮半島境内的西浦項第Ⅳ期、新岩裡等遺址,陶器的裝飾手法有兩個特點:其一是疊唇和附加堆紋的運用;其二是所謂雷紋的大量運用。俄羅斯遠東地區新石器時代紮伊桑諾夫卡、奧列尼等遺址也有這種雷紋因素,上述這些文化因素也應受到了遼東半島考古文化的影響。

遼西區文化的東傳,最有影響的當數積石冢這類遺存。黃、渤海地區積石冢最早可追溯至遼西區興隆窪文化時期,紅山文化時期是遼西區積石冢發展的最高峰,此後積石冢這類文化遺存不見于遼西區。有趣的是,遼東半島地區在紅山文化之後出現了積石冢,而且一直延續到東周時期。研究表明,遼東半島地區的積石冢源于遼西區的紅山文化,其傳播路線是自遼西向東,越過下遼河折而南下,到達遼東半島南端。遼東半島最早的積石冢應為大連瓦房店市的小島積石冢,時代約為小珠山四期文化時期;而遼東半島最南端的積石冢應為老鐵山·将軍山積石冢,時代約為雙砣子一期文化時期。這一傳播進而東折,黃海北岸雙砣子一期文化時期的大連張家岚後山積石冢即其反映;接着沿黃海北岸向東,最後傳至朝鮮半島的北部。

膠東半島文化的北上

膠東半島白石村文化、邱家莊下層文化等在小珠山二期文化時開始與遼東半島接觸。小珠山三期文化時期,吳家村和郭家村遺址的統計數據表明,大汶口文化因素占比28%,說明這一時期膠東半島對遼東半島的影響開始大大加強,有可能伴随着人口的北上遷徙。數據顯示,小珠山四期文化雖屬偏堡子文化的一個地方類型,但海岱區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因素仍占比達22%。至小珠山五期文化時期,海岱區龍山文化以更為強勢的态勢影響着遼東半島,小珠山五期文化的陶器數據分析顯示,具有山東龍山文化因素的器物占比超過65%。

從雙砣子一期文化開始,遼東半島進入青銅時代。該時期膠東半島延續着對遼東半島地區的強勢影響,數據顯示,雙砣子一期文化遺址中的龍山文化因素合計占比近64%,而老鐵山·将軍山積石冢等雙砣子一期文化墓葬出土龍山文化因素占比應在90%以上,說明墓葬中的龍山文化因素較遺址更高。到雙砣子二期文化時期,遼東半島南端完全被納入海岱區文化系統,筆者稱之為嶽石文化雙砣子類型。在夏商交替之際,嶽石文化開始從遼東半島南端收縮,上馬石甕棺葬類型可以看成嶽石文化的遺留。至晚商的雙砣子三期文化時期,海岱區文化從遼東半島完全消失,遼東半島的本土文化才得以重新崛起。據山東大學王青等學者的研究,雙房文化東周時期,齊國與海北的貿易活動又開始趨于頻繁,貿易的物品包括名貴毛皮、銅兵器等。戰國中晚期,中原戰亂導緻人口的遷徙、貿易的發展以及齊燕國君對海上仙境及不死之藥的追求,使得膠東半島和遼東半島之間的交流再次煥發生機。

稻作等農業的北傳具有劃時代意義。新石器時代初期孕育于長江中下遊地區的稻作農業,在本區域産生後開始向外傳播,其中一路北傳進入山東地區,約在龍山文化早期進入膠東半島,楊家圈遺址發現的稻作農業遺存即是證明。同時期的小珠山五期文化時期,稻作農業通過膠東半島傳入遼東半島,王家村和郭家村遺址均發現有當地種植的稻作遺存。稻作農業傳入遼東半島後,北傳至阜新,高山台文化的勿歡池遺址中發現有可能是水稻田和水渠的遺存;此後,還進一步東傳至朝鮮半島及日本列島。朝鮮半島地區的稻作農業絕大部分發生在相當于小珠山五期文化時期或更晚,這一稻作農業的東傳路線正與嚴文明先生在20世紀80年代的發現相吻合。此外,從旅順王家村和吳家村的浮選結果來看,在小珠山三期文化時期,伴随着膠東半島文化的北上,小麥和大豆等農作物也通過膠東半島傳入遼東半島。

此外,小珠山三期文化的彩陶鈎連紋源于山東大汶口文化,朝鮮半島稱之為螺旋紋,俄羅斯遠東地區新石器時代紮伊桑諾夫卡、奧列尼等遺址也發現了這種紋飾,這也是膠東半島地區文化北上的反映。

遼東半島文化交流樞紐地位的形成

上述種種文化互動,東西路線為遼西—遼東—朝鮮半島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列島;南北路線為膠東半島—遼東半島—東北腹地,或到達遼東半島後向東傳播。當然,這種交流也有逆向的,但均以遼東半島為中心。

遼東半島還有兩種發轫于當地的文化遺存在東北亞地區影響深遠,其一是石棚,其二是曲刃青銅短劍。石棚之所以成為露出地面的一種遺存,毫無疑問是發揮标識作用,同時還應有瞻仰和祭祀的功能。從石棚出土物看,随葬品既不豐富也不貴重,而且石棚的封門石從發現情況看均是隻有下部的半封之态,這說明在石棚的使用過程中并無防盜意識。現今留存下來的均是中、大石棚,基本都建在低山丘陵或山前台地之上,标識性極強。遼東半島地區石棚的祭祀功能尚缺乏必要的證據,但朝鮮半島的石棚一部分具有祭祀功能則很明顯。

關于遼東半島石棚的産生年代,有不同認識。從出土物分析,遼東半島石棚的時代最早約在商周之際,東北亞其他地區發現的石棚年代均晚于遼東半島地區,如朝鮮半島的石棚年代最早約在公元前10世紀左右,但朝鮮半島地區的石棚數量是整個東北亞地區最多的;日本九州地區石棚的年代在繩紋晚期末段到彌生中期,明顯晚于朝鮮半島。因此遼東半島地區應是東北亞石棚的最早産生地,之後北向遼東北部乃至吉林南部地區、南向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等地區擴散。

曲刃青銅短劍,國外學術界稱之為遼甯式銅劍、琵琶形銅劍,國内學術界則稱之為東北系銅劍或曲刃青銅短劍。主要分布于中國的遼甯、吉長地區和朝鮮半島,在中國的内蒙古東部、河北東北部、膠東半島、黑龍江局部地區和日本列島的南部地區也有發現。此種曲刃青銅短劍約産生于西周中晚期,從其産生到消失大約經曆了八、九百年時間,在東北亞曆史文化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曲刃青銅短劍當起源于遼東半島,後向吉林、遼西和朝鮮半島等地擴散,日本列島南部的曲刃青銅短劍應是朝鮮半島傳入的。研究表明,遼東半島地區的曲刃青銅短劍和石棚等标志性文化因素傳入朝鮮半島後,逐漸融入當地考古學文化中,并獲得本土化發展,與之一同傳入的還有銅戈、銅矛等,這種影響一度也波及日本列島。

以遼東半島為中心的早期中外文化交流,在推動東北亞地區文明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遼西區和海岱區先進的文化、發達的農業在遼東半島碰撞、交彙,然後融合、發展,同時與東北亞地區的其他文化相互影響,推動着這一區域文化的共同繁榮發展。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新石器時代的東北:文化、生業、社會研究”〔17JJD780002〕階段性成果)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27日14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