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最簡單的定義是:一些互相連接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這裡“自治”的概念即獨立的計算機,它有自己的硬件和軟件,可以單獨運行使用,而“互相連接”是指計算機之間能夠進行數據通信或交換信息。
最簡單的計算機網絡就隻有兩台計算機和連接它們的一條鍊路,即兩個結點和一條鍊路。因為沒有第三台計算機,因此不存在交換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也能見到“計算機通信網”這一名詞。但這個名詞容易使人誤認為這是一種專門為了通信而設計的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顯然具有通信的功能,但這種通信功能并非計算機網絡最主要的功能。因此本書不使用“計算機通信網”這一名詞。
“計算機通信”與“數據通信”這兩個名詞也常混用。前者強調通信的主體是計算機中運行的程序(在傳統的電話溝通中通信的主體是人),後者強調通信的内容是數據。
計算機分别有哪些類型的分類呢?
1, 按照網絡的作用範圍進行分類
(1) 廣域網WAN(Wide Area Network)廣域網的作用範圍通常為幾十到幾千公裡,因而有時也稱為遠程網(long haulnetwork)。廣域網是因特網的核心部分,其任務是通過長距離(例如,跨越不同的國家)運送主機所發送的數據。連接廣域網各結點交換機的鍊路一般都是高速鍊路,具有較大的通信容量。
(2) 城域網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網的作用範圍一般是一個城市,可跨越幾個街區甚至整個的城市,其作用距離約為5-50km。城域網可以為一個或幾個單位所擁有,但也可以是一種公用設施,用來将多個局域網進行互連。目前,很多城域網采用的是以太網技術,因此城域網有時也常納入局域網的範圍進行讨論。
(3) 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網一般用微型計算機或工作站通過高速通信線路相連(速率通常在10Mb/s以上),但地理上則局限在較小的範圍(如1km左右)。在局域網發展的初期,一個學校或工廠往往隻擁有一個局域網,但現在局域網已經非常廣泛地使用,一個學校或企業大都擁有許多個互連的局域網(這樣的網絡常稱為校園網或企業網。)
(4) 個人局域網PAN(Personal Area Network)個人區域網就是在個人工作的地方把屬于個人使用的電子設備(如便攜式電腦等)用無線技術連接起來的網絡,因此也常稱為無線個人區域網WPAN(Woreless PAN),其範圍大約在10m左右。
若中央處理機之間的距離非常近(如僅1米的數量級或甚至更小些),則一般就稱之為多處理機系統而不稱它為計算機網絡。
2, 按網絡的使用者進行分類
(1) 公用網(public network)這是指電信公司(國有或私有)出資建造的大型網絡。“公用”的意思就是所有意願按電信公司的規定交納費用的人都可以使用這種網絡。因此公用網也可稱為公衆網,如CHINANET。
(2) 專用網(private network)這是某個部門、某個行業為各自的特殊業務工作需要而建造的網絡。這種網絡不能對外人提供服務。例如,政府、軍隊、銀行、鐵路、電力、公安等系統均有本系統的專用網。
公用網和專用網都可以傳送多種業務。如果傳送的是計算機數據,則分别是公用計算機網絡和專用計算機網絡。
3, 用來把用戶接入到因特網的網絡
這種網絡就是接入網AN(Access Network),它又稱為本地接入網或居民接入網。這是一類比較特殊的計算機網絡。由于從用戶家中接入到因特網可以使用的技術有許多種,因此就出現了可以使用多種接入網技術連接到因特網的情況。接入網本身既不屬于因特網的核心部分,也不屬于因特網的邊緣部分。接入網是從某個端系統到另一個端系統的路徑中,由這個端系統到第一個路由器(也稱為邊緣路由器)之間的一些物理鍊路所組成。從覆蓋的範圍看,很多接入網還是屬于局域網。從作用上看,接入網隻是起到讓用戶能夠與因特網連接的“橋梁”作用。在因特網發展初期,用戶多用電話線撥号接入因特網,速率很低(每秒幾千比特到幾十千比特),因此那時并沒有使用接入網這個名詞。直到最近,由于出現了多種寬帶接入技術,寬帶接入網才成為因特網領域中的一個熱門話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