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一位管理學老師分享了一個案例。
她前幾年給一家企業做管理咨詢師,有個員工曾經和她反饋一個事情。
員工說機器中有一個銅制的軸,價格比較貴,按照使用壽命來說,一般一年可以換一次。但實際的情況是基本上每個月就要換一次,因為其他員工在使用的時候根本不注意保養,機器停工的時候也是快到下班的時間了,工人就随便清潔一下,胡任務,導緻這個軸的使用周期變得非常短,原本可以一年一換的關鍵部件,變成了一個月換一次,企業的成本無形當中增高了12倍。
為什麼這個員工之前沒有跟企業的老闆反應呢?因為這不在他的考核表裡,如果他說了,就可能會給自己和其他同事增加工作量,更是影響自己的維修頻率,同時自己也變相地就可能少掙錢。
如果企業并不鼓勵員工提出建議和采納員工的合理建議,就會導緻很多員工在工作中發現問題也不會說,因為說了可能就給自己帶來一定的工作量,并且也看不到反饋問題能給自己帶來怎樣的收益,因此絕大多數人都選擇了沉默。
由此我想到了某個學校領導曾經分享過的一個案例。
他們學校采購了一台比較貴的打印機,按照使用壽命能夠完整地使用5年。
這台打印機分配給了教學部門的一個老員工管理,他特别愛惜這個設備,經常把機器擦得蹭亮,及時處理各類小問題,做好保養,還要求其他老師在打印的時候使用雙面打印,不要浪費資源。
就這樣這台打印機,比原定的使用壽命多活了5年,一共用了10年。這就相當于給學校節約了一台打印機的成本。
校長給這個老員工發了一筆獎金,理由是在他的管理下,機器的使用壽命翻番,給學校節約了很多的成本。
華為在企業管理當中有過這樣一條原則,那就是:小改進,大獎勵,大建議,隻鼓勵。
因為任正非擔心員工喜歡好高骛遠,變成北京的出租車司機,車開不好卻整天給國家大事來支招。
對于員工來講,做好小的改進就是對公司最大的貢獻。
一個好的建議,一定是具體的,能落地的。誇誇其談、不符合企業實際的建議,都是異想天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