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來,很常見的一件事就是,在某某大會上,專家針對大會議題提出了一個看似緊扣議題需求的“建議”;然而民衆的反應:咱要是沒有建議,可以不用非得建議。
久而久之,專家們好像都對民衆們的反對與抨擊形成了習慣——“你不滿意你的,我照樣提出我的。”這樣的固執,就好像不懂事的是民衆,是民衆思想層次太低了一樣。
比如在中考分流這件事上,很多專家堅定認為這是為國為民的大好事,沒有任何瑕疵。又能解決社會結構不平衡,又能解決學生就業問題,一舉兩得啊……理論是這樣,實際呢?
北大教授提出“取消中考”,直戳家長擔憂
目前國家的兩大問題——中小企業沒人,大學生就業難。就如同流言那般,大學生确實已經有些“爛大街”了,沒有那麼多高學曆對口崗位,人才被嚴重浪費。
但就在大學生紛紛失業、待業的當下,很多中小企業卻面臨着找不到工的慘狀。一邊多,一邊少,那多的能不能去少的地方呢?中考分流主要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但這是出于國家大家層面的考慮,可到了小家,沒有家長願意讓學生成為被分離的那一個,進入職高。畢竟從最基礎的事實上看,進入職高,考好大學的希望就很渺茫了。
但初中,很多學生心智還沒有發育完善,還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就要被打入職高受難,這不是太不公平了嗎?所以姚洋教授表示應該取消中考分流,取消中考。
教授表示應該将高中也納入義務教育範疇,推行十年義務教育。但這一點,也遭到了部分家長的反對——真想學習早晚分流都一樣,就算被分流了也能學上去。
但更多的家長則是支持姚洋教授的觀點,畢竟初中生年紀還是太小,而如果真的進入了職高,雖然理論上也有翻身的可能,但現實中,職高的環境卻将這一幾率壓到最低。
職高的環境和普高的環境差在哪裡?和想象中完全不同這樣的環境,談什麼将來?
對于兩種高中最普通的印象——普高,普通高中,主攻基礎學科,學術類;職高,職業高中,基礎學科加職業學科,技術類。但這隻是理論意義上的不同。
對于很多職高學生來說,想要想理論中那樣,想要像普高學生那樣有好好學習的機會,是非常難的。我們都知道,職高的環境很亂,指的不僅僅是學生。
之前有這麼一個題目在某讨論組被頂了起來,叫做“為鼓勵學生實習,學校含淚賺百萬”,裡面衆多職高和職校學生進行了分享,他們在學校的“實習經曆”。
在學校的組織下去工廠進行實習,每天十二個小時的工作時長和夜班是基操,扣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工資是學校“争取的福利”,身體堅持不了?那就不給你畢業。
在這樣進退兩難的揉搓下,每年都有不少學生因為過勞或者精神崩潰悄悄的離開,而答應給家長的賠付,也時常在媒體宣告後轉頭就變卦……上學,上的是學嗎?
我們送學生去上學,就是為了讓他們去受教育,去拿到學曆和知識,讓他們有更好的未來。可反過來,學曆卻綁住了一個個困在同類學校中的學生,埋葬了未來。
這也許就是很多家長甯可讓學生直接辍學打工,也不願意将學生送到職校的原因吧。所以當姚教授提議後,才有那麼多家長贊同,因為分流讓太多的家長陷入提心吊膽了。
姚教授提議在現實中是否有可行性呢?官方作出回應雖然從家長們的層面看,取消中考分流,将初高中合并為四年制十分合理,但就算滿足了民意,仍然是理論層面,放到現實中,想要實現,絕不是個小變動。
要考慮學生和老師們能不能适應新的教學環境,涉及初高中老師的教學銜接,教材的改動,學校的合并等等。而接受度還不是最緊要的問題,最緊要的是,這不是一筆小數目。
這樣的變動如果真的付諸實踐,恐怕要比“雙減”的反對聲還要更加激烈,現實中湧現的需要磨合的問題也會更多,後續跟進和處理上具有很高的風險性。
所以家長們對于中考分流的意見,我國目前采用的仍然是比較溫和的方式,普通職業均衡發展,發展高職教育。對職業學校進行規範,不合理的實習問題給予嚴抓。
另外,在家長們最擔心的就業上,有關部門也緻力于擴大職校的升學和就業渠道,像如今已經有職本出現了,雖然實行中也有許多争議,但也算是朝民意方向又跨出了很大一歩。
所以不管是專家建議還是國家政策,我們都不應該用有色眼鏡去看待。不管建議中是否有我們認為不切實際的東西,既然初心是好的,那麼我們也可以給予國家多一點信任。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